郭炳樹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作為素質教育重要內容之一的體育教學在高校教學中逐漸呈現出蓬勃發展的勢頭。然而在這種蓬勃發展的背后,也存在著學生上課興趣不高、課堂氣氛沉悶、學生主動性不強等問題。因此如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就成為高校體育教師必須考慮的一個問題。而提高學生積極性的關鍵就在于培養學生對體育的興趣,所以在教學中注重對學生體育興趣的培養也是高校體育教學必須注意的一個內容。
關鍵詞:高校 體育教學 興趣培養
中圖分類號:G80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4(c)-0147-01
偉大科學家愛因斯坦曾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會導致個人產生某種積極情緒,致使個人在行為上喜歡上某種活動,并逐漸養成習慣。從現實情況來看,一個人如果對某一項活動缺乏興趣,首先就不能對這項活動產生喜愛的興趣,其次也不會堅持不懈地從事這項活動,最后更加不會主動地投入到這項活動中來。反之,一個人如果都某項活動有很大興趣,那么就會積極主動地投入到這項活動中來,而隨著其參與活動的深入和興趣的發展,將這項活動作為自己的一項習慣延續下去的可能性就越強。可以說,興趣在任何形式的學習,尤其是高校體育教學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在高校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師應重視對學生體育興趣的培養。
在高校體育教學中,教師培養學生的興趣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 從教學觀念上入手培養學生的興趣
第一,高校體育教師應從觀念上樹立“健康第一”思想,以“增強學生體質、增進學生健康、提高學生體育素養、樹立學生終身體育”為主要的教學目標。
第二,在教學過程中,高校體育教師應轉變傳統職業型“教書匠”的思想,注意突出學生的主體意識,將自我身份轉變為現代事業型的“教育家”,幫助學生主動地體驗體育運動中的快樂,促進學生對體育運動價值的認知,從而從傳統的“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模式轉變為“以教師為指導”的模式,明確自己的教學引導者、學生發展促進者的身份,促進學生“主體性”的覺醒和發展。
第三,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隨著現代化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高校體育教學的內容也在不斷翻新,同時大批現代教育技術不斷涌入教學進程中,從而對高校體育教師的教學綜合能力提出了嚴峻考驗。研究發現,高校體育教師叫綜合能力的高低不僅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高校體育教學、訓練、科研、保健能力的高低,而且也會影響學校教學的整體秩序,因此,高校體育教師應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促進自己綜合能力的提升。
2 從教學方法上入手培養學生的興趣
傳統的高校體育教學法常以體育技戰術傳授為主要結構,在教學過程中強調教師的主導作用,忽略了學生的主體性,從而造成教學方法陳舊、呆板,難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因此,要想培養學生對體育的興趣,就必須改革教學方法,實施有效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對體育的興趣。從現實情況來看,當前,高校體育教學中常見的激發學生興趣的教學方法有以下兩種。
2.1 成功教學法
這種方法主要是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感受通過不斷地努力而獲得成功的體驗,從而激發學生的積極主動性,也就是對蘇霍姆林斯基所說的“只有在學習獲得成功而產生鼓舞的地方,才會出現學習興趣”的一種科學運用。在運用這種教學方法時,教師應注意根據學生的個體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以便讓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從而對體育產生興趣。
2.2 快樂教學法
這種教學方法主要是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充分調動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要使教師愛教,學生樂學,在體育教學課堂上,能夠形成一種融洽、歡樂、合作的教學氛圍,在這種氛圍中,高校體育教師能夠以一種生動形象的教學方法引起學生對體育教學的興趣,與此同時,學生也能在教學過程中感受到體育快樂和美好,進而對體育產生一種良性的、快樂的、有趣的情感體驗。在運用這種教學方法時,高校體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準備一些趣味性較強地運動項目,并讓學生能夠在第一時間感受到這項體育運動給自己帶來的歡樂。以高校體育教學中的常見教學內容——田徑運動教學為例,在這部分教學內容中田徑運動的運動損傷等理論性較強的內容是難以激發學生興趣的焦點,而運動損傷又是高校田徑運動教學中必須重視的內容,不容忽略,面對這種情況,高校體育教師可將這些理論知識編入一些游戲中,將游戲搬到課堂中,讓中學生通過參與這些游戲了解這些體育知識,這樣不僅能不使學生感到枯燥,而且,這種活動也有助于加深中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記憶與理解。
3 從師生關系上入手培養學生的興趣
師生關系是指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人際關系,它一方面能夠對教師的“教學”產生影響。另一方面也會對學生的“學習”產生影響,同時,它還能影響師生雙方的心理及個性的發展。從現實情況上來看,很大一部分學生都十分喜歡體育,但卻不喜歡上體育課。這種奇怪現象產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師生關系的不和諧。在課堂教學中,情感是師生之間相互傳遞信息和反饋的傳送帶、催化劑、潤滑劑。和諧的師生關系能夠使師生雙方都處于一種良性的互動狀態,而不良的師生關系卻會在很大程度上使學生對體育課程產生厭煩、厭惡,自然也就對體育興致缺缺。可見,和諧的師生關系能夠讓學生從心理和生理上感受到教師的親切,從而對教師產生敬愛的思想感情,這種感情有助于他們全身心的投入到體育運動中,從而有助于激發學生對體育的興趣。
總之,興趣是所有學習活動的源泉,能夠在很大程度上驅使學生對學習活動表現出積極主動的情趣,也是學生上好每一堂課的前提條件。因此,在高校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師應明確教學的藝術應表現為對學生體育興趣的培養,而不是傳授體育本領,體育教師應結合學生的個體特點,從教學觀念、教學方法、師生關系三方面入手激發與培養學生對體育學習的興趣,從而使高校體育教學變得生動有趣,讓學生愛上體育教學、愛上運動。
參考文獻
[1] 劉旭,李照清.論高校體育教學中如何培養大學生的體育興趣[J].企業家天地,2010(11).
[2] 高丹.激發學生興趣,提高高校體育教學效果[J].中國校外教育(上旬刊),2012(25).
[3] 夏康.高校體育教學中大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J].內江科技,2009(9).
[4] 王宏偉.如何在高校體育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0(10).
[5] 龐毓恩,董必凱.高校體育教學中培養大學生的體育興趣淺探[J].南寧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5(4).
[6] 郭鳳麗,王祥生.談如何提高高校體育教學中“差生”的體育興趣[J].運動,2011(1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