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永波
摘 要:當前,留守兒童在鄉鎮小學在校生中占相當大的比重,這些兒童由于缺失家長的教育和關愛,養成性格孤僻內向,有的甚至產生自卑逆反心理等多種不良心理,這部分學生的教育是當前我們小學教育的重要探討的課題。該文就當下鄉鎮小學在校的留守兒童群體的不良性格產生的原因及班主任的教育引導方法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鄉鎮留守兒童 小學教育 班主任 人格培養。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7(b)-0210-01
隨農業現代化的推進,鄉村剩余勞動力不斷融入城市務工,農村中青年夫婦成為進城務工的主力軍,把孩子留給老人或親屬監護已形成了常態化,在小學教育中涌現出相當比重的留守兒童的特殊群體。他們長時間的脫離父母的關愛和教育,部分孩子出現了內向、孤僻、自卑、頑皮任性、逆反心理等多種問題,導致他們有的不愿意融入同學群體,有的不愛學習,有的甚至逃課等不良現象。為小學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課題。為此,班主任要把留守兒童學生群體作為學生管理教育工作的重點,要給予他們特殊的關愛,才能贏得學生的信任,才能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把握學生的思想脈波,及時糾正他們思想上存在的問題,修補他們的感情缺失引起的不良心理,使他們改正缺點,振奮精神,勤奮學習,積極向上,融入班級的群體,是小學班主任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對我們班主任工作能力和素質的綜合考量。
1 當下鄉鎮小學留守兒童心理狀況的分析
家庭環境影響是兒童教育的開端,家長是兒童啟蒙教育的第一位教師,家長日常的舉止言談,生活習慣等對兒童成長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留守兒童家庭的“缺陷”,勢必導致兒童教育失去重心。
(1)留守兒童長期父母不在身邊缺少母(父)缺少親情的關愛是特殊性格形成的主要原因。兒童在父母的關愛中成長,享受母(父)愛的溫暖。在溝通中得到鼓勵和安慰,在父母言舉止言談中獲取生活常識。為他們了解社會起到了引導作用。由于委托監護人多數是孩子爺爺奶奶及外婆外公,文化層次參差不齊與年齡的代溝,缺乏溝通方法和正確指導能力,是導致留守兒童學生群體家庭教育失誤的主要因素。如:兒童之間活動的分歧,課間活動中受到的委屈,學習上的困難等諸多糾結,不能向親人訴說,日積月累勢必給孩子的性格帶來不利影響,導致他們性格孤僻,任性或自卑等多種不良心理表現,嚴重的影響了兒童的健康成長。
(2)祖輩把孩子視為掌上明珠,過度寵愛是留守兒童形成生活奢侈的主要因素。對晚輩的嬌慣是中國人的傳統,6加1的寵愛模式,誤導孩子產生享受型的生活方式,比吃比穿,不比學習,只想所得,不想付出,在各項活動中,獨來獨往,唯我獨尊,使他們的性格出現了扭曲,是我們留守兒童學生群體中表現突出的問題,也是我們在班級管理中要引起重視的問題。
2 班主任要愛生如子,率先垂范,成為他們成長的引路人
為留守兒童學生群體付出誠摯的關愛,彌補他們情感缺失。言傳身帶,積極引導,糾正他們性格的扭曲。小學生對身邊的事物的丑與美還沒有識別能力,班主任不僅是他們知識的傳授者,更重要的是他們健康人格培養人。
(1)班主任為留守兒童學生付出的特殊關愛,是做好留守兒童教育的前提。留守兒童學生群體他們遠離父母,缺少親情關愛。由于監護人年齡差距和祖輩的文化層次、教育方法及情感方面的差距,勢必造成溝通的困難,為此,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為留守兒童群體付出特殊的關愛,把他們當成自己的“孩子”,把握他們在校期間的思想情緒,學習狀態等各方面情況,搭建好與監護人及學生家長溝通的橋梁,有針對性的做好家訪工作,跟蹤他們離校的活動情況,形成學校家庭教育的合力,切實掌握每一位學生的思想脈搏,有針對性的解決學生思想和學習上存在的問題,使學生感受到老師父母般的關愛,成為他們心目中“臨時父母”才能打開學生心扉,抓住學生的心理,找出問題,解決問題,使學生心情舒暢,積極向上,健康成長。
(2)班主任的率先垂范的言傳身帶,做好留守兒童群體的模仿一面鏡子??鬃釉唬骸捌渖碚?,不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边@就告誡我們班主任的身體力行,表率作用重要性,班主任的工作特點是大部分活動在班級學生中間。班主任的舉止言談、著裝打扮、工作態度等都對學生的成長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班級工作處理,要公平公正,一視同仁。課堂提問,要考慮全面。輔導答疑,不留死角。把關注留守學生作為關注的重點,使他們體會到自己在老師心中的重要位置,提高他們的自信心和自控能力,從孤僻自卑,不求上進,唯我獨尊等陰影中解脫出來,培養他們良好的團隊意識,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奮發向上的精神,勢必對他們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3 建立和諧向上的班級風氣,為留守學生群提供造良好的成長環境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就告誡我們班級同學之間互相影響力。打造和諧向上的班級風氣是留守學生群體培養教育的最有利環境。留守兒童學生群體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缺乏識別能力,容易接受不良風氣的侵襲,為此,班主任要把握統籌全局,撥正班級發展前進方向。抓好典型,以點帶面,幫扶后進,不留死角,鼓勵中間,比學趕超,形成積極向上的競爭意識。特別是要為留守學生群體做好一對一的結對幫扶工作,發揮“近朱者赤”的效應。使他們在學習上有幫助,在活動中有伙伴,在困難時有溝通,使他們提高班級整體意識,培養他們的團隊精神,激發他們的競爭意識。為此,班風不僅是學生精神面貌的具體體現,也是是班主任老師政治素養、工作水平、人格魅力的真實寫照,班主任是班級的發展前進的掌舵人。
小學是九年義務教育的開端,班主任老師肩負新時期留守兒童學生的特殊群體啟蒙教育工作。我們要以無私的關愛為切入點,得到學生的認可。以率先垂范工作精神,為他們樹立榜樣。結合實際,大膽創新,為學生打造良好的班級氛圍。為他們提供自我表現,發展的空間,為他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礎。圓滿完成社會、家長賦予我們的光榮使命。
參考資料
[1] 王建憲.農村留守兒童教育策略的研究[J].科技信息,2013(9).
[2] 楊艷紅.談小學班主任如何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J].中國校外教育,2013(2).
[3] 楊天棱.農村留守兒童小學教育探析[J].現代教育科學,201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