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崢

摘 要:本文主要探討在地方高校向應用型本科轉型的過程中,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培養目標、人才培養模式、課程教學內容和模式等的改革。
關鍵詞:應用型本科;轉型;電氣類專業改革
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的定位是要培養技術型人才,強調回歸職場。是面向職場的專業教育,強調面向一線、面向現場培養人才。同時,應用型本科定位強調面向行業、面向產業的應用研究,以產學研結合為特征,重點關注管理規范創新、技術創新和工藝創新等。在這種背景下,傳統的本科的課程體系要進行深入的改革。本文以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為例開展專業改革的探討。
1 培養目標改革
黃岡師范學院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主要面向“湖北大別革命老區經濟社會發展試驗區”,特別是黃岡市所在的“一區兩帶”(黃岡臨港經濟區、黃岡長江經濟帶和黃岡大別山旅游經濟帶)服務裝備制造業,對接黃岡食品自動生產加工企業、中國窯爐支柱產業、船舶制造及電氣安裝行業,面對新形勢下應用型本科的改革方向,主要培養擁護黨的基本路線,適應生產、管理和服務第一線需要,熟悉(維修)電工國家職業資格標準和電氣行業相關標準,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具備完成電氣電子器件的識別與檢測,電子電路基本分析與調試,電氣電子控制線路的設計、安裝、故障診斷與檢修,PLC編程及其電氣控制系統和單片機最小應用系統的設計、安裝、調試、維護維修,供配電系統的基本安裝及維護維修等工作任務的能力,主要從事裝備和先進制造企業電氣自動化設備安裝、調試、升級改造、維護維修等崗位工作的高素質高級技能型專門人才。
2 人才培養模式改革
面對向應用型本科轉型的新形勢,以工學結合為切入點,校企合作,深化”一基本”、“二技能”、“三定向”雙主體分學段遞進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通過對本專業歷屆畢業生就業情況和裝備制造業企業對電氣自動化專業人才需求調查情況分析,本專業學生就業崗位涉及裝備制造業中30個不同行業企業,就業面廣,但單個企業需求量不大,結合這一特點,根據職業人才成長規律和職業崗位可持續發展能力,通過對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崗位技能進行充分分析,共同提取崗位要求,模塊化設置課程,每個模塊作為一個獨立學段,根據模塊課程確定學段時長,該學段只學習本模塊課程,實施分學段培養,遞進式教學,崗位模塊課程學生可結合各自就業崗位自主選擇,進行個性化培養。每個模塊都安排相應的考核,學生只要通過了該模塊的考核,就可以拿到該模塊的學分,然后申請進入下一模塊學習,同時,學生還可以根據自身發展方向,選修相關專業素質拓展課程。
通過對市窯爐協會和江北造船、華海造船、華潤造船等公司調研,分析多年來本專業畢業生的跟蹤信息,由專業帶頭人、骨干教師和企業技術專家、生產一線技術人員共同研討本專業所涉及崗位(群)任職要求,依據相關職業標準,以實現電氣控制系統的安裝與調試、維護和維修等崗位的職業能力培養為切入點,分析崗位包含的實際工作任務,確定本專業的典型工作任務;將典型工作任務歸納為行動領域,按照以工作過程為導向,進行課程的解構與重構,將行動領域轉換為學習領域,構建“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體系。
3 課程教學改革
要想培養技術型人才,就要對傳統的本科課堂教學進行改革,打破傳統的教學體系,比如傳統的電子器件如電阻、電感、電容等的教學,就可以根據學生學習的認知規律和職業成長規律,借助現代的網絡信息和多媒體技術,模擬電子企業物料員工作崗位,讓學生從電子元器件實物辨識入手,掌握電子元器件相關知識與技能。學習的內容和教學活動可改革如下:
總之,部分地方高校向應用型本科轉型是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需要,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培養應用型即技術型人才,就要從人才培養目標、人才培養模式、課程體系、教學內容和形式上都做深入的改革。
[參考文獻]
[1]傅大友.新建期、應用型、地方性:新建本科院校轉型發展的關鍵詞. 《中國高等教育》.2010年22期.
[2]錢國英,徐立清,應雄.高等教育轉型與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浙江大學出版社.2007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