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躍飛
摘 要:校企合作共建實訓基地,有效利用企業資源的人才培養模式是現階段我國職業教育改革和發展的基本方向,本文從“訂單培養、學校和企業共建校內外實訓基地、工學結合、學生技能大賽、企業觀摩及講座、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闡述中職機電專業校企合作共建實訓基地模式。
關鍵詞:中職教育;校企合作;校內實訓基地;校外實訓基地
建立校企間良好的合作機制,既是國際上職業教育發展的成功經驗,也是我國職業教育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趨勢。校企合作共建實訓基地是職業教育的本質特征,也是職業院校開拓創新的源泉,更是每個專業發展的活力所在,校企合作規模越大,關系越密切,效益越突出,學校的發展就越好,專業的發展就越快。如何培養企業所需的技能人才,保持專業發展與企業崗位的無縫接軌,辦出中職教育的特色,校企合作共建實訓基地開展教學便是解決這個問題的必由之路。本著“相互需要、互惠互利、相互參與、相互依存”的原則,我校與幾十家企業共同建立了校內外實訓基地,充分利用自身的資源和企業的資源來對學生進行培養,通過人才培養訂單、課程共建、實訓基地共建、工學結合、學訓交替、校企合作互動、師資隊伍建設等多種模式積極開展校企合作,不斷加強內涵建設的廣度和深度,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創出新的優勢,不僅培養出了大批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也為我校機電技術應用專業在同類學校中樹立了品牌。
1 積極探索“訂單”式人才培養,校企共建校外實訓基地
開展“訂單”式人才培養,推行校企合作共建校外實訓基地是全面提高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舉措。今年我校加強與大連船舶工業工程有限公司、齊齊哈爾工務機械廠、長春客車廠等多家公司的合作,共建多家校外實訓基地。通過在校外實訓基地實習實訓實現招生與招工同步、教學與生產同步、實習與就業聯體,達到企業、學校、社會、學生的互利與共贏。
1.1 利用校外實訓基地建設,組織學生企業參觀,真實“觸摸”職業崗位
為加強學生對企業的感性認識,我們每學期安排老師組織學生到相關企業進行參觀學習,使學生近距離的接觸到企業文化和崗位要求,熟悉未來工作的環境和工作流程,樹立起責任意思、質量意識和服務意識。
1.2 利用校外實訓基地實現工學結合,學訓交替,頂崗預就業
在學生具備相應知識的基礎上,用人單位根據自身發展需要及人才規劃,啟動“預就業”工作,在教學上嘗試“工學結合”模式,實現人才培養與企業需求的無縫對接。實行工學結合、學訓交替,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實際工作能力,使畢業生快速實現由學生向職工的角色轉換。
2 學校和企業共享資源,完善校內實訓基地建設
學校和企業共同完善校內實訓基地。引進貼近生產實際的實訓設備和生產技術,建成高標準的校內實訓基地,讓學生在“做中學、學中做”,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通過多層次、多渠道地與其他企業進行更為廣泛的訂單培養合作,加強校內實訓基地建設。充分利用校內實訓基地的資源,做好學生的實踐技能訓練。利用企業在學校建設的校內實訓基地實現訂單招生,開設冠名班。根據以上多家企業的人才需求,每年向社會定向招生,開設企業冠名班。雙方共同制訂教學計劃、課程設置、實習標準,完成一個符合學校、企業、學生三方利益的人才培養方案。學校和企業共享資源,共建校內實訓室來培養技能人才。
2.1 學校和企業共建校內實訓基地,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共建校企合作課程
充分發揮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的職能,讓專業建設指導委員參與校企共建校內實訓基地中來,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設置,努力把人才的培養目標與企業的需求目標相結合,把教學培養標準與企業用工標準相結合,著力構建以能力為本位、以職業實踐為主線、以項目課程為主體的模塊化專業課程體系。實現專業設置與企業用人標準對接,專業發展始終緊跟行業需求。通過校企共建校內實訓基地,建立企業專家庫。定期開展研討活動。學校定期邀請企業技術骨干來校參與校內實訓基地的建設,不斷完善人才培養方案,邀請企業負責人來校給訂單培養學生進行專題講座,介紹企業的文化、發展情況等,以此調整學生職業心態,增進其對企業的了解、歸屬感和奉獻意識等。
2.2 利用校內實訓基地開展技能大賽,改善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技能
為激勵學生的專業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技能訓練熱情,我們充分利用學校一年一度的技能大賽。通過比賽對學生作品或學生技能水平評出一、二、三等獎。這樣通過層層比賽,形成人人參賽的良好機制,不斷激發學生的專業學習興趣,樹立崗位練技能訓練的氛圍,促進學生技能水平的提高。對競賽獲獎及技能大賽獲獎的學生,由相關企業領導現場頒發獎品和榮譽證書,讓學生真正體驗到成功的快樂,確立了自信,展現了自我,宣傳了學校,同時也為企業挑選優秀畢業生創造了機會和平臺。
企業設置專項技能大賽獎學金、助學金。每年企業向班級一定比例的學生給予獎學金、助學金。以增強學生對企業的認同感,激發學生熱愛專業的熱情和練好技能回報企業的決心。
2.3 依托校內實訓基地舉辦職業崗位分析會,切實提供學生實習就業平臺
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是職業教育的指導思想。每年我們都要組織企業專家來校開展專題講座,召開優秀畢業生報告會,舉辦職業崗位分析會,來努力營造校企合作氛圍,切實提供學生實習就業平臺。特別是我們的學生在下廠實習前,對招聘企業的崗位分布、自身的優勢、劣勢以及未來自己的職業發展規劃往往都比較模糊,應聘時盲目跟隨,以至于上崗后馬上又跳槽離職。為解決這一問題,我們每年4月份還將組織相關企業來校舉行企業崗位分析會,讓學生與用人單位面對面的交流,為學生提供更為個性化的實習與就業平臺。
3 通過校企合作共建校內、校外實訓基地,加強雙師教師隊伍建設
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我校一直非常重視師資隊伍的建設,我們一方面通過“請進來”,聘請高技術水平和豐富管理經驗的企業師傅來校給專業教師傳授經驗,一方面通過“走出去”,組織專業教師通過專業進修、參與企業合作項目、產品開發、掛職鍛煉等途徑,培養、造就一批具有理論和實踐教學水平的專職教師隊伍。
校企合作共建校內、校外實訓基地有力地促進了我校機電專業辦學的市場化和社會化,完善了我們的人才培養方案,提高了職業教育的針對性,提高了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免去了企業在社會上招工的麻煩,促進了學生、企業和學校的共同發展。同時,校企合作共建實訓基地有效地整合了社會資源,雙方共建課程、共建實訓室,共同參與人才培養的全過程,不僅使得校企雙方的資源利用率更高,而且培養的人才質量更加符合市場需求。目前學校正在進一步探索和創新校企合作共建實訓基地教學模式的新起點,學校加大對各系校企合作共建實訓基地方面的指導,推動各個專業系不斷拓寬共建實訓基地的渠道和層面,找準合作基點,穩定合作關系,推動校企合作共建實訓基地人才培養模式邁上新臺階。
[參考文獻]
[1]姜大源.當代德國職業教育主流教學思想研究[M].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
[2]陳凌.訂單培養模式初[J].科技咨詢導報.2007.24.
[3]田偉.中等職業學校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思考[J].教育與職業. 20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