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建興
摘 要: 創新教育是開發人力資源、提高勞動力素質、保持較高勞動生產率和競爭力的重要支柱。隨著我國文化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知識創新已經成為現代教學的核心任務之一。因此,培養中職學生的創新能力是社會發展更是當今職業教育發展的必然要求。本文從創設創新環境、拓展創新思維空間、保護學生創新熱情三方面闡述了教師在中職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有效策略,以期多渠道、多層次地啟發學生。
關鍵詞: 中職體育 創新能力 培養策略
“教以生為本”,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是學校教育的首要任務,尤其是在新課程標準實施的背景下,更需要教師重視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和注意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體育教學作為學校教育的一個重要環節,對于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和提高具有其他學科無法比擬的優勢。因此,教師要立足課堂,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下面筆者結合教學實踐體會,對在中職體育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略談淺見。
一、創新學習環境,構建新型師生關系
現代心理學認為,每一個人都具有先天性的創新潛能,這種潛能的實現依賴個體所處的環境,這個環境能發散個體的創新思維,促進創新潛能轉化為創新能力。在教學中要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教師必須首先富有個性和創造精神,不僅要做學生知識、技能的傳播者,更要成為懂得育人的創新型教師,從而主動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避免“教者發令,學者強應,身順心違”的課堂教學,讓學生在和諧、寬松、民主的課堂教學環境中自覺端正態度,思維敏捷地創出新穎、獨特的方法和與眾不同的組合動作等。
從教育改革的角度看,現代教育思想更注重“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師生關系處于平等、信任、理解的狀態,只有這樣才能形成師生至愛的、真摯的情感關系。因此,構建新型師生關系是時代發展、教育改革和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必然要求。例如在進行籃球三攻二、二防三簡單戰術配合教學時,學生在場上都有自己位置的分工,從而形成比賽陣形。教師可以不拘泥于傳統的“滿堂灌”,而是與學生共同討論,引導學生在討論、實踐、理解、再討論、再實踐中逐步總結出比賽陣形受攻守變化規律支配,二人防守可形成平行、重疊、斜線戰位,三人進攻可采用傳切、突分、掩護等,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避免“盲目練習”,而且可以讓學生在練習中掌握規律,并熟練運用。
二、豐富教學手段,拓展創新思維空間
現代心理學認為,每一個人都具有先天的創新潛能,這種潛能的實現依賴于個體所處的環境,這個環境能發展個體的創新思維,促進創新潛能轉化為創新能力。教學手段的多樣化和現代化,有利于適應學生的個性發展,拓展學生創新思維的空間,如集體教學、分段教學、循環教學、提示教學、多媒體教學、分組考核等多樣化的教學,教師要有意識地組織生動有趣的教學活動感染學生,鼓勵學生動腦思考,促進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提高。
例如在體操、韻律操等項目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在讓學生了解體操內涵的基礎上,補充教材中沒有安排,但符合學生認知規律,簡單易學的各種技術動作,再配上音樂的伴奏,加上舞蹈動作和變化多端的隊列動作,讓學生充分感受韻律操體現出的男子的陽剛之氣和女子的剛柔健美。最后,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作用,讓他們自行組合編排成套動作,并讓組合編排有特色的學生出來演示,師生共同評價,提出改進建議等。創新必須求變求異,這樣的創新思維和創新活動無疑會促進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強化。
三、改革教學評價形式,保護學生創新熱情
興趣是提高學生參與創新熱情的重要因素,教師要懂得如何保護與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讓學生自愿、主動地參與到教學中,才會有下一次更精彩的創新成果。尤其是當學生的個性、特長表現得很明顯、很強烈的時候,教師要不失時機地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發展學生積極的個性與特長。有效的課堂評價能夠幫助學生認識自我、樹立自信,在充分關注學生個性差異的基礎上增強學生的創新熱情。
新課程要求“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體系”,對學生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能力等進行了解和分析,運用自評、互評、師評等形式對學生體育學習給予綜合全面的評價。因此,教師要改革教學評價形式,把以技術、技能掌握作為重點的單一考試,轉向對學生的綜合能力進行評定,充分考慮學生的體能知識與技能、學習態度、情意表現與合作精神,對學生過程和方法進行評價,采用絕對性評價和相對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淡化選擇與甄別功能,強化激勵和發展功能,使學習評價真正成為促進學生更好地進行體育學習和積極參與體育活動展示自我能力和水平、個性的有效手段。這樣的評價方式可以讓教師對學生的創新熱情及時給予評價和肯定,很好地保護學生的創新熱情,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
總之,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是每位體育教師都應重視的重大課題之一。伴隨“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口號,體育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尤其是學生能力的培養,適時轉變體育教學觀念,充分利用體育教學的優勢,勇于開拓創新,改進教學方法,多渠道、多層次地啟發學生,從而推動體育教學的不斷深入和發展。
參考文獻:
[1]甘柱奎.芻議高中體育教學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祖國,2013,11:351-352.
[2]姜榮君.淺析中等職業學校體育教學的創新教育[J].科技致富向導,2012,3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