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粉芹
摘 要: 本文先提出問題:如何學好高中數學?然后給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最后作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體會。
關鍵詞: 高中數學學習 學習模式 學習興趣
一
高一數學是中學階段承前啟后的關鍵時期,學生從初中進入高中后,能否適應高中數學的學習,這是擺在高一新生面前的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因為學習環境、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等外部因素都已經改變,所以高一新生要轉變觀念、提高認識和改進學法。
數學的學習過程,從本質上說是解決認識主體和認識客體之間矛盾的過程。總的來說,一個人的學習,其突出特點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在原有基礎上發展自己的認識知識能力、創新知識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如果學生態度消極、不想學,或不能積極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認識、吸收教師所教的知識,那么,教師“教”得再好,學生也學不好數學。
怎樣學好高中數學呢?
1.了解高中數學的新特點。
高中數學比初中數學的難度和廣度都有所增大,初中數學教材采用的是形象通俗的語言,研究對象通常是常量,偏重于形象思維和定量計算,而高中數學在語言上表達很抽象,邏輯也很嚴密,思維更嚴謹,知識連貫性和系統性都有所加強。
2.正確對待高中數學學習中遇到的新問題和新困難。
新生在高中數學學習過程中,肯定會遇到很多的問題和困難,只要學生有足夠的勇氣、信心和不畏艱難的精神,在老師的指導下,把問題一個個解決掉,就能培養和提高自己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學習模式有所改變: “以自己為主體,老師為主導”取代“以老師為中心。
數學的學習,不應該是老師教會的,而是在老師引導下,通過獨立思考、發散思維獲得的。數學學習其實就是個人要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過程,并積極思考,然后發現問題和并提出問題,而不是圍著老師轉,被動地接受知識和方法。
4.加強數學與生活的聯系,用數學解決生活中出現的問題,以此培養對數學的興趣。
數學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它在生活中無處不在,離開了數學,生活將是雜亂無章的,離開生活的數學是枯燥無味的數學。一個人在一天中,時時刻刻要用到數學。比如你用到電子產品,打電話、看電視、玩游戲時要用到數字;平時的一些交易,如到商店買東西付錢時也要用到數字;還有平時使用的交通工具也要用數學……可見,數學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5.數學的學習可培養良好的個性品質。
學習數學不僅要有不怕難的精神,還要有辛勤的勞動。發明家愛迪生曾說:“天才是1%的靈感加上99%的汗水。”即使我們基礎不是很好,但只要有信心,勤亦能補拙,就能學好數學。所以一個人必須樹立恰當的學習目標,養成濃厚的學習興趣和頑強的學習意志,擁有足夠的學習信心,嚴謹的實事求是態度,以及獨立思考、勇于探索的求知精神。
二
如何學習數學,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而沒有絕對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方法。因此,我們只能在眾多的方法中要找到適合自己的。預習,聽課,復習,作業,這幾個大的學習環節,普遍都是要做的。有些同學覺得學數學只要努力做題就行了,我認為不盡然,下面我就學生學習數學的方法談談見解。
1.做好預習工作,不用很詳細,因為時間有限,只需把不懂的問題記下來,等到上課老師講到時認真聽。
2.上課要認真,集中精神,積極思考,并盡量多記筆記。如果記筆記和聽課有矛盾,則要以聽課為主。
3.重視復習。每天都要把當天的功課復習一遍,盡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總結,比如題型、出錯的地方等。
4.每上完一個內容,都要在課后做一定量的習題,保證掌握老師上過的內容,同時要注意總結概念的關鍵點,如何應用及解題方法,盡量記一些有用的中間結論,提高解題速度。做題的過程也是一種學習和積累的過程。
5.成立一本錯題集。做錯的題目用一本專門的筆記收集下來,放在桌面上經常看看,看會了記住了就可以刪掉。當然有價值的題目得留住,考試前得重點復習。
6.用積極的態度對待考試,保持良好的心態。考試是考察我們對某個階段知識、方法的掌握程度。考好了,說明你掌握了,值得高興;考不好,找到不足,更應該值得高興。所以考試時要擁有良好的心態,認真并全力以赴。考前要調整好,保證考試時有最佳的狀態。考前不做難題,增強信心。考時注意先易后難,或跳過難題,有時候放棄也是一種美。
有好的方法,可以更好地學習。經過多年的研究教材、授課,我逐步得出了一些體會,數學不僅是數字和符號,她有著更豐富的內容,與生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數學是對自然世界、當今社會的一種描述、分析,其目的是探索世界中自然世界和當今社會所隱藏的規律,促進了社會的進步和服務人類的發展。其實數學是一個很有美感的學科,因為數學的重要部分是由人的心靈描繪的。你可以自由探索美妙無窮數學世界,正是這種探索方式體現出了數學美的力量。
數學是一門包含豐富的哲學道理和人文精神的學科,這就要求老師在教學中不能僅僅著眼于讓學生會做各種各樣的“習題”,而是積極發掘數學中蘊涵的寶貴的東西,讓學生體會到數學的社會價值。教書更須育人,新時代下,無論是哪一門學科,都應立足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及優良的學習習慣,數學學科尤其如此。作為21世紀的老師,我們不僅要做經師,更重要的是要做人師。
參考文獻:
[1]數學與生活.
[2]高中數學學習方法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