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柏翠
摘 要: 寫作在語文教學中一直占有舉足輕重的位置,尤其是新課標實行之后,教育部門對各學科的授課要求越來越高,教師、學者之間有關語文寫作的相關探討更是層出不窮。本文以高中語文為例,重點研究自主學習策略在課堂上的應用與影響,為寫作教學提供參考建議。
關鍵詞: 自主學習策略 高中語文 寫作教學 應用分析
1.高中寫作教學的現狀
就實際情況而言,新課標的施行對傳統教學模式并沒有產生很大的沖擊,只不過是將“填鴨式教學”換了個形式,再繼續運用而已。教師和學生大多滿足于現狀,改革仿佛只是一句口號。然而,面對科學技術和人文觀念日益更新的社會,廣大師生開始認識到,故步自封只會落后,只有改革才是最終發展的根本。當今社會需要的是實用型人才,只有具有較強的動手能力和自主學習意識,才能在這個日新月異的社會中站穩腳跟,獲得一席之地。因此,教師和學生都必須重視起來,教師應注意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尤其是在高中語文領域,教師要著力關注和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使學生在學習上有質的轉變,真正成為社會需要的人才。
2.自主學習策略在高中寫作教學中的應用
2.1鼓勵學生進行情感創作,獲得積極情感體驗。
當今社會,對于個性化發展的呼聲越來越高,學校應該順應這一潮流,針對每個學生的特質實施不同的教學方案,即因材施教,使得每個學生的閃光點都被挖掘出來,增強學生的自信心,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從而產生對學習的熱情。這就要求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多對學生進行引導和鼓勵,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驗到樂趣。首先,教師應要求學生在平時養成做筆錄的習慣,多對身邊的事物進行觀察,一旦有了感想,就可以寫下來,為以后的寫作積累素材。其次,教師要鼓勵學生以真情實感打動人,而不是沿襲原有的框架,借助各種例子。一篇文章寫得再好,如果沒有靈魂就會徒有其表。另外,在日常寫作訓練中,教師不要給學生設置太多的條條框框,而要讓學生放開手腳,大膽進行創作,勇于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想,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自主學習的目的。
2.2激發學生寫作興趣,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寫作,首先來講,就是記錄生活中所發生的事情,以及生活中的人或事帶來的感悟。這就需要學生對生活有敏銳的觀察力,一葉知秋,即是如此。在高中學習中,繁雜又枯燥的學業讓某些學生對學習失去興趣,更別提寫作觀察了。因此,教師的首要任務是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使學生在寫作的時候有感可發,有話可寫。在寫作上,教師和學生要明確一點,即寫作來源于生活,無論什么時候,生活都是寫作的最好素材。這就要求教師在寫作教學中不再局限于課堂和書本,更要帶領學生走進生活,感受身邊的事物,人有情,草木亦有情,只有將身心完全融入其中,才會體會奧妙,然后自然而然地產生興趣。從而得到珍貴的情感體驗,將其記錄下來,這就是一篇不可多得的美文。
2.3開闊學生視野,豐厚學生的文化底蘊。
在寫作中,不是有想法就能寫出一篇好的文章,更要通過平時的積累,擴大自身的知識儲量,從而寫出高分作文。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等教學工具為學生展示一些課外素材,充實學生的詞匯及論據。比如組織學生觀看每年的感動中國人物評選,其中的事跡肯定會帶給學生震撼,使得學生在寫作中有話可說。同時教師要教授學生一些寫作技巧,一篇好的文章僅有靈魂是不夠的,還要有邏輯性,讓其他人一看就懂,并從中體會到作者的情感。因此,教師可以組織專家學者講座,不斷提高學生的寫作技巧,做到情感和手法的融合。在日常講課過程中,教師可以推薦學生看一些文化類的節目,拓寬學生的視野,豐厚學生的文化底蘊,使得文章變得厚重。
2.4培養學生的主動探究意識,實現自主學習。
在寫作中,即便教師教得再好,學生不能領悟也是無用的。因此,要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主動探究意識,實現學生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最好的方法是組建學習小組,進行合作探究,將每個人的問題放在一起,學生之間互相幫助找出對策,既培養自主學習能力,又培養合作精神,一舉兩得。同時,教師也可以把學生的作文發回他們手中,讓其互相評判,找出不足。這樣,學生就成了課堂的主體,從而極大地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鍛煉學生的糾錯能力,不僅找出別人的不足之處,更清楚地認識到自身的劣勢,為寫作水平的提高提供助力。
3.結語
自主學習策略在高中語文寫作中的應用,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寫作能力和寫作課堂效率,而且提供了一個極好的教學思路,對語文教學的發展有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金靜.深入分析自主學習策略在高中語文寫作教學中的應用[J].課外語文(初中),2013(02).
[2]邸珍玉.自主學習策略在高中語文寫作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