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慶華
【內容摘要】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和諧社會的構建,我國的教學改革力度越來越大,在新環境下,對高中數學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中數學教師在進行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要特別注重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有效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數學思維能力 培養 高中數學教學
前言
高中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最大的問題就是數學思維能力比較差,無法快速、全面、準確的對實際問題進行思考、處理。在傳統的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學生大多數通過大量的練習做題,形成條件發射,從而解決數學問題,其實這種方法不僅不利于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還會極大的降低學生的學習效率,當學生遇到難度比較大的問題時,就出現束手無策的情況。為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高中數學教師在進行數學課堂教學時,要特別注重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
一、數學思維能力的概述
數學思維能力也就是指數學抽象概括能力,具體表現為對數學知識概括的獨特理解,發現普遍存在的現象中存在的差異,并在各種現象之間建立相互聯系,從中找出問題的核心。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數學思維能力表現為根據數學材料提供的數、形關系,抽象的概括成特定的關系結構。高中數學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引導學生去發現隱藏在特殊細節中的普遍性,從中找出問題的本質,從而讓學生快速、高效的解決實際問題。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高中數學教學活動中。
二、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方法
1.合理的創建問題情境
在新課標下,高中數學教學活動要和學生的實際生活緊密的聯系起來,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尋找數學問題,例如教師在講解排列組合問題時,可以引入這樣的問題“七個人排在一起照相,能有幾種不同的排列方法”,在講解概率知識時,可以問學生這樣的問題“抽獎時有三個白球、三個紅球、三個藍球,如果抽到紅球則中獎,沒有抽到則不中獎,中獎的概率是多大?”等。通過創建問題情境,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同時學生在思考問題的時候,會考慮到各種情況,這對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有很大的幫助。
2.提高學生的解決問題能力
數學思維是指運用解決數學問題的思維方式來解決遇到的實際問題而產生的思維活動。對于高中學生,數學思維的形成是建立在對高中數學基本概念、公式、定理的理解上,數學思維的實現則是通過解決數學問題達到的。學生在尋找解題思路時,教師要引導學生會對問題進行分析、判斷,進而引導學生學會推理、選擇解題方法、解決問題。在整個解題思維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的思維和自己的思維產生共鳴,讓學生嘗試著去發現解決問題的方法,教師要幫助學生總結失敗的原因,讓學生在反思中轉變思維,縮小探索范圍,從而讓學生盡快獲得解決問題的方法。
3.科學的應用數學建模
數學是解決實際問題的產物,因此,要想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就需要在教學活動中建立數學模型。隨著計算機技術的快速發展,數學建模已經廣泛應用在生態、航空、地質等領域中,從某種意義上講,數學建模是培養高素質、高科技人才的重要手段。科學的數學建模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據調查,大部分學生都對數學建模比較感興趣,通過數學建模能讓學生體會到解決問題的愉悅感,幫助學生領悟到數學的魅力。數學建模的問題如“手機付費”、“分期付賬”等都和學生的實際生活有緊密的聯系,這樣學生學起來會感覺比較熟悉,這對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有很大的幫助。
4.充分利用教學軟件
高中數學教師在進行數學教學時,要充分的利用多媒體等教學軟件的優勢,將抽象的知識轉變為生動、形象的畫面,這樣能讓學生了解知識的形成過程,這能極大的激發學生的數學思維。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將教學內容和形象融為一體,引導學生從生動的可感形象轉變為抽象的思維活動。教師在進行高中數學教學時,要利用教學軟件為學生創建熟悉的環境,讓學生在不同的情境中,發現數學問題,并解決數學問題,教學軟件的合理應用能消除學生對數學知識的陌生感,讓學生切實感受到數學知識的實用性。多媒體等教學軟件的應用能讓學生在抽象和形象中學會解決數學問題,對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三、總結
數學教學的成敗和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有很大的關系,因此,高中數學教師在進行數學教學時,要深入研究數學教學活動、數學思維的特點,引導學生從基本思想出發,掌握數學問題的規律,不斷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從而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董婷婷. 學生思維能力培養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 讀寫算·教育導刊,2014(08):125-126.
[2] 靳峰娜. 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數學思維能力的實踐探析[J]. 才智,2014(08):141-142.
[3] 席偉、黃進平. 淺析高中數學教學中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J]. 中國文房四寶,2013(03):167-168.
(作者單位:江西省撫州市東鄉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