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美音
摘 要 教育科研能力是現代幼兒教師必備能力之一,教師的科研能力如何將會影響幼兒教育的發展。當前農村幼兒教師科研能力普遍很弱,主要原因是學歷偏低、認識偏差、職前缺乏指導及幼兒園缺乏有效管理等。
關鍵詞 農村 幼兒教師 科研能力 影響因素
中圖分類號:G451 文獻標識碼:A
幼兒老師是構成幼兒教育教學活動的基本要素之一,是幼兒教育教學活動的組織者、領導者及幼兒發展的促進者。教育科研能力是幼兒教師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科研能力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將會影響到幼兒教育教學的質量。近年來,伴隨著幼兒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社會對幼兒教師的能力提出了更高、更嚴的要求,廣大幼兒教師的綜合素質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然而,由于種種原因,西部地區農村尤其是邊遠山區的一些幼兒教師在這方面卻顯得相對落后。最近,筆者走訪了百色市十多所農村幼兒園,并有針對性地對部分教師及園長進行了訪談。
1 當前農村幼兒教師科研能力現狀
幼兒教師教育科研能力是指從事幼兒教育一線的教師運用科學的方法對學前教育領域中的某些理論和實踐問題進行分析研究,從而揭示其普遍規律的一種能力。教育科研能力是幼兒教師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調查了解到,當前農村幼兒教師科研能力普遍很弱。
1.1 從幼兒教師對科研難度的評價來看
廣大農村教師普遍認為開展科研難度非常大,將近80%的老師認為自己根本無法開展科研;只有極少數的教師認為科研難度一般,自己有能力開展科研,但又缺乏時間和經費支持;幾乎沒有教師認為自己科研能力非常好。
1.2 從幼兒教師查閱文獻資料的途徑來看
如今,互聯網的快速發展,理應給從事教育工作的教師帶來諸多便捷和好處。可是,從幼兒教師平時查閱資料的途徑和效果來看,很多教師不太會通過目前最普及也最為先進的互聯網查閱資料,即便查閱大多也只是為了開展教學活動的需要,如教學活動的設計、故事案例等等。有個別老師說會上網查閱論文資料,可只會在百度搜索,不懂得中國知網、萬方數據等專門的論文網站,因此,經常查不到自己想要的資料。
1.3 從幼兒教師掌握教育科研方法的熟練程度來看
開展幼兒教育科研最簡便的方法是“觀察法”,可依然有不少老師不熟悉,更談不上經常運用了;而對于“文獻法”比較熟練的也僅占30%左右,熟悉“調查法”的不到20%,幾乎沒有熟悉“行動研究法”。
1.4 從幼兒教師主持、參與課題以及寫論文的實踐經歷和效果來看
調查得知,在少數民族地區農村幼兒園中,沒有老師主持過任何科研課題,“參與”經歷的也是寥寥無幾,從來沒有接觸過課題研究的近90%;在論文方面,自主撰寫的僅有5%左右,因工作或學習需要而被迫撰寫的近25%,從未寫過的有近70%,幾乎沒有論文獲獎或被公開發表。
2 影響農村幼兒教師科研能力形成的因素分析
2.1 農村幼兒教師的學歷結構普遍偏低
根據相關分析得出的結論:幼兒教師的課題研究經歷、論文寫作水平、科研能力和其學歷呈顯著正相關。而調查得知,目前廣西農村幼兒教師學歷多集中于中專及以下學歷,如某鄉鎮18所幼兒園共計61名教師中,中專及以下學歷共占71%,專科占26%,本科才占3%,即便為數不多的大專及本科學歷的教師,也是最近幾年才通過繼續教育獲得相關學歷的。據一位教育局的相關人士向我們透露:因農村幼兒園地處偏遠地帶,條件相對落后,無法吸引到較高學歷的專業教師,加上管理不夠規范,當地不具備幼兒教師資格證的在崗農村幼兒教師大有人在。由此可以看出,大多數農村幼兒教師在從事幼兒教育工作之前根本沒學過幼兒教育專業理論知識與技能,要他們開展幼兒教育方面的課題研究,其難度不言而喻。即使是少數幼師畢業的教師,他們的理論基礎知識也相對薄弱,因為幼師學校一向存在重技能輕理論的傾向,導致學生偏重技能技巧的學習和訓練,理論基礎知識卻相當薄弱。沒有一定的理論基礎,自然難以開展幼兒教育科學研究工作。
2.2 農村幼兒教師對科研認識存在偏差
調查發現,在“您認為教育科研對促進教育教學的作用”中,有超過半數的農村幼兒教師認為“作用不大”,甚至還有近20%的幼兒教師認為“毫無作用”,不少幼兒教師覺得教育科研離自己很遠,在他們眼里,開展幼兒教育科學研究應該是理論工作者和教育科研機構的事情,與他們無關。他們只要把幼兒管好,并按部就班完成日常教育教學任務就可以了。他們認為,開展幼兒教育科學研究不但會浪費時間、精力,而且還會影響教育教學工作的質量。甚至還有人認為,有的幼兒園組織教師搞科研只是為了應付上級要求,搞形式化或趕時髦而已,根本搞不出什么名堂來。諸如這些片面的認識必定會影響幼兒教師開展教育科研工作的積極性,他們的教育科研能力也就得不到提高。
2.3 幼兒教師教育學校或培訓機構缺乏科研理論與實踐指導
訪談得知,不少農村幼兒教師不知如何開展教育科學研究,甚至不會寫論文,他們普遍反映的理由是:沒接受過科學研究方面的理論與實踐指導。教育科研理論知識的缺乏也是影響幼兒教師科研能力形成的一個重要因素。學校教育作為直接培養一線幼兒教師的重要場所,而不論是過去還是現在,幼兒師范院校(這里指的是中專與大專院校)在培養目標的定位和具體課程的設置上卻沒有把教育科學研究素養的培養列為重點內容,加之沒有畢業設計的要求,也就沒開設過如學前教育科研方法、教育統計學等課程。農村幼兒教師只有函授到本科階段時才可能有機會接受到此類課程的相關指導。
2.4 幼兒園缺乏有效的管理機制
教育科學研究是當今社會對幼兒教師專業化發展的需要,開展教育科研不僅有利于促進教師整體素質的提升,而且有利于促進幼兒教育工作的進一步發展,更有利于促進幼兒身心健康與和諧發展。我們知道,教育科學研究是幼兒教育生存與發展的重要基礎,幼兒教育科學研究的水平是衡量一所幼兒園教育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因此,想提高幼兒園的教育教學質量,就必須積極地開展教育科學研究工作。然而,大多數農村幼兒園管理者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沒有制定相關的科研管理制度,也沒有將教育科研納入教師評估的重點項目,缺乏專項的科研經費,也就無法調動幼兒教師從事科學研究工作的積極性。
本文系2012年度廣西教師教育立項課題《廣西少數民族地區農村幼兒教師教育科研能力的現狀與發展研究》階段性研究成果之一,項目編號:2012JS049
參與文獻
[1] 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當前促進學前教育發展的若干意見[S].廣西教育廳網,2011-04-07.
[2] 張曉輝,張傳燧.幼兒教師教育科研素養調查與思考[J].學前教育研究,2007(05).
[3] 陳傳銘.農村教師的教育科研能力形成芻議[J].科教文匯,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