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華
作為一名教師,教書時是經師,育人時是人師。如果經師和人師集于一身,那么一個教師就可以成為名師。教學實踐告訴我們,經師好做,人師難當。人師必須懂得并真正落實以人為本。
教學實踐師生關系后進生轉化
真誠,是交往的基礎;善待,是和諧的前提;賞識,是彼此的幸福。作為一名教師,教書時是經師,育人時是人師。如果經師和人師集于一身,那么一個教師就可以成為名師。教學實踐告訴我們,經師好做,人師難當。人師必須懂得并真正落實以人為本。
一、真誠對待犯錯誤的學生
由馬斯洛的需要理論告訴我們,犯錯誤的學生,在心理上已經很缺乏安全感了,他們的內心產生了害怕、擔心、焦慮和恐懼等糟糕的情緒,而這些學生在犯錯誤前在行為和表現上、學習及人際關系等方面就不盡如人意,有的甚至于被列為后進生,他們已經缺乏自尊性和自信心。他們就更容易犯錯,在處罰他們要特別善待他們首先要調整好我們的認知態度,要對事不對人,針對犯錯這件事情必須讓學生意識到它的錯誤和重要性,并與學生分析其危害性,而對學生的人格不要加以褒貶,并尊重他的人格。切記對他過去的行為不抱成見,就事論事。對他這個人身上具有的優點還是給予肯定,尊重其人格。學生作為未成年人,在成長過程中有待于我們教師去引導和造就,難免會有失誤、會犯錯誤,作為老師一定要善待學生的失誤,要善待犯錯誤的學生,給他們改正的機會。教育學生時,不要總站在學生的對面,讓學生怎樣,不讓學生怎樣,而要力爭站在學生的心里,站在其真善美那部分思想的角度提出:我們需要怎樣,我們怎樣做才能更好。這樣,學生會感到你不是在訓斥他,而是在幫助他,共同找到犯錯的動機,消滅身心中的陰影,成為一名陽光學生。只有真心對待學生,才能達到師生間的相互信任,學生才會敞開心扉,傾訴他的心里話。
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教授林崇德曾經說過:“疼愛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熱愛別人的孩子是神圣。”作為老師,愛學生是神圣的天職,讓學生心靈感受到我們對他的愛,就會擁有良好的師生關系。良好的師生關系,是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一個有力的保障,也是教育學生的潤滑劑。關愛必須建立在真誠的基礎上,否則,不但不能讓學生感受到你的關愛,反而會傷害到學生。真誠地關愛,會贏得學生充分的信任。
二、善待學習困難的學生
十個指頭都不會一般齊,何況是人呢?同一班級學生的學習水平和能力傾向一般不會在同一水平線上,他們的“發展期”也是不同的,而同一學生個體本身也存在學科之間的不平衡。任何老師教授一個班的學生,學習上肯定存在著上、中、下。其實,學習不好的學生比其他學生更渴望得到家長、老師、同學的尊重與愛護,因為他們比學習好的學生承受著更大的心理壓力。無論是班主任,還是課任教師,一定要善待他們,真誠地向他們傾注情感,用真心、善意去打動他們、啟發他們、誘導他們,耐心細致的培養他們,以便他們在學習上早日取得進步。教師只有尊重和愛護“學困生”,才能引起師生情感的共鳴,使他們恢復理智和自尊,對學習和生活充滿信心和勇氣,從而轉變為人們期待的好學生。對于“學困生”,教師一定要深入了解,既要了解自身原因,又要了解家庭原因;既了解生理原因,又了解心理特征,以便對癥下藥。因此,教育的關鍵是疏導、遷移,促使他們把旺盛的精力、智力和情感用到學習上。哈佛大學的研究表明,人的聰明是多元的,不同的人其聰明表現不盡相同。著名的歷史學家吳晗,在歷史研究方面是個天才,但在數學學習上卻差點為此上不了大學。“學困生”也肯定有他們的長處和“閃光點”等積極因素,這就需要老師去發現、去捕促“閃光點”,及時的給予真誠的表揚,使他們體驗到尊重、信任和支持的快感,要讓學生體會到老師的一番愛心、誠心,從而迸發出奮發向上的決心和力量。與此同時,老師還要適時地給他們制訂出適當的高而可攀的目標,使他們看到努力的方向。由于學生的學習成績不好一般都是因為長期的學習習慣不好、不會科學的安排時間而引起的,所以不能指望一兩次談心或輔導就能奏效的,而是需要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要正確對待學生的反復,深入調查和了解反復的原因,不急躁、不嫌棄,要堅持不懈地做工作,并爭取與家長取得聯系,爭取他們的支持和配合,“學困生”的轉化工作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為了配合上述工作,考試的試題難度要適中,使學生始終有一種成功感。對于考試受挫的學生,要及時地幫他們分析失利的原因,以解除不必要的顧慮。如有一名男同學學習較差,進入高一年級是最后一名。因為成績差,較自卑,只跟幾個同學來往。沉迷于電子游戲中,無心學習,幾次談話都沒有效果,后來跟他的家長取得聯系,在家長的配合下,并及時肯定他的成績,逐漸有了好轉:晚修不再說話,積極參加學校、班里的各項集體活動,成績也有了一定的提高。
三、賞識個性特別的學生
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威譜·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本質的特點就是渴望得到別人的尊重和欣賞”。滿足學生這種心理需求,就要發現學生身上無窮無盡的閃光點,加以贊賞??墒箤W生產生愉悅的心理體驗,在愉悅的情緒中,學生更容易接受教師的教誨。起到“良藥不苦口,可以利于??;忠言不逆耳,可以利于行”的良好教育效果。就性格特征而言,學生有的活潑好動,有的沉靜穩重,有的倔強固執,有的堅強,有的軟弱……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梢?,性格特征方面的東西一般來說很難改變。試想,如果人沒有了個性,豈不就沒有了豐富多彩的世界嗎?因為個性與創新總是相伴而生,沒有個性的人總是墨守成規,沒有個性的群體就像一潭死水。所以,教師必須持寬容態度,并努力優化其個性優勢,不斷地幫助他們克服不好的一面,把劣勢轉化為優勢。就心理傾向來說,學生的愛好各式各樣。作為一名合格的教師,對于學生正當的愛好,都應給予肯定和鼓勵,并加以重視和培養,實施因材施教,引導學生發展特長,開發學生的潛能,因為愛好是一切發明創造的最直接的動力。
真誠,可以感化人;善待,可以溫暖人;賞識,可以提高人。真誠、善待和賞識無一不是愛的體現,生活在愛的天地里,無疑是師生共同的快樂和幸福。前蘇聯教育學家馬卡連柯曾說過:“愛是無聲的語言,也是最有效的催化劑。”教師對學生的愛,勝過千次萬次的說教。只要用愛的春風溫暖每一個學生的心靈,用愛的春雨滋潤每一個學生的心田,每一只“小鴨”最終都會變成“天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