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坤
【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我國的高職院校主要的任務是培養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為汽車行業培養綜合素質強且具有創新精神的汽車人才。本文主要針對現代社會對汽車人才的需求現狀,提出了高職汽車運用技術專業設置的構建方式,并結合市場對用人的需求,提出了新的人才培養目標。
【關鍵詞】高職院校 汽車人才 培養目標
0引言
近年來,隨著我國汽車市場與汽車產業規模的不斷擴大,據相關數據統計表明,我國的汽車總產量已經居世界第三位,并且預計在2020年,我國汽車的年產量將達到1500萬輛,將會成為世界第一汽車制造國[1]。面對這樣的一種形勢,我國的汽車市場對汽車人才的需求量自然也會隨著增加,但是對汽車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我國如今的汽車人才隊伍已經不能夠適應汽車行業發展的需求,汽車人才的缺乏已經成為制約我國汽車產業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雖然我國的一些高職院校也為我國的汽車行業培養了大量的汽車人才,但是因為培養方式與培育目標還存在問題,從而導致培育的汽車人才往往很難適應汽車市場的需要。因此,對汽車運用技術專業的設置與人才培養目標進行探討,有很重要的意義。
1高職汽車運用技術專業設置的構建方式
1.1加強專業課程的整合
隨著汽車行業的發展,如今社會需要的是高素質綜合型汽車人才,因此為了滿足汽車市場的需求,也為了汽車運用技術專業的學生將來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的需要,在汽車運用技術專業課程設置中,可以通過加強專業課程的整合,加強彼此間的橫向聯系,從而形成一種新的專業知識結構。比如說汽車構造、檢測以及故障診斷,還有將汽車維修中的發動機、電器以及地盤等相關的內容全部整合成汽車發動機、地盤以及電器的構造與維修這三部分的內容。這樣不僅能夠實現專業知識間的橫向聯系,同時還能夠讓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統一起來,最終培養出高素質的復合型汽車人才。
1.2加強“雙師型”師資隊伍的建設
在高職汽車運用技術專業設置的構建過程中,要想提高教學的質量,滿足現代汽車市場對汽車人才的需求,還需要加強“雙師型”師資隊伍的建設。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先選取一部分青年教師到一線汽車市場中進行鍛煉,讓這部分教師去積累豐富的實踐經驗[2]。并且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還可以從中學到現代汽車市場中最先進的汽車技術與汽車制造工藝,之后讓這部分教師來對學生進行實踐教學,這樣就能夠將如今汽車市場中最先進的汽車技術與汽車生產工藝傳授給學生,并且還能夠讓學生了解現代汽車行業的基本現狀。同時學校還可以聘請汽車行業中的著名專家與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專業技術人員來做學生的教員,讓學生從中學到真正的汽車技術。
1.3積極建設校內外實訓基地
為了滿足現代汽車市場對汽車人才的需求,高職院校必須要為汽車運用技術專業建設校內外實訓基地。通常情況下,汽車企業一般都要比學校更加了解市場的需求,因此高職院校在培養學生的過程中,可以積極與汽車企業合作,將校企雙方的資源進行整合,將企業的生產車間作為學生的實訓基地,同時也能夠利用企業中的相關設備作為學校的教學基地。這樣學生就能夠在最大程度上貼近汽車市場。并且通過這樣的一種方式,還能夠在最大程度上縮短學生今后的社會適應期,讓學生在畢業之后能夠更好地適應汽車市場的需求。
2高職汽車運用技術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調整
2.1讓學生掌握汽車新技術
高職院校在培養汽車運用技術專業人才的過程中,要想培養出能夠真正適應現代化汽車市場需求的人才,就必須要讓學生掌握最新的汽車技術。只有將汽車中的最新技術融入教學中,才能夠讓學生適應社會的發展,這樣才算真正的達成培養人才的目標。比如說隨著電子信息化技術的迅速發展,如今的汽車電子產品已經占了整個汽車成本的50%以上,并且如今的汽車系統基本上都應用了電子信息技術,像汽車中的發動機管理系統與自動變速器的控制系統如今都已經集成了綜合控制系統(PCM),而這些都是采用電子信息化技術[3]。因此讓學生掌握新型技術是培養人才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目標。
2.2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現代汽車市場企業需要的不僅是復合型汽車人才,要求現代高職汽車運用技術專業的人才掌握與汽車有關的各種先進技術,同時還希望現代的汽車技術型人才具備一定的創新能力,這也是現代高素質技術型人才的標志,因此也是現代高職汽車運用技術專業人才培養的重要目標之一。在實際的人才培養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圍繞汽車中的某一個故障,讓學生各自設計一種維修方案,之后讓學生將各自的方案都提出來,再由教師進行評價。教師在日常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向學生展示國際上的一些新型技術成果,來激發學生自主探索的欲望,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3結語
為了我國汽車實業的繁榮發展,擔負汽車專業人才培養重任的高職院校,應順應市場需求,適時調整專業設置,確定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以培養專業技術人才為基礎,合理制定教學計劃, 優化課程結構,將汽車新技術及時融入教學中,為實現課程的規范統一化,提高學生就業能力,為社會輸送合格技術人才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秦會斌.加強實踐教學培養 適應社會需求的應用型人才[J].經濟師,2013(10).
[2]趙新.汽車工程專業建設與改革思路的探討[J].海淀走讀大學學報,2012(03).
[3]蔣玉秀.汽車技術進步與高職汽車專業的教學改革[J].柳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0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