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玉蘭
【摘 要】 在加快發展現代高職教育的進程中,高職院校將會進一步注重宏觀層面的變革,但是無論如何提升學生質量始終應該是教育的核心任務。本文結合高職學生的實際狀況,從育人的角度出發,提出了當前迫切需要關注的問題及個人見解。
【關鍵詞】高職院校 學生質量 自信心 積極性 自控能力
2014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再次強調了職業教育對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性,并對如何加快現代化職業教育的步伐做了科學而全面的部署。這對高職院校來說,無疑又是一次大好的機遇。筆者以為,趁著這次機遇,高職院校要做的事會有很多,但是無論如何提升學生質量始終應該是教育的核心任務。
通過每年的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和畢業生質量調查可以了解到,高職畢業生的質量還遠遠達不到令人滿意的程度,不少單位都指出學生缺乏吃苦精神,好高騖遠,工作不主動不積極,紀律上自由散漫……學生質量是教育的核心,只有質量過硬了,才能得到社會的認可。筆者以為,要有效地提高學生質量,現代高職教育需要徹底解決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一、激發學生重樹學習信心
信心能極大地推動一個人的能量。秦泉說:“如果我們對自己的前途有更清楚的認識,如果我們對自己有更大的信心,那么我們將取得更大的成果。”[6]據調查,有52.5%的高職學生認為自己不太自信,只有 13.74 %的學生認為在高職院校能學到一技之長, 有就業優勢。[2]不少學生遭受了應試教育的打擊,對自己的未來已經不再抱有多大的希望,來到高職院校,只求混一張文憑,得過且過。所以,要想讓學生重整旗鼓,自信心是拯救他們的第一劑良藥。激發學生的學習自信是一個情感內化的過程,需要教育者們從一點一滴的細節做起,關注學生的心理變化。對于進入高職院校的學生,開學之初精心舉辦一場專業介紹可能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做好專業介紹,以成功的案例喚起學生的希望
不同的專業介紹可以起到不同的效果,一場好的專業介紹能讓學生走出悲觀和迷茫,看到未來的希望,從而激發起一定的自信心并產生學習動力。好的專業介紹不必要過多地強調學校有多么好,獲得過多少的榮譽,最具影響力的是本專業畢業生過去和現在的狀況。我們可以通過學生的成功案例,告訴他們通過努力,可以獲得哪些獎勵和證書,告訴他們有多少學生繼續深造后拿到了本科文憑,多少學生在工作崗位上做得如何出色,薪水如何之高…… 這時,本來意志消沉的學生就可能倍受鼓舞,甚至暗下決心,開始確定自己未來的學習目標。
除了專業介紹,學校還可以通過組織優秀畢業生報告及交流會,展示優秀畢業生檔案,定期召開班會、聯誼會等各種活動,不斷地激勵和鼓舞學生,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和學習動力。
2.實施真正的學分制,讓學生選擇喜歡的課程
當學生重樹了目標和信心之后,接下來我們要做的就是幫助學生順利走過學習的歷程。對于大多數的高職學生來說,學習的過程是艱巨而痛苦的。就像某些老師所說的那樣:好多學生上課根本聽不進去,不知道他們到底想干什么!反過來問問, 我們又有多少老師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問過他們到底想要什么?當他們面對一門門不想學或學不進去但又不得不學的課程時,他們就會頭痛,就會上課睡覺,就會玩手機、曠課 ……
說實話,高職院校的畢業生有多少在做與專業對口的工作?與其逼迫學生,不如放開他們,一些不是非常重要而又枯燥乏味的理論課程,學生不學也罷。如果能借鑒國外的教學經驗,實施真正的學分制,允許學生跨專業選擇自己喜歡的課程,這樣既可以提高學習興趣,還可以拓寬知識面。學生感興趣了,自信心也就會隨之增強。
另外,我們也期待未來的高考制度改革能借鑒湖北省的做法,專門設置技能型高考,讓那些不善于理論學習的學生能發揮他們技能方面的特長,從而有機會重塑自信的人生。
二、幫助學生提高學習積極性
“高職學生是否具有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不僅關系著他們能否較好地掌握科學知識和技能,而且也影響著他們的綜合素質的提高,直接影響著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4]要提高學習積極性,筆者以為可以先從課程設置入手,務必要堅持實用為主、夠用為度的原則,教學過程盡可能安排學生多動手,因為專業理論知識在反復實踐的過程中更容易記住,切不可再要求學生還像在中學那樣死記硬背,只要能理解、會使用即可。對于做面點、烹飪、機械設計、修理汽車等實踐性專業課程,學生一般都比較感興趣,學起來會比較輕松。然后,課程考核也要相應地側重技能,偏重實踐知識。只要學生感到學有所獲,考試成績上去了,學習積極性自然就會提高。
此外, 教材和教學方法也是決定學生能否積極學習的關鍵因素。高職教師們在篩選教材的時候, 除了要注重其實用性和實踐性之外,還要研究教材的趣味性和難易程度,太難或太容易的內容都不利于學生的學習。在理論教學中,教師必須要摒棄傳統的講座式教學,采用討論、啟發、案例、情境再現等生動活潑的教學方法,盡可能從學的角度出發,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并及時關注學生的反應,表揚鼓勵學生取得的每一點進步。需要的時候,教師還要在學習方法上給予指導。相信只要教師用心了,學生就會喜歡你的課程,也就不會再出現種種令人氣惱的課堂現象。事實上,在很多情況下,我們在責備和抱怨學生之前,有必要先從自己的身上查找問題,這樣才可能更有效地幫助到學生。
三、引導學生提高自控能力
成功的人必然是具有自我約束和控制的人。高職教育是學校與社會接軌的橋梁,我們的目標是要向社會輸送高素質的技能應用型人才。而這樣的人才首先必須具備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眾所周知,進入高職院校的學生大多數都缺乏這樣的能力,其中最突出的表現為上課經常遲到或曠課;與同學打架斗毆;課桌、教室的墻壁上亂寫亂畫;最嚴重的可以說是上網成癮。
這兩年所授課的班級中,有學生曾透露近九成的男生每天花在網絡游戲上的時間都在八小時左右,晚上不到12點絕不睡覺。這也是我們經常碰到學生曠課或課堂睡覺的主要原因。所以,要提高學生的自控能力首先要從幫助學生戒掉網癮開始。我們可以引導學生充分利用網絡的優勢,給他們介紹豐富的學習或娛樂資源,比如一些好的專業學習網站,一些如《首席執行官》《當幸福來敲門》等學生感興趣而又能勵志的電影,幫助他們利用網絡去做有益的事,同時也能充實他們的課外生活。當然,班主任還應做到事先強調游戲成癮的害處,并通過身邊實際案例的分析,使學生充分認識到網癮會造成的嚴重后果,從而控制自己的上網行為。對于已經上癮的學生,則需要轉移他們的注意力,采取有組織的技能競賽、娛樂或體育活動、看電影等其他方式強制改變他們原先的生活習慣,使他們逐漸減少上網時間。同時,班主任要努力打造積極向上、勤奮好學的班集體氛圍,充分利用團隊的力量,帶動學生擺脫悲觀消沉的心理陰影,慢慢提升自我控制的能力,塑造良好的道德和行為規范,從而有效地管理好自己的時間和言行舉止。這也是所有行業職業素質的基本要求。
教育的根本是育人,在高職教育這個由學校到社會的短暫歷程中,我們不但要注重學生知識和技能的培養,更要牢固樹立“要成才先成人”的理念,努力幫助學生感悟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喚醒他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使他們在學習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同時逐漸成長為樂觀自信、積極向上的職業人。
【參考文獻】
[1]劉文江.高職院校素質教育的內涵、實施途徑及機制保障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3(33):21-23.
[2]欒永斌.高職學生自信心分析與培養途徑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08(08):76-79.
[3]高潔.高職學生時間管理的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1.
[4]王清宣,阮惠琳,王溢澤. 高職學生學習積極性激勵問題淺析[J].張家口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04):43-45.
[5]薛麗萍.提高高職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思考[J].江西青年職業學院學報,2013(01):59-61.
[6]秦泉. 都市身心靈修煉課.汕頭大學出版社,2013.
[7]羅惜春. 高職學生自信心現狀及其培養[J]. 職教通訊,2012(29):25-2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