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物理是一門理科,在學習的時候有很多抽象的知識點是難以理解的,即使通過老師的講解也很難讓學生理解清楚,學生只有自己學會的知識才能理解透徹。那么,老師在教學的時候就要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帶著問題去學習,帶著疑問去學習。只有針對性地進行學習,才能學好初中物理知識。
關鍵詞:原則;初中物理;教學
21世紀是一個高速發展的年代,現代教育更多的是注重以人為本,更為看重的是學生的綜合素質,傳統教育一直以來都是以灌輸為主,教師在課堂上進行教,學生負責學。但是這種教與學是一種被動接受,學生學得很不主動。針對這個問題,我們進行探究式的教學模式,以期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一、探究式教學的含義
探究式教學就是努力找到問題,進而解決問題。探究式教學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就是指獨立解決一切問題,包括解決一切活動以及人的探索。狹義就是指科學的探究活動。探究式教學就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獨立自主地進行學習,獨立自主地進行合作討論。在這個過程中以教學為基礎,以學生周圍的生活作為參照,讓學生通過自由表達和自由談論把所學的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去,來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
二、實施探究式教學的要點
1.實施探究式教學的特點
在進行探究式教學的時候既要把握整體又要凸顯重點。我們所說的重點就是把某種教學要素凸顯出來,用以實現特定的教學目標。在進行教學的時候還要考慮整體的教學設計,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進行周密的安排,并圍繞著這個目標進行教學活動。還有教學方案要有靈活的變動,有可操作的靈便性,還要有多樣性,這樣學生在進行學習的時候就不會感覺枯燥,這樣才能夠激發學生對物理的學習興趣,進而把整個探究活動進行到底。老師在開展教學的時候,要對整個教學活動進行周密的計劃,適當地做出改進和調整,盡量避免可能出現的問題。
2.開展探究式教學的原則
(1)要堅持系統性和民主性的原則。系統性就是指在進行教學探究活動的時候要以老師、學生、材料作為教學活動的基礎,把這些因素進行逐一安排,這樣可以讓每一個因素在整個教學系統中發揮其作用,這樣可以滿足學生綜合發展的需求。民主性就是給學生創立一個民主、輕松的學習環境,以學生作為教學中心,滿足學生的情感需求,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敢于提出自己疑惑的問題,敢于對這些問題進行解答,還要鼓勵學生進行求異思維,打破傳統的思維方式。(2)注意把握學習的過程。過程指的就是在探究式教學中要注重“學中做”“做中學”,通過“做”培養學生的能力,不是教會學生知識,是教會學生學習方法,教給學生一種能力,這樣學生才會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探究活動中。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也就學會了收集信息、評價信息、處理信息。(3)在教學的時候要進行情景問題的預設,不但包括問題怎么提出,還要包括問題的提出以及引入方式,我們可以結合日常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相互之間疑問解答,讓學生更多地在過程中體會方法。
三、探究式教學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具體實施策略
1.問題猜想反駁教學法
問題猜想反駁教學法就是先提出問題,讓學生根據這個問題設定一個猜想,然后對這個猜想進行反駁,最后通過論證來進行證明。這種教學模式可以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可以發揮學生的特長,學生在這個過程中進行自主探究,以引發猜想。
在進行力和運動教學這一章教學的時候。老師可以先提出這樣一個問題:當我們把小球踢出去以后,小球為什么會越滾越慢呢?這個時候我們引導學生來進行猜想:當這個小球離開腳以后,就不再受到腳施加的壓力,滾動的速度就會越來越慢,到最后靜止。同時,在教學時,老師也可以舉一些反例:我們可以用同樣的力把同一個球踢出去,在水泥地上小球滾動的速度就會越來越快,而且還會越滾越遠,但在如果在草地上滾的距離就會很近。進一步得出一個結論:摩擦面越光滑,球滾動的距離就會越遠,球滾動距離的遠近和距離也是有一定關系的;如果沒有摩擦,球就永遠不會停下來,會永遠運動下去。由此可以證明:球越來越慢的滾,且在不同條件下還有不一樣的滾動距離,這是因為受到摩擦阻力的影響。通過自主的探究我們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物體的運動不需要力來維持。
2.問題總結教學法
問題總結教學法就是通過對一些特殊和個別問題的探究,在探究的過程中進行歸納這類問題的解決方法。在進行探究教學法的時候,有很多好的方式和方法,物理學習過程中最為常用的就是物理實驗教學法。歸納探究的學習方式可以有效地開動學生的腦筋,在培養動手能力的基礎上對知識有了進一步的理解,這樣可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夠培養學生觀察、分析、總結的能力。
比如,老人在炎熱的夏天在外面曬一盆水來用于生活,都跟這個物理原理有關系,老師就可以引導學生結合事實來猜想,發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是什么,是由水或者沙子的屬性來決定的嗎?我們就可以根據這個猜想來設計相關的實驗內容:把一杯水和一杯沙子都放在電爐上來進行加熱,保證兩杯的質量和加熱時間是相同的,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地對沙子進行攪拌,看一下哪個物質升溫快,然后做出統計和記錄,并對記錄的數據進行分析和總結,得出“在加熱條件和加熱時間相同的情況下,沙子和水吸收相同的熱量”之后,發現升高的溫度有所差別,表明這兩種物質對熱量的吸收能力是不相同的。最后,我們就得出比熱容的概念了:“質量相同的物質在同一條件下,若吸熱的本質及散熱的情況不同,這種現象在物理學中被概念化為物質的比熱容。”
探究式的課堂教學模式,可以給老師提供一個廣闊的創造性教學空間,同時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一個可發展空間。可以用一些有趣的教學案例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用科學的方法來培養學生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對知識的探究能力,從而提高中學物理教學水平,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提高學生的各項能力。
參考文獻:
[1]周通洲.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學模式的選擇與運用[J].中國科技信息,2009(06).
[2]吳燕.淺談初中物理的探究式教學方法[J].科技資訊,2008(02).
作者簡介:湯望華,男,1978年12月出生,本科,湖南長沙人,就職學校:國防科技大學附屬中學,研究方向:初中物理教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