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冬良
摘 要:課堂教學是教師傳授知識的主要方式,同時也是學生獲得知識的來源之一。教學評價能夠客觀地反映課堂的教學質量、教師的綜合素質、數學課堂的情境等。小學數學的學習需要教師創設一個良好的教學情境,把生活實際和實踐經驗與數學課程融合到一起,從學生的心理和特點著手,激發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拓展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對知識的把握更加靈活。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評價;多元化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提出:“評價的意義在于改善教師的課堂教學質量、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反饋教學信息,建立一個多元化的評價體系。課堂評價在小學生數學課堂教學中是必不可少的,通過評價可以提升教師的素質,讓教師把握學生的動態,及時解決學生遇到的問題,同時推動學生思維品質的發展。”在教學課堂上要求教師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把握課堂動向,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挖掘學生的潛力。
一、實現小學數學課堂多元化教學評價
小學生數學課堂教學評價應從五個方面著手,對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效果、教室素質、教室教學行為進行評價。五個指標所占的比重能夠反映出課堂教學評估的方向和進展情況。
1.對教學目標進行評價
知識的把握是教學目標之一,教師制訂教學目標對學生的發展起到了推動的作用。教師在不借鑒參考書的前提下,用心制定教學目標,從學生的角度出發,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心理特點,能夠提升課堂的教學質量,讓學生對知識點的把握更加深刻。
2.對教學內容進行評價
教材是教師傳授知識,實現教學目標的媒介。因此教師必須合理地劃分教學課時,把握教學內容的難易程度。教師在傳授數學知識的過程中,要突出知識點,注重對重點知識的講解和劃分,讓學生掌握學習技巧,領會教學難點。
3.對教學效果進行評價
對教學效果進行評價是衡量教師課堂教學質量的關鍵因素。教學效果的評價能夠反饋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最新動態。以學生的學習狀況為導向,從知識、價值觀、方法等角度衡量課堂的教學質量,這三個角度分別體現了學生的學習狀況、情感變化、理解能力。
4.對教師素質進行評價
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行為舉止、情感變化、表達能力對小學生數學學習都是至關重要的。教師在課堂教學時要求語言表達科學清晰、抑揚頓挫,避免平鋪直敘、生搬硬套,板書工整,字跡清晰,對教具應用熟練,嚴禁將私人情緒帶到課堂上,對待學生態度平和,要耐心寬容。
二、實施教學評價的意義
實施教學評價能夠推動小學生數學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革和發展,通過多樣化的評估方式能夠推進素質教育的長遠發展。
1.實施教學評價的依據
教學評估要依據大綱的新理念,以培養學生興趣、鼓勵學生自主探索、培養學生行為習慣、拓展學生思維方式為導向,推動數學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革。教師要以推進素質教育為航向,針對每個學生的學習進度和心理素質,作出準確合理的回應。教師在課堂上要以學生為主,在關注學生數學成績的同時,把精力和時間多放在小學生的身心發展上。
2.實施教學評價的可行性分析
實施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評價能夠推動小學數學教育的改革,促進素質教育的長遠發展。教學評價能夠激發教師在課堂上的創造力和想象力。現如今,很多教師還用陳舊的教學方式和教學觀念教育學生,這種陳舊的教育模式雖然不會出現錯誤,但是這種教育模式本身存在缺陷,在新型的教育模式下,傳統教育模式只會墨守成規。教師在課堂上如果能在掌控整個課堂走向的前提下,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訓練學生的思維方式,對課堂效果會有一個質的提升。按照標準的教學評價原則來進行評估,能夠有效地避免評估結果的客觀性和形式化。教學評價的實施能夠給小學數學教學開辟一條高效正確的方向。
教學評價能夠客觀地反映課堂的教學質量、教師的綜合素質、數學課堂的情境等。課堂評價能夠推動素質教育的實施,提高小學生數學課堂上的學習質量,讓教師對自身能力更好地把握。通過評價可以提升教師的素質,讓教師把握學生的動態,及時解決學生遇到的問題,同時推動學生思維品質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羅東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評價的認識和實踐[J].小學教育科研論壇,2003(Z1).
[2]鄭艷艷.新課程理念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評價的實踐與思考[J].科技資訊,2009(32).
[3]趙冬臣,馬云鵬.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評價的質性研究[J].數學教育學報,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