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效課堂是一種新型課堂模式。初中生物有著豐富的知識內容、專業的科學概念、大量的識記術語,趣味性與枯燥性交織。隨著教學的推進和學生學習興趣的減退,實現課堂的高效性就會越來越難。因此,要實現生物課堂的持久高效,生物教師必須不斷設計,適時調整,積極創設。
關鍵詞:初中生物;高效課堂;備課;課堂講授;有效提問
高效課堂是在全社會呼吁基礎教育教學改革、人們渴望從繁重的課業負擔中解脫出來、全面推進新課程的大背景下應運而生的一種課堂模式。初中生物教學有著豐富的知識內容、專業的科學概念、大量的識記術語,趣味性與枯燥性交織。因此,隨著教學時間的推進和學生學習興趣的減退,實現課堂的高效性就會越來越難。雖然,課堂的高效主要有賴于生物教師自身良好的素質,但課堂是一個教師學生主客體的互動過程,需要師生雙方的努力。教師是課堂的主導者、設計者,有著不可替代的把控權,因此,要實現課堂的持久高效,生物教師必須不斷設計,適時調整,積極創設。
一、課前充分準備,在“備”字上下工夫,備好課是實現課堂高效的前提
優質高效的課堂離不開備課這一關鍵環節,好課是“備”出來的,生物教學亦不例外。高效課堂不僅要求課堂教學過程要目標明晰、具體、精確,對學生的學情有一個準確的把握,充分利用好學生的求知熱情和欲望,而且還要求教師要對教材靈活運用、科學整合、再度“開發”。要做好這一點,關鍵在備課。
充分準備課前的備課環節,在“備”字上做文章,關鍵是備教材、備學情。初中生物是一門科學性很強的學科,有著諸如細胞、生物圈、病毒、DNA、食物鏈、激素等大量的科學概念。在傳統備教材中,教師往往注重分析各個知識點在本章節中的地位,教材的重點與難點,以及與前后知識的關聯等。而高效課堂的備課應更強調教師對學生實際水平和情緒狀態的掌控,并以此對教材進行重新選擇取舍、組織排序、開發利用,“用”教材而不“教”教材。備學情,主要是要增強教學的針對性、適用性,因材施教,實現課堂教學的效益最大化。
二、熟練駕馭課堂,圍繞目標設計,精心實施課堂講授是實現課堂高效的核心
高效課堂的核心是課堂的高效,一切要落實到課堂上。課前的準備只是前提基礎,熟練駕馭課堂,圍繞目標精心實施課堂講授才是實現課堂高效的中心環節。生物教師的講授要吸引學生,一是創設生物知識情境,二是明確告訴學生教學的目標和重難點,讓學生有意識地積極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之中。在講授時,教師要依據學生的接受能力把握好教學節奏,在講授重點內容,諸如維生素、營養、遺傳、染色體等學生既有興趣,又比較抽象的知識時,故意稍作停頓,以引起學生注意或使學生有時間進行思考。教師還必須盡量避免在不重要的地方作長時間的停留,既浪費時間,又會降低效率。
三、設計有效提問,強化學生的課堂注意,加大訓練,保持課堂效率的持續性
課堂提問是保持學生課堂持續注意的有效手段。教師設計問題要適度、大眾、可行,提問要能引起大多數學生的思維共鳴。生物知識比較抽象,教師提問要有問題梯度,適時增加提問難度。新課程要求一切以學生為主體,把課堂還給學生,所以課堂提問還要避免“滿堂問”,否則會沖淡教學的重難點,擠占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的空間和時間,限制學生的思維活動。教師在提出問題后,要給學生留出足夠的思考和回答時間。在學生回答問題時教師應有回應,比如,對對方說的問題點頭示意或做出相應的反應。有效教學意味著教師還要耐心地傾聽學生的聲音,關注學生的想法。教師可以通過追問、補充學生的回答,讓學生感覺到教師一直在關注問題的回答進展,這樣會自然而然地激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如,教學“小腸的結構是如何與功能相適應的”這一問題,學生一般不能做出完整的回答,這時教師可以通過追問、補充讓學生的回答逐漸完善。這種激勵性反饋還能給學生帶來成就感和成功體驗。
同時,課堂講授與訓練有機結合。課堂訓練是鞏固和運用所學知識必不可少的環節。訓練時對所學知識要有所拓展延伸與整合運用,防止出現題海戰術,避免過重的作業負擔使學生對生物這門學科產生厭倦,讓學生能夠始終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較高的課堂激情,真正讓生物課堂充滿誘惑,成為魅力課堂、高效課堂。
總之,面對豐富多彩的生物知識,生物課堂教學并無固定的一成不變的教法,但追求課堂效率的最大化是每一個教育工作者的一致目標。教師只有充分了解自己所面對的特定的屬于自己的學生群體,弄清他們的真正底細,才能有的放矢;同時要認真分析把握各個階段的教材特點和知識體系,做到心中有數。這樣,就能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靈活采用適當的教學方法,才能使課堂充滿生機與活力,從而使生物課堂教學成為名副其實的高效性課堂。
參考文獻:
郝翠英.淺談初中生物營造高效課堂的策略[J].課堂內外:教師版,2012(12).
作者簡介:焦振華,男,1967年11月生,甘肅武山人,???,就職學校:甘肅省天水市武山縣第四中學,研究方向:中學生物教學與研究。?誗編輯 董慧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