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云鵬
【內容摘要】為了順應時代和社會的發展,也為了實現中學生終身發展的需要,中學物理教學應該進行一次小小的變革,那就是要不斷培養出中學生的自學能力。自學能力是指運用已學知識去單獨地獲取新知識的能力,這是一種綜合能力。培養學生的物理自學能力,是我們每一位物理教師應盡的責任。
【關鍵詞】自學能力 自主 分析歸納 激發 引導
現在我們經常可以了解到,許多初中、高中畢業的學生,在進入高中或大學學習時,面對眾多的課程,很難適應,深感自己的自學能力較差;面對日新月異的社會發展形勢,很多人更是無所適從。究其根本原因,就是還不能能夠獨立地進行自學,太過于依賴于老師。所以我覺得我們的中學教學要進行一次小小的改革,將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大力地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著名的教育家葉圣陶有一句名言:“教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不教。”他明確告訴我們,要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要讓學生從“學會知識”向“會學知識”轉變。改革開放以來,大批人才脫穎而出,其中許多人都是靠自學成才的,如童弟周,張海迪,無臂鋼琴師劉偉等。通過自學,這會更利于學生的成長與發展,使學生終身受益。當今時代呼喚著我們要高度重視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我們要在教學中給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自學環境,并指導他們學會自學。在自學中不斷豐富知識,增強才干。指導學生行進行自學的具體做法有:
一、指導學生課前先認真地自學教材
兵法上講究:不打無準備之仗。同樣學生在課堂學習之前也要認真做好預習。我們要向學生講明預習的意義和好處。及時向學生布置預習提綱和思考題。指導自學教材要面向全體。巡回輔導,不同層次的學生要因材施教。要經常檢查學生完成預習的情況、將好的讀書筆記進行評議推廣。要允許學生就近和同學小聲討論自學中的問題,充分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重點內容要在課內傳授分析和思維的方法,具體指導閱讀,處理好通讀與精讀的關系。對哪些重點的字、詞、句、段、概念、小結和定理、定律,要誘導學生把精力花在理解上。如對“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這句話的理解,要求學生結合課文內容理解出兩層意思:運動狀態包括運動方向和速度大小;運動方向發生了改變或速度大小發生了改變,則物體的運動狀態就發生了改變。接著教師要結合實例進行釋疑解惑。這樣就會讓已經按要求進行認真自學的學生感到很有收獲,逐步激發出學生的物理自學能力。
二、倡導學生自主解決問題
對于學生在教材上遇到的一些較難懂的問題、概念和規律,可以讓學在教師的指導下集體自學、點撥、解難。首先,教師點出有關內容,讓學生理解和發表看法。同時,師生之間、同學之間相互啟發和補充,逐步完善、弄懂弄通,變難為易,例如,在講授“摩擦力”時,要抓住對“阻礙物體的相對運動”這個關鍵句子的理解、點撥和討論,使學生能親身體會其中的真正內涵。
三、引導學生學會獨立分析歸納
對重點章節要啟發學生歸納小結,否則,知識零亂,容易混淆,而且歸納小結可以將物理教材由厚變薄。例如:“物態變化”這一章,教材篇幅較長,經常有許多學生會搞錯,將六種態變化搞混。其原因就是還沒有對知識進行系統的歸納與總結。這里可引導學生歸納為:學好本章知識,主要要知道物質的三種基本狀態:固態、液態、氣態。六種物態變化其實就是這三種狀態間的相互轉化,當知道他們的定義時,就要結合生活中的有關現象進行分析。我想當學生在我們的正確引導下學會這樣去分析歸納,這章的難點也就順勢突破了。通過這樣的歸納小結,使學生學到的知識也比較系統、條理清晰。
四、引導學生將內容靈活地加以運用
認真組織學生對知識進行自主靈活運用是一個重點環節,我們的教學工作旨在讓學生把千變萬化的物理現象逐漸上升到基本概念、公式、圖象和規律,并用于解決實際問題。這個從感性認識到理性思維的飛躍過程只有通過教師指導與學生本人的自學、理解、分析、歸納和運用才能完成。我們應嚴格要求學生做練習時認真審題,寫出解題思路,運用概念、公式和規律列出式子,做出解答,并討論答案是否有道理。對錯解的題,必要時還可以要學生講出錯解過程,讓大家在糾錯中充實自己,提高能力。對通過自學運用嘗到甜頭的學生要及時鼓勵和推廣他們的經驗,使大家自學得更主動、更有收獲,在今后的自學中變得更為積極。
五、放手讓學生對知識進行適量拓展
在課堂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拓展和深化知識,適時提出一些拓展知識的思考題。例如:在學習“勻變速直線運動”后,讓學生想一想:速度為零,加速度是否一定為零?速度變化越大,加速度是否也越大?在學習“單擺”后,讓學生議一議漏砂的砂擺在擺動過程中周期如何變化?在學習“物體內能的變化,熱和功”后求解一題:一壺10℃的水,你最多能用幾種方法使水的溫度升高?教師要鼓勵學生思考后搶先回答,對課堂上一時解決不了的問題要讓學生與學生、學生與老師之間課后共同討論,甚至爭辯,以形成一個自學成風、知識不斷拓展、能力不斷提高的好群體。筆者深有體會:學生的自學拓展能力增強了,就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發揮獨特見解,顯現創造才能,出現一個個“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的好局面。這不失為一種實施素質教育,培養人才的有效方法。
六、鼓勵學生大量閱讀科普讀物
在課外活動中,我們還要經常對學生的自學情況進行指導,了解他們在自學中所遇到的問題,幫他們樹立起信心。我想這也是尤為重要的。與此同時,我們還要熱情指導學生看點科普讀物,指點學學生搞點小創造、小發明和寫點小論文等。同時有條件的可建議學生購買一本適合學生本人需要的物理參考書,以擴大視野,豐富知識,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以上六點有關自學的幾點看法,就是本人在實踐當中總結歸納出來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做法,其效果還不錯。我認為,只要對以上六個自學環節巧妙加以靈活應用,我想就一定能夠提高學生的物理自學水平,增強學生學習物理的動力,從而提高學生今后的終身學習能力。
(作者單位:江西省定南縣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