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就業形勢的變化,高職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日益重要。只有全面客觀的實現自我認知,高職學生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明確自己大學期間的目標,最終才能實現合理就業。作為班主任,除了要了解高職學生自我認知的現狀,更重要的是幫助學生勇于直視自己,協助他們通過各種途徑全面的實現自我認知。
【關鍵詞】自我認知;高職學生;就業
近年來,我國高職教育發展非常迅速,高職院校擁有自己特殊的教學模式,培養的具有“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職畢業生能夠憑借超高的實踐能力、良好的職業道德受到社會的青睞。高職學生在此信心基礎之上,要抓住機會,通過有效的職業生涯規劃,實現合理就業。
【個案描述】:
在職業生涯規劃與設計這門課程的教學工作中,我發現高職學生普遍存在一種惰性,在實現自我認知時,同學們很難邁出這第一步,甚至出現許多雷同處,沒有做到深入剖析自己。
因此,我選取10會計(1)班的6個男生做實驗,通過360度評估法協助他們實現自我認知。利用晚自習時間將6個男生集中到辦公室,氛圍輕松,明確談話是幫助大家了解到自己在別人眼中的樣子。從第一位同學開始,秉著真誠、真心的態度,分別評價其他5位同學的優缺點,每人不少于5點,突出最欣賞和最討厭的地方,其他5位同學做好記錄,以此類推。最后,6位同學分別根據他人所述,總結自己的優缺點。
試驗非常成功,6位男生之間更團結,每個男生都正視自己的問題,積極發展自己,其中3位擔任過班長,1位擔任系宿舍管理委員會會長,1位擔任系學生會副主席。他們的成長得到老師和同學們肯定,目前都找到了合適的工作。
【個案分析】:
古人云“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高職學生要適應新時代的需求,就必須進行職業生涯規劃,而職業生涯規劃的第一步就是“知己”——自我認知。
一、高職院校學生實現自我認知的必要性
所謂自我認知,是指人在社會實踐中,對自己的生理、心理、社會活動以及對自己與周圍事物的關系進行認知,包括自我觀察、自我體驗、自我感知、自我評價等。高職院校學生的自我認知一方面決定著學生的自我定位,直接影響著高職學生的大學生涯規劃、素質培養目標乃至就業心理。另一方面,每個個體自我認知的實現與班級管理水平的提高、和諧班集體的建設有著密切的關聯,最終影響到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水平。因此,幫助學生實現全面自我認知是新時代下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中的重要課題。
二、高職院校學生日前自我認知存在的問題
高職院校大學生正處于生理發育的第二階段,他們大多自我意識極強,心理變化最激烈,價值觀、世界觀和人生觀正趨于完善,而對自我認知更是存在概念模糊、評價不客觀等問題。
1、由于自身惰性,不主動開展自我認知或者停留表面。
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絕大多數學生不愿意認真的、深刻的去開展自我認知。以前的學習生涯使學生養成了一種“要我學”的惰性,作業是老師布置的,上學是家長強迫的。面對自我認知,同學們依然看做是一次作業,應付下就完成了。又習慣以自我為中心,生活在自己狹小的世界中,學生不愿去“這么麻煩”通過他人來了解自己。
2、基于主觀片面性,導致自我認知失調。
自我認知失調表現為自我認知過低和過高。盡管高職學生也被稱為“大學生”,但在這個追求高學歷的社會上無法得到客觀的、中肯的認可,致使高職學生缺乏信心,質疑專科學歷。事實上,高職學生與本科生相比,確實存在宏觀分析的能力較弱等問題,這造成部分高職學生過多的自我否定,形成自卑心理。這種過低的自我認知限制著高職學生能力的發揮,導致就業時畏首畏尾,遺失良機。
然而,也有部分高職學生由于父母過分的寵愛,產生自傲心理,以自我為中心,過分相信自己,對就業期望值過高。這種過高的自我認知使得學生產生完美主義,就業時只考慮工資高、地位高、工作不辛苦的職業,很少顧及這類職業與自己的能力水平是否相匹配,無疑增加了高職學生的就業難度。
三、班主任應主動出擊,加強自我認知教育,協助高職學生實現自我認知。
通過這則案例,我們發現在實現初步自我認知之后,學生對于自己的現狀有了明確的分析,并能夠主動去完善自己、鍛煉自己。在這個過程中,班主任老師應該發揮著領航者的作用。
1、借助班團活動,開展自我認知教育。
班團活動是班主任老師與班級學生完美接觸的平臺,班主任可以通過各類形式逐步滲透自我認知教育,讓學生認識到起自我認知的重要性,正確理解自我認知的概念。活動中,班主任確定自我認知教育相關的主題,結束后,班主任做相應的總結提煉,明確活動宗旨,深入貫徹自我認知的相關知識。
2、通過個別交流,初步掌握學生自我認知的現狀。
班級每位同學的心理及認知都是不同層次、不同狀態,班主任只有初步掌握學生自我認知的現狀,才能協助學生實現全面自我認知。班主任可采取直接交流、間接收集等方式,掌握學生的情況,尤其重視存在自我認知失調的學生。通過個別交流的方式,指出認知中出現的偏失,分析后果,鼓勵他們正視自己,并幫助他們定期評估。
3、建設良好的班級文化,促使學生實現自我認知。
良好的班級文化,是一個外在環境,有利于班級同學深化自我認知,充分展現個性,完善自身能力。優良的班風能夠優化班級同學之間的人際關系,讓同學之間真誠相待,利于學生采用360度評估法實現自我認知。豐富的活動能夠給學生提供自我評價的平臺,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能力,體現自我認知的價值。
綜述,高職院校學生的自我認知無論是對學生個人的發展,還是班級管理水平的提高,亦或高職院校的發展前景都有著相互促進、相互影響的辯證關系。而作為管理第一線的班主任,更要意識到這一積極作用,加強對學生的自我認知教育,全面提高高職學生自我認知水平,并借此實現和諧班集體的建設。
作者簡介:黃婭,出生于1986年4月,女,漢族,本科,無錫市廣播電視大學經濟管理系,助教,輔導員,主要從事學生管理工作。
【參考文獻】
[1]趙宇,高職院校大學生自我認知及對擇業的影響分析,教育教學論壇,2012.7。
[2]程迪,淺析高職高專學生的自我認知—— 高職高專學生心理狀況調查分析卟成都電子機械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4,(2):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