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慧
摘 要:經過實踐探索,在《飯店人力資源管理》課堂上開展任務導向的分享式教學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且能培養學生團隊合作精神,語言表達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和創新意識。本文以具體一堂課的教學組織為例,闡釋如何應用此教學法于《飯店人力資源管理》教學。通過對學習小組分配任務,引導學生開展合作式學習,分享經驗和成果來實現教學目標。在課堂實施過程中對教師的課堂把控能力提出了更多的挑戰。
關鍵詞:任務導向;分享式;人力資源管理;激勵
按照學院的人才培養方案,《飯店人力資源管理》是大三的最后一個學期的課程。面向群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都是酒管專業實習歸來的學生。他們本身在星級酒店就有長達11個月的一線經歷。要讓他們重新回到傳統的理論學習和單一的教學模式,學生會覺得枯燥。學生在已經具有實際經驗的前提下,更期待知識的內化。如果依舊偏重知識輸入,缺少實踐操練引導和點評指導,就無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更無法實現優秀的職業能力的輸出和養成。《酒店人力資源管理》課程涉及到很多人力資源管理學知識,需要學生站在管理層的角度去學習和思考人力資源。雖然很多學生有實習實踐,但是多是接觸一線的基礎性工作。在人力資源管理中是屬于被管理者的身份。因此,要讓學生意識到如何轉換角度改變思維,以全新的心態去學習。
據此,本人認為在課堂教學中適宜引入運用“合作-分享式”教學法。此教學法興起于美國,該體系在合作的基礎上學習,然后進行分享,以小組合作和組間交流來增進理解,達到共同學習的目的。其特點是強調學生在情景,協作和交流中成為知識的探索者和發現者,而教師則從傳統的傳遞知識的變為學習的引導者和課堂的組織者。依照該教學法,學生的創造性,學習興趣,溝通交流能力和應用能力都能得到很好的鍛煉。本人也就這一教學法在《飯店人力資源管理》課堂做了實踐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現就此課程中“激勵的方法”這堂課80分鐘的教學組織與思路為例對該教學法在《飯店人力資源管理》教學應用做一闡釋。
一、教學內容
(一)教學目標。知識目標:掌握激勵的方法以及中西激勵方法的淵源;中西方法的對比研究。能力目標:能夠依據國情和飯店的實際情況應用激勵的方法。情感目標:結合人本理念,做到以人為本。體會人本管理在飯店管理中的運用。
(二)重點難點。重點:是中國古代激勵方法和西方管理理論的激勵方法。難點:能夠依據國情和飯店的實際情況應用激勵的方法,能夠做相應的激勵設計,即應用能力;中西方激勵方法對比研究,即對比研究。
二、教學程序
在本課的教學過程中,通過任務型分享教學,學生以完成任務的活動開始學習,不斷分享,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待任務完成和經驗分享后,教師對學生的成果進行點評,指導。把學生注意力引到需要掌握的學習重點和知識點上。
(一)復習相關重要知識點為課程做預備。復習何為激勵,激勵理論,人本管理的理論。這些理論都是在本課中會重點運用,也是幫助學生更好理解激勵的預備。通過復習為課程的導入做鋪墊。
(二)拋出問題和案例做導入。趁熱打鐵。接下來,通過名人名言和關于一些調查報告吸引學生注意力,之后就以一系列的問題作為導入,激發學生興趣和思考。比如:父母如何激勵你?學校如何激勵學生?你如何激勵自己?等等不斷的分享。再由自身聯系到企業案例以及酒店業面臨的困境等思考,導入正題。
(三)正式授課,分組安排任務并做最后匯報。學習的內容分配到任務小組自學然后做匯報分享。比如中國傳統的激勵方式分為四種,那么是四組學生在各自小組學習后分別作總結。西方的理論激勵也分4種,另分4組學生各自學習,然后總結匯報分享。每個小組只集體自學一種激勵方法,通過各小組最后的匯報,來匯總所有的激勵方法。然后大家一起來做對比研究。
(四)結合自己的實習經歷做經驗案例分享。在思考中西各自特色和如何為我所用之后,要求學生聯系自己的實習經歷,加入體會和思維升華后做自己真實的激勵案例分享。比如,傳統激勵中有“士為知己者死”的激勵方法,經過小組學習,匯報后,要學生聯系自己的實際做經驗分享。有學生會提到主管對他們很好,所以他們很愿意和主管一起加班,再累也開心。那么隨即課要求學生馬上對應到已經學過的激勵方法。學生會發現此主管的激勵就是“士為知己者死”這種中國傳統的激勵方法之一。
(五)應用型作業布置和總結,并在震撼人心的真人激勵視頻中結束授課。設置情境,要學生按照所給的信息,為酒店設計一個福利激勵方案。學生要拿出一個可行的方案,不僅是對自己的實踐經歷的回顧和課堂內容的總結,也是一個創新的過程。然后,對本堂課做總結以及點評。最后在震撼人心的真人視頻中強化并渲染激勵的重要性,在感動的氛圍中結束授課。這個視頻是關于網絡紅人Nick的。Nick 生于澳洲,天生無手無腳。他曾被拒到正常學校上課、被同學奚落,甚至想自殺。后來,他想通了,認定自己的殘疾是“上天的禮物”,上帝要藉他來激勵別人,于是他以積極的態度來面對人生,努力不懈地練成了自己穿衣服、吃飯、打字、游泳、騎馬、釣魚、開快艇, 甚至打鼓,還娶到了美麗的太太。結果今天他活得非常精彩,并周游列國,給萬人帶來希望,成為別人的激勵。
三、教學反饋和后記
學生反應課堂不沉悶,能和實習經歷有效結合和呼應。學習之后又能在原來實踐基礎上有更高的認識和反思。在最后視頻播放部分,有同學甚至流下了激動的淚水。認為這堂讓其印象深刻,學有收獲。通過多種教學環節設置,尤其是分享經驗和成果的設置,盡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交流能力,批判思維和應用能力。
四、擬解決的關鍵問題
但是由于涉及到學生合作和分享環節頗多,在課堂教學時間上需要謹慎把握,不然很容易超時。此外,教師在此教學法中不僅要合理控制時間,還要起到教練和引導者的作用,教師個人的課堂管理能力也會有一定挑戰。對于學生的討論和分享需要收放自如,精確給予學生任務,清晰學習目標和堂課重點難點。不然很容易跑偏課程目標或者沒有突出重點。
此外,需要編寫符合需求的全新教案,使課程改革更具操作性。設計的任務要有信息背景,具有操作性和明確的目標。以構建小組考評標準為主的多層次的教學評價體系來全面反饋學生的學習情況。比如:學生每節課的小組成果和表現都要記錄考評。同時進行交互性評價。除了老師評價,還有組內成員評價,自評和組間互評。并對最后PK獲勝小組予以加分獎勵。即,創建以能力構建為主導的多層次教學效果評價體系。綜合平衡學生的知識習得,應用情況和創新精神。全面反饋學生的學習情況。讓考評體系不僅僅用來考查學生,配合課堂教學,更能引導和刺激學生,更好地達到學習預期和目的。
參考文獻:
[1]李共國.合作-分享式教學模式在實踐性強課程中的運用.浙江萬里學院學報, 2010(3),Vol.23 No.2:100.
[2]謝晶.合作-分享式教學在旅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企業家天地,2008(1):159-160.
[3]徐學峰,陳培林.課堂教學中合作學習模式設計及實驗設計[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4,24(8):2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