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靜
摘 要:分析了學生語言交際能力較差、閱讀能力不強以及寫作能力較低等當前我國中職學生令人擔憂的學習情況,同時提出了配套學生語文基礎等級、注重學生語文基礎知識培養、強調語文教學時效性以及發揮語文教學育人功能等提升中職學生語文素養的有效途徑,以期為提升中職學生語文素養提供一些參考,提高中職學生語文素養。
關鍵詞:中職生;語文素養;提升;途徑
很多中職學校在人才培養過程中較為注重對學生專業技能的培養,一定程度上忽視了語文教學,使得學生語言交際能力較差,閱讀能力不強,寫作能力相對較低,難以有效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對此,中職學校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應當注重對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在培養學生專業技能的同時,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社會培養更多具備中等專業技術水平的實用型人才。
一、令人擔憂的學習情況
中職學生為了具備較高的專業技術水平,對專業知識的學習和訓練過程投入的時間相對較多,對語文學習方面投入的時間相對較少,使得一些中職學校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存在一些問題,直接影響中職學校語文素養的提升。目前,中職學生語文學習過程中存在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1.語言交際能力較差
目前,很多中職學校將培養學生語言交際能力作為學校提升學生語文素養的一項重要內容,然而很多中職學生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仍然采用本地方言進行交流,使得學生語言交際能力相對較差。一些中職學生在參加演講比賽、面試招聘等正式場合時,面對老師、陌生人以及考官時常會出現語言組織混亂、語言表意不明以及說話結巴且毫無觀點等情況,一些中職學生甚至出現沉默無語現象,直接影響學生的交際能力。聽說能力是學生進行語言交際的重要基礎,學生聽說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學生的綜合素質以及正常的人際交往。
2.閱讀能力不強
語文閱讀是培養學生語文素養的重要基礎,同時廣博的閱讀也是學生具備較高語文素養的前提和基礎,然而目前中職學生閱讀能力普遍不強。很多中職學生對語文閱讀缺乏興趣,不愿意花費課余時間進行閱讀,難以有效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一些中職學生盡管具有閱讀習慣,然而其閱讀大多數僅限于一些簡單的漫畫類、八卦新聞之類的資料,無法提升自身語文素養,難以通過語文閱讀來提升自身的語文素質。同時,很多中職學校仍然采用標準化試題作為考試試題,而完成這些標準化試題需要以大量的閱讀為前提,由于中職學生的知識面有限,使得學生在解答問題時,通常難以運用能力進行問題解答,大多參照現有答案進行解答,難以有效提升自身的語文素養。學生閱讀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學生對文字的理解、綜合應用能力、總結歸納能力以及組織能力的提升,難以有效提升學生語文知識綜合運用能力,不利于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
3.寫作能力較低
目前,我國一些中職學生的寫作能力相對較低。學生日常生活經驗和廣泛閱讀能夠積累大量的寫作素材,為學生寫作提供重要的養料,能夠使學生所寫文章生動具體、立意深刻以及新穎獨特,從而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然而,目前很多中職學生缺乏寫作素材的積累和生活閱,加上學生知識貧乏,難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使得學生的寫作能力不高。同時,一些中職學校在開展語文寫作教學時,寫作教學內容相對狹窄,通常以議論文、記敘文以及說明文為主,學生在寫作過程中難以發揮自身的個性需求,難以有效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很多中職學校在寫作教學過程中,嚴重忽略與中職學生畢業后就業息息相關的應用文寫作教學,應用文寫作訓練所占比重很小、種類少以及訓練時間少,缺乏應用文寫作方面的訓練,難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使得學生綜合性能力不強。
二、中職語文教學要配套學生的基礎等級
目前,我國中職學校生源大多都是在中考或高考中失利的學生,學生的文化知識基礎和語文素養普遍不高,同時很多學生對語文缺乏學習興趣。因此,中職學校在開展語文教學時,應當配套學生的語文基礎等級。中職教師在開展語文教師時,應當結合學生的語文基礎知識水平和學習條件,同時結合中職學校語文教學實際情況,根據學生的知識、能力水平以及學習專業對學生進行分層教育,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同時構建“因材施教,分類指導”的中職語文教學環境,確保不同層次的學生均能夠通過自身的努力達到教學目標,提升學生語文素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針對性措施
1.重視培養語文基礎知識
教師在開展中職語文課堂教學時,應當注重學生語文基礎知識的培養。很多中職學生語文基礎知識相對薄弱,學生在語文課堂中對于語文基礎差的學生具有一定難度,使得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極易失去學習興趣。對此,中職語文教師應當加強對學生語文基礎知識的培養,在字、詞、句、篇、修辭等方面狠下工夫,同時要求學生每人必須具備一本工具書,注重培養學生勤查閱字詞典的習慣。同時,教師也應當根據學生自身的特點和學生的專業特點,針對不同的專業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教學設計,根據學生專業的特點,將語文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專業知識和職業技能有機結合,激發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積極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提高中職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有效提升中職學生素養。
2.增強對學生基本功的培訓
(1)要求學生練習書法
書法能夠有效陶冶學生的思想道德情操、提升學生審美鑒賞能力以及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因此,高中信息在語文教學中應當注重學生的書法培養,要求學生練習書法,不斷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中職學生在進行書法練習時,應當從一筆一畫練起,這好比做事情一樣,起筆為事情的開端,行筆如處事的過程,收筆如做事的結尾。學生在書法練習過程中,會逐漸養成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審美能力,提升自身語文素養。
(2)要求學生說普通話
普通話是我國人際交往過程中的主要交流工具和通用語言,中職學校在語文教學中應當注重學生普通話能力的培養,要求學生說普通話。目前,中職學校學生在交往過程中大多以當地方言為主,學生語言交際能力相對較差,對于中職學生進行普通話培養相當有必要。中職學校可以在語文教學中增設普通話訓練課程,老師應當為學生做好示范,在教學中帶頭講普通話,同時要求學生每天堅持收看新聞聯播,注重普通話與自己方言的區別,及時糾正自身普通話中的錯誤發音,提高自身普通話水平。中職學校應當積極鼓勵學生在教學和日常生活中采用普通話進行交流,并為普通話交流創造語言環境,培養學生說一口標準的普通話,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3)訓練學生口語表達能力
中職學生除了具備較高的專業技能外,還應當具備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因此,中職學校在開展語文教學過程中,應當加強學生的口語訓練,提高中職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促進中職學生的全面發展。教師在中職語文教學過程中,可以采用課前5分鐘展示、學生自我評價等方式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教師可以以輪流形式或小組形式要求在課前5分鐘要求五個學生進行一分鐘的口頭演講,每個學生都必須上臺展示,克服學生怯場的心理,提升學生的膽量和勇氣,鍛煉了學生當眾講話能力。同時,教師也應當注重學生自我評價訓練,要求每位學生用流程的表達、自然的表情來突出自己的特點和優勢,增強學生的自信心,為學生以后就業應聘奠定堅實基礎。中職學校也應當為學生提供共同交流平臺,并設置與專業知識為主要內容的交流場景,如模擬現場招聘會、接聽電話、介紹推銷商品以及接待顧客等監理場景,不斷提升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傾聽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4)要求學生寫周記
目前,我國很多中職學生由于缺乏寫作素材的積累和生活閱,加上學生知識貧乏,使得學生的寫作能力相對較低,直接影響中職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對此,中職學校應當加強學生周記訓練,要求學生寫周記,不斷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教師在培養學生寫周記的過程中,應當不應對周記寫作提出太高要求,同時周記寫作內容不限,學生在一周之中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思均能夠作為周記寫作內容。對于學生所寫周記,教師應當每周及時進行批閱,以便及時了解和掌握學生的寫作情況和語文寫作能力,并針對學生寫作過程中出現較多的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講解,不斷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從而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5)培養學生看書讀報的習慣
教師在中職學校語文教學過程中,為了增強學生語文基本功,提升學生語文素養,應當注重學生讀書看報習慣的培養。教師應當積極倡導和鼓勵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到學校圖書室借閱自己喜愛的書籍、報刊或雜志,培養學生良好的看書讀報習慣,讓學生在書籍的海洋中接受知識的熏陶和情操的陶冶的同時,培養學生閱讀能力和收集信息能力,不斷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四、強調語文教學實效性
為社會培養更多優秀、高素質的實用型人才是中職學生人才培養的主要目標,因此,中職學校在開展語文教學時,應當注重并突出語文教學的實效性。在中職語文教學過程中,應當堅持學以致用原則,注重語文的實用性。中職學校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應當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讓學生明確學習語文的重要性,同時積極引導學生將所學語文知識運用于生活實踐,不斷提升學生的語文水平,提升中職學校語文教學的實效性。教師在開展中職語文教學過程中,應當注重產品說明書、廣告、計劃、總結、調查報告、會議記錄、簡報、書信以及合同等與學生就業聯系緊密的各種實用文體知識的教學,同時注重培養學生傾聽、演講、辯論、主持以及社會調查等語文實用能力。中職學生除了具備較高的專業技能外,還應當具備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因此,中職學校在開展語文教學過程中,應當加強聽、說、讀、寫實用能力訓練,提高中職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促進中職學生的全面發展,為社會培養更多優秀、高素質的實用型人才。
五、發揮語文教學的育人功能
中職學校在開展語文教學時,應當全面發揮語文教學的育人功能,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社會培養更多優秀、高素質的實用型人才。中職語文教學與語言文字練習相對密切,在中職語文教學過程中應當注重對語言文字的理解、探究,提升學生語文素養。中職學校在開展語文教學過程中,應當將德育教育始終貫穿于語文教學中,最大限度發揮語文蘊含的思想教育因素,注重對學生自尊心和自信、民族自豪感以及社會責任感的培養,提高學生的道德情操和審美情趣,積極引導學生樹立敬業意識、競爭意識以及守法紀意識。為社會培養更多優秀、高素質的實用型人才是中職學生人才培養的主要目標,因此,中職學校應當在培養學生中等專業技能的同時,加強學生人文情操的培養,培養對學生的品性和職業操守。在中職語文教學中,教師應當積極引導學生自覺做中華民族人文精神的傳人,讓學生感受中華民族優秀的人文精神力量,陶冶學生道德情操。
六、結語
目前我國中職學生仍然存在著語言交際能力較差、閱讀能力不強以及寫作能力較低等令人擔憂的學習情況,直接阻礙著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因此,中職學校在開展語文教學中,應當配套學生語文基礎等級,同時注重學生語文基礎知識培養,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強調語文教學時效性,并全面發揮語文教學育人功能,提升學生語文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錢利.有效開展閱讀教學提升中職生語文素養[J].職教通訊,2014,(9):48-49.
[2]陳燕.提升中職生語文素養的幾點做法[J].教師,2011,(26):68-68.
[3]郭品.淺談中職生語文素養的提升[J].科技信息,2013,(2):362-363.
[4]司鵬.如何提升中職生的語文素養——淺談中職語文教學的策略和方法[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2,(40):280.
[5]張向麗.提高中職生語文素養的策略[J].文教資料,2013,(5):42-44.
[6]董欣玲.依據教材提高中職生的語文素養[J].學周刊B版,2014,(3):155-155.
[7]朱興艷.開展社團活動,提升語文素養[J].課外語文(教研版),2014,(5):173-173,150.
[8]郭小龍.加強中職生課外閱讀,提高語文素養[J].文理導航(上旬),2010,(12):83.
[9]蔣曉紅.有趣·有料·有種--時評引入中職語文寫作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科教文匯,2014,(11):147-149.
[10]王松玉.如何激活中職生語文學習興趣[J].科技信息,2012,(33):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