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
[摘 要]民主集中制是我國國家機構的組織原則,與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的原則是一致的,也是人民民主專政同資本主義民主制度的重要區(qū)別。近些年來,我國學術界關于鄧小平民主集中制思想的研究取得了較為豐富的成果。為深化鄧小平民主集中制思想的研究,推進黨內民主的發(fā)展,試圖通過對這一問題的研究狀況進行綜述,以期有新的進展。
[關鍵詞]鄧小平;民主集中制;研究綜述
1956年,黨的八大通過的黨章規(guī)定,“民主集中制,就是在民主基礎上的集中和在集中指導下的民主。”1979年3月,鄧小平在黨的理論工作會議上明確指出:“我們實行的是民主集中制,這就是民主基礎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導下的民主相結合。”1982年,黨的十二大通過的新黨章指出:民主集中制是“在高度民主的基礎上實行高度的集中”。直到1992年,黨的十四大才將鄧小平1979年的表述寫進了修改后的黨章,這標志著黨對民主集中制的認識達到了一定的高度。新時期以來,學界在鄧小平關于民主集中制思想的研究取得了很多成果,對研究工作的深入開展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譬如,專著方面有中央紀委編《列寧、毛澤東、鄧小平論民主集中制》(中國方正出版社2003年版)一書;有幾十篇學術論文發(fā)表,關于鄧小平民主集中制思想的內涵、發(fā)展、特點、與毛澤東民主集中制思想的關系等內容;研究生學位論文主要有權英的《試論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的民主集中制思想》(東北師范大學,2002年)和許紅星的《中國共產黨實行民主集中制的理論與實踐研究》(陜西師范大學,2008年)等。為進一步深化鄧小平關于民主集中制的研究,我們將對近幾年的研究成果進行整理后加以綜述。
一、鄧小平民主集中制思想的基本內涵
確定鄧小平民主集中制思想的涵義和內容,是我們開展鄧小平民主集中制思想研究的前提。同時,廓清鄧小平民主集中制思想的基本內涵,也是我們準確把握鄧小平思想理論的基礎和關鍵。
關于鄧小平民主集中制的內涵,孫連君提出,鄧小平民主集中制思想是鄧小平關于執(zhí)政黨建設理論的思考切入點,是鄧小平對發(fā)展民主集中制的經驗和對文革期間“大民主”教訓總結反思的理論成果。它的基本內涵主要有三個方面:民主集中制是解放思想的條件,發(fā)展民主集中制是堅持社會主義和實現(xiàn)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的目標之一,發(fā)展民主集中制關鍵是堅持黨的集體領導和黨內民主健康發(fā)展的根本保障是民主的法律化和制度化。而李益模認為,鄧小平關于民主集中制涵義,主要有從民主與集中辯證關系出發(fā),指出其是民主與集中相結合的制度,沒有民主就沒有集中。
關于民主集中制思想的內容,柳建輝認為,鄧小平民主集中制思想在建國初期總體形成,上世紀90年代得到成熟和發(fā)展;內容包括黨內民主、黨內監(jiān)督等。而在王世誼看來,鄧小平運用歷史唯物主義關于政黨、階級、群眾關系的原理,分析了民主集中制出現(xiàn)的問題,并提出了健全民主集中制的對策和方法,從而形成比較完整、系統(tǒng)的民主集中制思想。
另外,還有學者從改革開放和執(zhí)政黨的執(zhí)政實踐的視角,闡述了鄧小平民主集中制思想的形成和內涵。秦位強認為,鄧小平民主集中制思想豐富,改革開放的新時期,鄧小平從不同視角思考和論述了民主集中制問題,豐富和發(fā)展了我們黨的民主集中制理論。刑家強認為,鄧小平是執(zhí)政黨民主集中制的積極推動者和實踐者,他的執(zhí)政黨民主集中制思想的主要內容,包括對執(zhí)政黨民主集中制價值的揭示、對民主集中制發(fā)展路徑的揭示等。
二、鄧小平關于民主集中制與黨內民主關系的思想
學者們認為,鄧小平關于民主集中制的貢獻,主要有堅持黨內民主的思想,發(fā)揚黨內民主有利于民主集中制的健全發(fā)展。
堅持黨內民主的思想,是鄧小平同志的一貫主張。祁云川提出,發(fā)揚黨內民主,活躍黨內生活,保障黨員權利。決策民主化是發(fā)揚黨內民主的重要內容,也是實現(xiàn)決策科學化的前提。劉容天認為,黨的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礎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導下的民主相結合。民主與集中這一辯證關系,就指明了在貫徹黨內民主集中制過程中,需要充分發(fā)揚民主。
鄧小平堅持認為,發(fā)揚黨內民主有利于民主集中制的健全發(fā)展。榮增舉指出,鄧小平結合上級與下級的關系問題,重點突出了民主集中制在黨內實現(xiàn)的必要性,黨內各階層都應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則來進行;對于歷史問題,鄧小平作出了總結,進一步豐富和發(fā)展了民主集中制。熊琪認為,黨內民主是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則對黨內生活的要求和規(guī)范,民主集中制的民治是黨員和黨組織的意愿、主張的充分表達和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的充分發(fā)揮。因此,針對民主的問題,鄧小平在多次會議上指出,民主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條件。
三、鄧小平對毛澤東民主集中制思想的發(fā)展
對于民主集中制,毛澤東將馬克思列寧主義與中國革命和建設相結合,鄧小平則繼承和發(fā)展了毛澤東的民主集中制,并將其發(fā)展推向了更完善、更全面的軌道。
有的學者是從馬克思主義理論與中國革命和建設實際相結合的角度,闡述鄧小平對民主集中制思想的重要貢獻。榮增舉認為,毛澤東關于民主集中制,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產物。鄧小平則在其發(fā)展基礎上,進一步總結,對民主集中制的發(fā)展作出了更詳細的概括和總結,繼承和發(fā)展了毛澤東的思想。劉富文也認為,毛澤東和鄧小平的民主集中制思想都是馬克思主義黨內民主理論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產物,在發(fā)展黨內民主的方法上有著許多共同之處。分析、比較他們的黨內民主思想,對于加強當前的黨內民主建設和執(zhí)政能力建設具有重要的啟示作用。
還有許多學者是從繼承和發(fā)展了毛澤東的民主集中制思想的角度,來闡述鄧小平在這一問題上的豐富和發(fā)展。楊建淮提出,毛澤東從民主和集中的辯證統(tǒng)一的關系入手,對二者的關系進行了梳理。并指出,民主集中制是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孫力認為,從政黨的角度,毛澤東分析了民主集中制在黨和國家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并指出了新民主主義精神。鄧小平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深化發(fā)展,對其作出了更完善的總結和概括。另外,王璇認為,毛澤東、鄧小平都強調了民主集中制建設的重要性,毛澤東的認識主要是在黨和國家政治生活這一層面上,鄧小平則進一步從社會主義制度層面加以強調。魏磊也認為,毛澤東在創(chuàng)立和建設新中國,鄧小平在改革開放和現(xiàn)代化建設的歷史進程中,明確地闡述了民主集中制的思想,豐富了馬克思主義的建黨學說。黃顯中認為,在長期的革命和建設實踐中,毛澤東和鄧小平在發(fā)展民主集中制問題上為我們提供了很多重要的思想與實踐經驗,論述了發(fā)展民主集中制的重要性;探索了民主集中制的基本方法和形式等。
四、鄧小平關于民主集中制的其他論述
其他內容的研究,主要包括鄧小平民主集中制思想的特點、原則、意義和貢獻等。
安紅美認為,鄧小平關于民主集中制特點是在毛澤東民主集中制思想的基礎上繼承和創(chuàng)新的精神,對黨內的一系列問題作出了重要的論述。在黨的民主與集中發(fā)展問題上,提出民主與集中的相結合,并且民主集中制需要不斷地進行實踐創(chuàng)新、制度創(chuàng)新、理論創(chuàng)新、從而實現(xiàn)民主集中制的進一步創(chuàng)新。
李朝陽則提出,鄧小平發(fā)展民主集中制的原則主要包括民主基礎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導下的民主。以鄧小平為核心的第二代領導集體在總結經驗教訓的基礎上,把繼承、堅持同發(fā)展、創(chuàng)新辯證地統(tǒng)一起來。這一思想構成了鄧小平民主集中制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
湯惠安指出,鄧小平關于發(fā)展民主集中制的意義,主要體現(xiàn)為民主與集中的結合,堅持民主基礎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導下的民主;為黨的建設提出了基本方法和為黨的發(fā)展指出了基本原則。此外,梁瑞英認為,鄧小平對于民主集中制思想的主要貢獻,是揭示了黨的民主集中制的價值、發(fā)展原則和制度性發(fā)展路徑等幾個方面。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出,對鄧小平關于民主集中制的發(fā)展研究上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果,并對研究工作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例如,對于鄧小平關于民主與集中的結合,以及民主集中制的不斷創(chuàng)新等問題,都做出了較為深入的研究,但這與鄧小平黨建理論的研究相比較,仍顯得有些不足,主要表現(xiàn)為:觀點雷同、宏觀描述有余和微觀分析不足、研究方法單一、缺少深層次的理論分析、缺少學術爭鳴等。因此,這一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這些問題,有待于我們給予充分重視,并逐步加以推進。因此,筆者認為,我們應當從以下三個方面加強努力:第一,需深入認真研讀鄧小平關于民主集中制的著作和黨的有關歷史文獻等,這是開展鄧小平關于民主集中制思想研究的基礎和前提。只有這樣,才能深刻把握鄧小平關于民主集中制思想的內涵和意義等。第二,加強鄧小平民主集中制思想與其他主要領導人思想的比較研究,從而才能推陳出新,促進鄧小平關于民主集中制研究的深化。第三,加強學術觀點的爭鳴。目前,這項工作在研究中,還顯得比較薄弱。筆者認為,只有加強對研究觀點的爭鳴與探討,才能將研究推向深入。我們期待學界對于鄧小平關于民主集中制思想研究上有新的進展與成果。
參考文獻:
[1]曾長秋.民主集中制的發(fā)展與基本經驗[J].重慶社會科學,2011(3).
[2]鐘祖田.鄧小平對民主集中制理論的重大貢獻[J].理論建設,1996.
[3]王世誼.鄧小平民主集中制思想探索[J].高校理論戰(zhàn)線,1995(2).
[4]熊琪.論黨內民主-學習鄧小平關于民主集中制思想的體會[J].新東方-政治與法律,1996(6).
[5]孫連君.論鄧小平對民主集中制的貢獻[J].山東社會科學,1997(3).
[6]榮增舉.毛澤東、鄧小平關于民主集中制思想之比較[J].青海民族學院學報,2007(1).
[7]劉富文,牛蘭英.重溫毛澤東關于民主集中制的論著有感[J].山東社會科學.1997.
[8]邱守娟.毛澤東論民主集中制[J].理論視野.2009(3).
[9]祁云川.淺議鄧小平關于民主集中制的重要思想[J].新疆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5.
[10]孫力.論民主集中制的發(fā)展[J].上海黨史與黨建.2011(2).
[11]李益模,王少杰.鄧小平民主集中制思想的來源探微[J].政治研究.2013.
[12]劉容天.關于認真貫徹黨委民主集中制的幾個問題[J].湖北社會科學.2002.
[13]柳建輝.論鄧小平關于民主集中制的基本思想[J].理論學刊.1999(7).
[14]秦位強,杜修橋.鄧小平民主集中制思想的多維視角[J].重慶工學院學報.2006(9).
[15]許耀桐.關于民主集中制實質問題的探討.上海行政學院學報[J].2010(5).
[16]秦位強.民主集中制怎樣走來與思考[J].求索.2006.
[17]何成學,樊東方.試探毛澤東和鄧小平關于民主集中制的理論[J].湖南黨史.1996.
[18]許耀桐.鄧小平對民族集中制的理論貢獻[J].黨的文獻.2013.
[19]刑家強.鄧小平對黨的民主集中制理論的繼承和發(fā)展[J].重慶交通學院學報.2005.
[20]魏磊.毛澤東、鄧小平民主集中制思想的時代特色與顯示啟示[J].毛澤東思想論壇.1996.
[21]李朝陽.論黨的三代領導集體對民主集中制建設的探索[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9).
[22]梁瑞英.新時期堅持和完善黨的民主集中制建設探析[J].河北青年干部學院學報.2011.
[23]許耀桐.民主集中制在中國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J].理論探索.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