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振武+馮丹
摘 要:商品房成交量與就業是衡量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指標,目前國內外對商品房成交量與就業關聯性的研究為數不多。文章以重慶市商品房成交量與就業的相關數據為指標進行實證分析。得出商品房成交量與就業相關聯,商品房成交量的變動對就業會產生顯著影響的結論。
關鍵詞:商品房成交量;就業;關聯性;VAR模型
一、商品房成交量與失業關聯性的理論思考
根據阿瑟·庇古的相關理論,實際貨幣余額(M/P)是衡量家庭財富的重要指標,物價水平下降,實際貨幣余額增加,消費者則感到富有并增加支出(消費)。商品房成交量與失業率相聯系的地方正是實際貨幣余額。房價上漲,家庭財富減少,商品房成交量將會減少,從而導致社會總消費減少。社會總消費減少會導致房地產行業生產縮減,就業人數降低,失業率上升。同時,托賓Q理論指出:公眾投資取決于公司的市場價值和資產重置成本的比率。當經濟放緩時,商品房價格下降,公眾對預期經濟持悲觀態度,認為資產市值會下降,而對商品房持觀望態度,商品房交易量減少,企業的外部資金成本上升。外部資金成本上升會進一步導致投資減少,就業下降。
本文以實證的研究方法,對商品房成交量和就業之間的內在關系進行檢驗,以分析商品房成交量和就業之間存在的復雜關聯性。
二、商品房成交量與就業關聯性的檢驗研究
1.數據來源
本文采用重慶統計局編制的重慶商品房銷售額(SCB)、城鎮人口登記失業率(UE)作為研究就業情況的指標,數據取自重慶市統計年鑒。樣本容量為1998年-2012年,樣本容量為15個。
2.實證分析過程
(1)數據的平穩性檢驗
非平穩的的時間序列數據容易出現偽回歸。因此有必要首先對變量進行單位根檢驗。平穩性檢驗檢驗結果如下頁表1所示。
ADF檢驗結果顯示,商品房銷售額(SCB)和失業率(UE)都是非平穩序列,但二者的二階差分都是平穩序列,數理假設為:LnSCB-I(2),lnUE-I(2)。
(2)協整--Johansen實證
經過檢驗,表2列出滯后階數L從0到3的各檢驗值。在5%的顯著區間水平下,最佳滯后階數為1。
表2
(3)非約束協整關系檢驗
要論證指標存在長期的均衡關系,需要進行協整檢驗。指標的單位根檢驗符合協整檢驗的要求;通過VAR模型,對變量進行協整檢驗。根據模型的理論選擇,對應的協整檢驗假設有截距項,但沒有趨勢項。具體檢驗結果見表3。
表3
在5%的臨界水平下,軌跡統計量大于5%臨界值,應該接受存在一階協整關系,拒絕r=0的原假設;對最多存在一階協整關系的原假設,軌跡統計量小于5%臨界值,所以不能拒絕原假設,即存在一階協整關系。結論是:在5%顯著水平上,二者協整關系是長期的。假設協整方程形式為:
lnUEt-1=-0.0096lnSCBt-1+Ct
(4)誤差修正機制
對誤差修正機制進行估計,采用極大似然估計法,選取最佳滯后階數為L=1,假設含截距項和不含時間項的線性趨勢。表4顯示的是在5%置信區間水平下誤差修正機制的參數估計結果,排除不顯著的結果。
從表4中可以得到失業率的VECM的具體形式是:
Δlnuet=-0.2033[lnuet-1+0.0096lnscbt-1-2.9435]+0.7732Δlnuet-1
(0.0805) ? ? ? ? ? (0.2541)
對殘差的穩定性檢驗,所有的根均滿足條件,因此誤差修正機制模型的穩定成立。LM自相關檢驗顯示,LM1=4.4012,概率為0.3544;LM2=3.0067,概率為0.5667,不存在自相關。懷特異方差(無交叉項)檢驗顯示的值X2=23.1781,概率為0.1838,故不存在異方差。誤差修正機制模型效果穩定。
三、結論
通過對重慶商品房交易量與就業之間的關聯性實證分析,得出以下結論。
1.從長期來看,重慶商品房交易量和就業之間存在均衡關系;商品房交易量變動在短期內會對就業產生正向作用,即商品房成交量的上漲在短期內會提高就業。
2.就業對商品房交易量在短期內呈現正向彈性,政府應加大宏觀調控,促進商品房交易量的穩步提升,在保證財政收入的同時,完善住房保障體系,加快保障性住房的建設,有利于強化社會成員的安全感和歸屬感。
參考文獻:
[1]李子奈,潘文卿.計量經濟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陳章喜,黃準.城市房價與失業率的關聯性研究[M].南方人口,2010.
[3]華民.房價上漲是經濟增長的助推器嗎?[J].學習月刊,2004.
[4]常新.房價對房地產業和城市經濟的影響及對策[J].中國建設信息,2003(6).
[5]湯燦晴等.失業勞動力就業渴望強度影響因素實證分析[M].南方人口,2009(3).endprint
摘 要:商品房成交量與就業是衡量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指標,目前國內外對商品房成交量與就業關聯性的研究為數不多。文章以重慶市商品房成交量與就業的相關數據為指標進行實證分析。得出商品房成交量與就業相關聯,商品房成交量的變動對就業會產生顯著影響的結論。
關鍵詞:商品房成交量;就業;關聯性;VAR模型
一、商品房成交量與失業關聯性的理論思考
根據阿瑟·庇古的相關理論,實際貨幣余額(M/P)是衡量家庭財富的重要指標,物價水平下降,實際貨幣余額增加,消費者則感到富有并增加支出(消費)。商品房成交量與失業率相聯系的地方正是實際貨幣余額。房價上漲,家庭財富減少,商品房成交量將會減少,從而導致社會總消費減少。社會總消費減少會導致房地產行業生產縮減,就業人數降低,失業率上升。同時,托賓Q理論指出:公眾投資取決于公司的市場價值和資產重置成本的比率。當經濟放緩時,商品房價格下降,公眾對預期經濟持悲觀態度,認為資產市值會下降,而對商品房持觀望態度,商品房交易量減少,企業的外部資金成本上升。外部資金成本上升會進一步導致投資減少,就業下降。
本文以實證的研究方法,對商品房成交量和就業之間的內在關系進行檢驗,以分析商品房成交量和就業之間存在的復雜關聯性。
二、商品房成交量與就業關聯性的檢驗研究
1.數據來源
本文采用重慶統計局編制的重慶商品房銷售額(SCB)、城鎮人口登記失業率(UE)作為研究就業情況的指標,數據取自重慶市統計年鑒。樣本容量為1998年-2012年,樣本容量為15個。
2.實證分析過程
(1)數據的平穩性檢驗
非平穩的的時間序列數據容易出現偽回歸。因此有必要首先對變量進行單位根檢驗。平穩性檢驗檢驗結果如下頁表1所示。
ADF檢驗結果顯示,商品房銷售額(SCB)和失業率(UE)都是非平穩序列,但二者的二階差分都是平穩序列,數理假設為:LnSCB-I(2),lnUE-I(2)。
(2)協整--Johansen實證
經過檢驗,表2列出滯后階數L從0到3的各檢驗值。在5%的顯著區間水平下,最佳滯后階數為1。
表2
(3)非約束協整關系檢驗
要論證指標存在長期的均衡關系,需要進行協整檢驗。指標的單位根檢驗符合協整檢驗的要求;通過VAR模型,對變量進行協整檢驗。根據模型的理論選擇,對應的協整檢驗假設有截距項,但沒有趨勢項。具體檢驗結果見表3。
表3
在5%的臨界水平下,軌跡統計量大于5%臨界值,應該接受存在一階協整關系,拒絕r=0的原假設;對最多存在一階協整關系的原假設,軌跡統計量小于5%臨界值,所以不能拒絕原假設,即存在一階協整關系。結論是:在5%顯著水平上,二者協整關系是長期的。假設協整方程形式為:
lnUEt-1=-0.0096lnSCBt-1+Ct
(4)誤差修正機制
對誤差修正機制進行估計,采用極大似然估計法,選取最佳滯后階數為L=1,假設含截距項和不含時間項的線性趨勢。表4顯示的是在5%置信區間水平下誤差修正機制的參數估計結果,排除不顯著的結果。
從表4中可以得到失業率的VECM的具體形式是:
Δlnuet=-0.2033[lnuet-1+0.0096lnscbt-1-2.9435]+0.7732Δlnuet-1
(0.0805) ? ? ? ? ? (0.2541)
對殘差的穩定性檢驗,所有的根均滿足條件,因此誤差修正機制模型的穩定成立。LM自相關檢驗顯示,LM1=4.4012,概率為0.3544;LM2=3.0067,概率為0.5667,不存在自相關。懷特異方差(無交叉項)檢驗顯示的值X2=23.1781,概率為0.1838,故不存在異方差。誤差修正機制模型效果穩定。
三、結論
通過對重慶商品房交易量與就業之間的關聯性實證分析,得出以下結論。
1.從長期來看,重慶商品房交易量和就業之間存在均衡關系;商品房交易量變動在短期內會對就業產生正向作用,即商品房成交量的上漲在短期內會提高就業。
2.就業對商品房交易量在短期內呈現正向彈性,政府應加大宏觀調控,促進商品房交易量的穩步提升,在保證財政收入的同時,完善住房保障體系,加快保障性住房的建設,有利于強化社會成員的安全感和歸屬感。
參考文獻:
[1]李子奈,潘文卿.計量經濟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陳章喜,黃準.城市房價與失業率的關聯性研究[M].南方人口,2010.
[3]華民.房價上漲是經濟增長的助推器嗎?[J].學習月刊,2004.
[4]常新.房價對房地產業和城市經濟的影響及對策[J].中國建設信息,2003(6).
[5]湯燦晴等.失業勞動力就業渴望強度影響因素實證分析[M].南方人口,2009(3).endprint
摘 要:商品房成交量與就業是衡量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指標,目前國內外對商品房成交量與就業關聯性的研究為數不多。文章以重慶市商品房成交量與就業的相關數據為指標進行實證分析。得出商品房成交量與就業相關聯,商品房成交量的變動對就業會產生顯著影響的結論。
關鍵詞:商品房成交量;就業;關聯性;VAR模型
一、商品房成交量與失業關聯性的理論思考
根據阿瑟·庇古的相關理論,實際貨幣余額(M/P)是衡量家庭財富的重要指標,物價水平下降,實際貨幣余額增加,消費者則感到富有并增加支出(消費)。商品房成交量與失業率相聯系的地方正是實際貨幣余額。房價上漲,家庭財富減少,商品房成交量將會減少,從而導致社會總消費減少。社會總消費減少會導致房地產行業生產縮減,就業人數降低,失業率上升。同時,托賓Q理論指出:公眾投資取決于公司的市場價值和資產重置成本的比率。當經濟放緩時,商品房價格下降,公眾對預期經濟持悲觀態度,認為資產市值會下降,而對商品房持觀望態度,商品房交易量減少,企業的外部資金成本上升。外部資金成本上升會進一步導致投資減少,就業下降。
本文以實證的研究方法,對商品房成交量和就業之間的內在關系進行檢驗,以分析商品房成交量和就業之間存在的復雜關聯性。
二、商品房成交量與就業關聯性的檢驗研究
1.數據來源
本文采用重慶統計局編制的重慶商品房銷售額(SCB)、城鎮人口登記失業率(UE)作為研究就業情況的指標,數據取自重慶市統計年鑒。樣本容量為1998年-2012年,樣本容量為15個。
2.實證分析過程
(1)數據的平穩性檢驗
非平穩的的時間序列數據容易出現偽回歸。因此有必要首先對變量進行單位根檢驗。平穩性檢驗檢驗結果如下頁表1所示。
ADF檢驗結果顯示,商品房銷售額(SCB)和失業率(UE)都是非平穩序列,但二者的二階差分都是平穩序列,數理假設為:LnSCB-I(2),lnUE-I(2)。
(2)協整--Johansen實證
經過檢驗,表2列出滯后階數L從0到3的各檢驗值。在5%的顯著區間水平下,最佳滯后階數為1。
表2
(3)非約束協整關系檢驗
要論證指標存在長期的均衡關系,需要進行協整檢驗。指標的單位根檢驗符合協整檢驗的要求;通過VAR模型,對變量進行協整檢驗。根據模型的理論選擇,對應的協整檢驗假設有截距項,但沒有趨勢項。具體檢驗結果見表3。
表3
在5%的臨界水平下,軌跡統計量大于5%臨界值,應該接受存在一階協整關系,拒絕r=0的原假設;對最多存在一階協整關系的原假設,軌跡統計量小于5%臨界值,所以不能拒絕原假設,即存在一階協整關系。結論是:在5%顯著水平上,二者協整關系是長期的。假設協整方程形式為:
lnUEt-1=-0.0096lnSCBt-1+Ct
(4)誤差修正機制
對誤差修正機制進行估計,采用極大似然估計法,選取最佳滯后階數為L=1,假設含截距項和不含時間項的線性趨勢。表4顯示的是在5%置信區間水平下誤差修正機制的參數估計結果,排除不顯著的結果。
從表4中可以得到失業率的VECM的具體形式是:
Δlnuet=-0.2033[lnuet-1+0.0096lnscbt-1-2.9435]+0.7732Δlnuet-1
(0.0805) ? ? ? ? ? (0.2541)
對殘差的穩定性檢驗,所有的根均滿足條件,因此誤差修正機制模型的穩定成立。LM自相關檢驗顯示,LM1=4.4012,概率為0.3544;LM2=3.0067,概率為0.5667,不存在自相關。懷特異方差(無交叉項)檢驗顯示的值X2=23.1781,概率為0.1838,故不存在異方差。誤差修正機制模型效果穩定。
三、結論
通過對重慶商品房交易量與就業之間的關聯性實證分析,得出以下結論。
1.從長期來看,重慶商品房交易量和就業之間存在均衡關系;商品房交易量變動在短期內會對就業產生正向作用,即商品房成交量的上漲在短期內會提高就業。
2.就業對商品房交易量在短期內呈現正向彈性,政府應加大宏觀調控,促進商品房交易量的穩步提升,在保證財政收入的同時,完善住房保障體系,加快保障性住房的建設,有利于強化社會成員的安全感和歸屬感。
參考文獻:
[1]李子奈,潘文卿.計量經濟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陳章喜,黃準.城市房價與失業率的關聯性研究[M].南方人口,2010.
[3]華民.房價上漲是經濟增長的助推器嗎?[J].學習月刊,2004.
[4]常新.房價對房地產業和城市經濟的影響及對策[J].中國建設信息,2003(6).
[5]湯燦晴等.失業勞動力就業渴望強度影響因素實證分析[M].南方人口,2009(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