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尊勇
摘 要:隨著我國在教育上的不斷改革,課前預習在初中數學教學中起到的作用越來越大,要想在數學教學中使預習能夠起到預期的效果,就需要運用正確的方法對預習作用進行設計,隨著年級的提高課本上的知識的難度也在不斷提高,學生的思維也在日益發生著變化,初中數學教師在進行預習作業設計時應當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而定。
關鍵詞:初中數學;預習作業設計;初中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21-297-01
初中生正處于叛逆期,因此初中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使學生的學習生活豐富多彩,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更加主動的學習。初中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使學生學會自動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對知識進行學習。學習方式的多樣性對數學教師在設計預習作業上有著一定的幫助。
一、提高預習作業中的趣味性
數學并不是一個抽象的學科,只要細心的去觀察就會發現生活中的許多事情都和數學有著密切關系,我們也可以利用數學知識對生活中的許多現象進行解釋。抽象的學科很難被學生接受,特別是預習。讓學生去接受一門新的知識需要提高其中的趣味性,讓學生主動去學習[1]。
教師在設計預習作業時應當適當的同實際生活進行聯系,以學生的生活環境,生活經歷為出發點,設計符合他們的預習作業。要想使數學預習作業的趣味性能夠得到提高,就必須要將外界的關系同數學中的知識進行聯系,讓學生用數學眼光去觀察周圍的事物,激發學生對預習的熱情,從而使學生積極的完成數學預習作業。
例如“多姿多彩的圖形”這一內容。教師在設計預習作業前。教師應當對學生預期的目的加以分析,讓學生發現圖形的本質,在生活中發現更多的圖形,并在生活中發現實例。教師也可以對學生進行分組,分組的多少和每組人員的多少可以依據班型的大小而定,讓每一個小組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圖形,例如每一組的學生分別從交通工具、生活用品等方面去觀察不同的圖形[2]。學生收集圖形的方式可以多種多樣,例如,通過繪畫的角度將實物會和圖形畫出來,讓后將兩者進行對比,尋找圖形的本質,也可通過數碼產品將事物照下來然后通過多媒體展示,這樣的預習作業可以讓學生較為輕松的完成,同時也讓學生體會到了預習的樂趣,降低了學生對數學的恐懼感,提高了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
二、設計具有操作性的數學預習作業
所謂具有操作性的數學預習作業,就是在教學活動中應當具有合理的要求,確保教學工作能夠有序進行。預習就是讓學生知識進行自行探究,是在教師正式上課前的活動。預習中的知識對學生來說是全新的,因此預習作業應當具有一定的研究性,這樣使學生更加容易理解新的知識內容,預習題應當規定明確的方向,具有一定的要求,不然學生在預習中將會不知如何入手,這樣不僅會導致學生在完成預習作業中出現應付的現象,而且可能會使學生對數學出現厭煩的心理[3]。例如在數軸講解中的預習作業。教師可以將學生進行分組,讓每組學生利用兩個刻度尺做成一個數軸,然后在數軸上標出15和-15,22和-22,9和-9的位置。讓學生針對在數軸上的數字的關系進行提問,教師對問題的合理性進行分析,將其中合理的問題讓學生進行解答。如果學生提的問題不夠全面,教師可以讓學生思考以下問題:1.每一對數在數軸上呈現了什么特點。2.每對數之間都呈現了什么特點。3.寫出一些具有這樣特點數。這樣的數學預習作業,讓學生具有明確的目標,具有較強的操作性,這樣使學生在對新知識的預習中也對學過的知識進行了復習,可謂一舉雙得。
三、增加預習作業中的差異性
初中學生在數學的學習能力上會有一定差異,這主要是有后天因素和先天因素共同造成。因此作為初中的學生教師不能用一樣的標準去要求所用的學生。在預習作業的設計上也要做到“因材施教”,這樣則可以使更多學生的要求得到滿足,教師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應當將學生的學習情況例如到預習作業的設計之中,差異性的預習作業,會使學生在預習過程中體會到主人的感覺,教師應當對每一名學生獨立完成作業的能力進行合理分析,在設計預習作業時應當以提高學生能力為目標。預習的知識不應難度過大,例如在“勾股定理”一課的預習作業設計時,教師應當依據學生的能力對學生進行“分層”,對于基礎層的學生教師布置的預習作業應當讓學生在了解勾股定理內容的基礎上尋找生活中的實例,對于中等層學生在應當在基礎層預習作業的基礎上了解勾股定理的應用,針對優秀層的學生,教師應當鼓勵學生通過勾股定理進行題目設計,提升學生的思維的靈活性。差異性的預習作業能夠使學生在預習過程在完成教師布置作業的基礎上不斷的提升自身的能力,建立自信心。進行差異性預習作業布置是新課對初中數學教師的一個基本要求,也是初中數學教師在教學方案上創新的一個重要途徑。力所能及的預習作業會使學生在完成教師布置任務的同時體會到成功的感覺,從而使學生充滿自信,端正自身的學習態度,提高學習效率。
通過文中內容可知,在學習過程中預習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而作業則是使預習奏效的一個重要方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應當合理的將兩者進行合并,設計出有效的預習作業,這對提升教學質量,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都有著重大幫助。預習作業的設計可以從多個角度出發,本文從趣味性、操作性、差異性三個方面對初中數學預習作業的設計進行了分析,希望對教育事業的發展能夠所有幫助。
參考文獻:
[1] 陳益琴,郁云翔.初中數學中基于課前“預習活動”有效設計的策略研究[J].新課程.2011.6(15):21-22.
[2] 包淑婉. 在選擇中革新——初中數學家庭作業的有效設計[J].新課程.2014.5(18):28-30.
[3] 江小燕. 新課程下初中幾何有效教學的實踐與探索[J].福建師范大學.2013.3(12):29-30.
[4] 戴怡敏. 提高初中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數學作業研究[J].山東師范大學.2014.4(21):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