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旻媛
摘 要:英語素質教育的核心是各種英語能力的培養,英語能力的核心又是思維能力,而思維能力的最高層次即創新思維能力。新課程注重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旨在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本文從四個方面探討了英語課堂教學中的創新教育。
關鍵詞:英語課堂教學;創新教育;引導;鼓勵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21-298-01
創新教育是培養人們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教育。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為迎接知識經濟的挑戰,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已成為課堂教改的重大問題。英語作為一門基礎學科,包含著豐富的創新內涵。為此,我們必須轉變教學觀念,改革教學方法,開掘創新人才成長的“肥沃土壤”,讓創新的陽光灑滿英語課堂。
一、點燃興趣的“導火索”,誘發創新
1、巧設疑問、懸念激趣。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巧設疑問,以懸念來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從提問的程式角度劃分,提問設置有判斷式(What)、描述式(How)、分析式(Why)和評論式(What do you think of`...);從認識目標方面劃分,提問又可分為認識性提問、理解性提問、掌握性提問和應用性提問;從提問的形式來看,提問又可分為導入性提問、疑問性提問、判斷性提問、填空性提問、對比性提問和討論性提問等。在實際課堂教學中,如果教師提問的角度不同,學生思考的結果也會截然不同。例如“Why is the invention of paper important?”等問題易使學生厭煩,難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若換個角度提問:“Why can we know what happened a thousand years ago?”則會使學生產生新鮮感,有利于學生發散思維的培養。
2、營造“情場”、情境激趣。中學英語課本入選的文章大多以人文為主,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多種形式來創設情境,營造氣氛,在學生與作者之間架起情感的橋梁;營造“情場”,讓學生與作者產生情感共鳴,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與感染。如教學Happy birthday to you!時,當我了解到當天正有學生生日時,便走進課堂,邊唱歌邊為學生的生日祝福,讓學生深深感到來自老師的關切之情,與之產生感情共鳴,隨即在和諧的情感交流中,讓學生懂得要學會為別人祝福,學會要關心你身邊的親人、好友。同時進行了sing birthday songs,eat birthday cake、have a birthday party、buy/get birthday presents等單詞和詞組的教學,學生聽得津津有味,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從教學實際看,我們還可用游戲激趣、導語激趣、活動激趣、圖片激趣,音樂激趣等常用方法。教師應認真挖掘英語教材中能誘導學生學習興趣的因素,在教學中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而靈活運用,點燃學生學習興趣的“導火索”,誘發創新。
二、從“授漁”到“打魚”,引導創新
1、授之以漁,扶著探索。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是創新的前提,只有掌握了基本方法,創新才有可能實現。所以,在新課教學時,教師應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思維、想象、質疑、釋疑來獲取新知識、新方法。如在每堂的前5—6分鐘,讓學生從桌椅間解放出來,自己創編和教師或班里任何一個同學邊走邊談。如某堂課的主題是學生交流自帶的照片,就照片中的內容進行問答:Is he your father? What is he? Where is he? Is she your mother? Is she in the park? How old is he/she?等。
2、獨立打魚,放手實踐。“扶”著學生學習,在學生對知識掌握到一定程度時,我們即可“放”手讓學生去獨立實踐。而在這一過程中,只有當學生獨立思考、合作學習都不能很好解決時,教師才作適當的點拔。比如讓學生以小組討論的形式,用已學過的內容進行改編,比如初學形容詞black,white,pink,tall,big等時,可采用膨脹討論,即小組成員合作,在單詞前后不斷添加已學的單詞直至構成句子,在學生掌握這些詞后則可采用幻想討論,如讓學生以“火星人”為主題,一人說一個部位,一個小組合作就是關于“火星人”的英語小演講了。事實證明,從“扶”著學生創新,到“放”手讓學生創新,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一個重要方式。
三、與生活緊密聯系,培養創新
人類的生活就是創新,創新離不開生活。我們應把英語教學與生活緊密聯系,引導學生結合實際進行創造性學習。只有這樣的創新才是有意義、有價值的。例如教師應充分利用易于準備或便于攜帶的教具,結合教材內容,巧設情境。如:在New Standard English BOOK (I) Module2的教學中,教師可以把教室里的講臺作為柜臺,用學生的“ruler”、“pen”、“clothes”等充當貨物設計“have got”和“havent got”的情境。教師還可利用“ I have got ….I havent got…. Have you got…?What have you got?”等語言進行交際。
創造離不開想像,創新必須以想像為基礎。比如,多媒體教學,可以在英語教學中聲形并茂地展示學習內容,并把培養學生的語言技能、傳授語言知識、發揮他們的創新能力和積極情感、引導他們形成學習策略有機結合起來。在New Standard English BOOK(Ⅱ)Module4的教學中,教師可以用幻燈片的形式展示10年后的homes,technology,transport,climate,jobs,等,學生可通過圖片描述the life in ten years。總之,在教學中,教師改進教法時,要注意因材施教,使教學達到理想的效果。
四、評價中樹立自信心,鼓勵創新
積極評價是激發學生創新意識的具體措施之一。及時有效的評價,可以激起學生的求知欲望,點燃他們思維的火花。評價又是一根指揮棒,為創新指明了方向。當他們取得進步時,及時給予表揚,使其信心百倍。常對學生說“Very good ”、“ Try your best ”、“ I think your are the best”這些鼓勵的話。當他們出現錯誤時,要多體諒他們,態度和藹。對一些后進生,在言語上更應給予關懷,杜絕冷嘲熱諷,另眼看人。有時候,一句鼓勵的話語,一個關注的眼神,一次輕輕撫摸等等都會有可能改變我們孩子的將來和命運,我們承擔的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承,還有育人的重要職責,不僅要成才,更重要的是要成人。所以面對孩子,不要吝嗇你的微笑,因為你是他們的天使,他們的陽光,他們的未來!
參考文獻:
[1] 朱禮杰.《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英語創新能力的探索》,素質教育論壇.2008(12):45-46.
[2] 張云麗.《談新課標下如何培養學生的英語創新能力》,考試周刊.2007:34.45-47
[3] 陳琦等.《當代教育心理學》.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
[4] 楊志忠.《淺談外語課有效教學三原則》.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