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娜娜
摘? 要:本文從論述新時期加強農村基層干部道德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入手,分析了當前農村基層干部道德現狀、存在問題和導致部分農村基層干部道德失范的原因,并從道德教育、環境優化、機制建設等方面提出加強農村基層干部道德建設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新時期;農村基層干部;道德建設
一、新時期加強農村基層干部道德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是加快農村經濟發展的需要。農村經濟發展必須要始終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農村基層干部是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直接組織者和實踐者,農村經濟的發展離不開高素質的農村基層干部的帶領和推動,農村基層干部道德水平的高低關系著農村經濟的發展方向和發展質量。新時期,不斷加強農村基層干部的道德建設,有利于提高其為民服務的意識和能力,發揮他們農村經濟建設中的帶頭作用,確保農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二)是促進農村文化健康發展的需要。隨著農村改革不斷深入,各種思想文化沖擊著農村,農村的思想文化出現了多元化的趨向。如果先進的思想文化不去占領農村陣地,腐朽、落后的東西必然會滋生蔓延。農村基層干部是農村文化的主要傳播者和引領者,農村基層干部道德文化意識的強弱,決定著農村文化建設的速度和水平,決定著一個村風氣的好壞。在新形勢下,加強農村基層干部的道德建設,可以提升其參與和領導農村文化建設的意識和能力,有利于繁榮農村社會文化建設。
(三)是夯實黨在農村執政基礎的需要。黨的力量在于人民群眾的真心擁護和支持。黨同農民群眾的關系,最廣泛、最直接地體現在農村基層干部與農民群眾的關系上。農村基層干部是基層黨組織的細胞,其思想道德素質的高低,直接關系到黨的領導的凝聚力,關系到黨執政基礎的鞏固。新形勢下,加強農村基層干部的道德建設,提高農村基層干部的思想覺悟,密切聯系群眾,妥善解決好“三農”問題,贏得廣大農民群眾的支持和擁護,進一步鞏固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
二、新時期農村基層干部道德現狀與問題
客觀上,目前農村基層干部的道德狀況總體上是好的。但是,也有少數農村基層干部在道德方面還存在著一些問題。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理想信念淡薄。在市場經濟的大環境下,有的農村基層干部不同程度的產生了理想平庸、信仰危機的現象。比如,有的基層干部對自身定位不明確,缺乏發展意識與發展思路;有的基層干部核心價值觀發生扭曲,價值取向物化;有的基層干部角色意識顛倒,宗旨觀念淡化,黨員意識弱化。
(二)道德意識有待加強。新時期,農村基層干部和群眾更加注重農村基層干部的帶頭致富能力,而忽視了農村基層干部道德素質的培養。有的農村基層干部因為長期從事行政事務性工作,平時缺少學習總結,對自身道德認識及定位比較模糊,認為干好工作就行,經濟發展就行,道德提高可有可無,道德要求的標準無形中有所下降。
(三)道德行為有待約束。道德行為是道德品質的最終體現。當前,有的農村基層干部忽視農民的利益,對農民的困難漠不關心;有的農村基層干部喜歡搞形式主義,弄虛作假、辦事不公;有的農村基層干部往往從自身利益出發來處理事情,損害了農民的積極性,破壞了黨群、干群關系。
產生上述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1)文化教育水平普遍較低。從文化程度來看,當前農村基層干部學歷情況普遍偏低,初高中文化程度的村干部比較普遍,小學文化程度的也大有人在,而??埔陨衔幕潭鹊娜藚s并不多。農村基層干部文化水平偏低直接影響思想覺的提高,導致他們私心較重,民主意識淡薄,容易將個人利益置于集體利益之上,在工作中執行不到位,方式簡單粗暴。(2)理論學習重視程度不高。少數基層干部由于理論學習重視程度不夠,存在重經濟、輕政治的思想,理論學習存在應付現象,理論體系掌握不夠。理論學習重視程度不夠容易導致農村基層干部思想觀念偏于保守,視野比較狹窄,不能把黨的方針政策與本地實際相結合,不能創造性地開展工作。(3)考核評價機制有待健全。在干部考核中,“德”作為軟指標,一直是基層組織部門考察中的弱點和難點,有時甚至是處于盲區,考核目標仍然側重于經濟發展指標,考核內容和形式也沒有突出對干部“德”的要求,考核主體和評價結果之間缺乏有效的定性指標,使“德”的考核呈現程式化、簡單化和模糊化傾向。
三、新時期加強農村基層干部道德建設的對策建議
道德素質下降雖然發生在少數農村基層干部身上,但其危害很大,必須高度重視,但是,新形勢下加強農村基層黨員干部的道德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
(一)加強農村基層干部道德教育。第一,規劃道德教育內容。要根據農村基層干部實際需要,精心設計培訓內容,合理確定知識結構,突出道德培訓重點,逐步健全由政治理論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法律知識培訓、業務技能培訓等方面構成的農村基層干部教育培訓體系。第二,拓寬道德教育渠道。農村基層干部的培訓涉及多個層面和部門,新形勢下,要拓寬道德教育的渠道,需要縣和鄉鎮兩級密切配合,整合培訓資源,充分利用各級黨校和其他基層干部培訓機構,特別是縣級黨校的獨特優勢,突出縣級黨校在農村基層干部道德教育中的主陣地地位。第三,創新道德教育形式。從農村基層干部的角度出發,通過集中培訓、座談、開展活動等方式,堅持理論聯系實際,采取大家喜聞樂見的形式,使農村基層干部的道德教育富有成效。
(二)優化農村基層干部道德建設的環境。第一,夯實堅定的經濟基礎。良好的社會經濟環境是有效開展農村基層干部道德建設的物質基礎。對于廣大農村來講,優化經濟環境最根本的是要牢牢抓住改革的機遇期,加快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特色產業,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第二,營造濃厚的文化氛圍。多元文化已成為當今社會文化的大趨勢,我們的思想道德建設不可能在純粹“理想國”中。因此,要通過各種措施扼制庸俗、低劣文化的蔓延,在全社會樹立良好風氣,凈化農村基層干部道德建設的文化環境。第三,創造安定團結的政治環境。安定團結才能激發出凝聚力,培養出崇德向善的農村基層干部。當前,我國正處于改革攻堅期,改革的難度不斷加大,涉及到各方面的利益調整,面臨的阻力也在加大。各級黨委和政府要積極穩妥地推進各項社會改革,最大限度地降低改革而帶來的振蕩,營造良好的政治環境。
(三)構建和完善農村基層干部道德建設的長效機制。第一,構建和完善監督機制。農村基層干部道德建設離不開有效的監督,必須不斷完善群眾監督、輿論監督和自我監督機制。通過提高農村基層干部道德行為的透明度和公開性,激發各方面監督的積極性。第二,構建和完善考評機制。在干部考核體系中,將“德”的考核放在首位,確立干部考核導向。根據農村基層干部的特點和考核效果,科學設置農村基層干部道德考核內容,細化考核指標,做到定期考核和常態考核相結合。同時將考核結果合理運用,對經科學評價后的農村基層干部的道德行為進行相應的獎勵和懲戒。對道德品行優秀的干部進行精神上、物質上的獎勵,比如與提拔重用、晉升工資、優先錄用等掛鉤。對道德失范的干部進行處罰,如批評教育,記過、降職等措施。
總之,新形勢下加強農村基層黨員干部的道德建設是當前一項重要而緊迫的任務。我們必須多措并舉,從加強思想道德教育入手、營造良好的道德環境、構建道德建設的長效機制,發揮好農村基層干部的道德表率作用。
參考文獻:
[1] 劉淑娟:《論加強農村基層干部思想道德建設》,《福州黨校學報》,2004年第8期。
[2] 張新梅:《試論新農村建設中農村基層干部的素質問題》,《農村經濟與科技》,200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