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琳
摘? 要:本文以藍海國際大飯店為例,分析酒店客房部個性化管理現狀及問題,并提出解決對策。
關鍵詞:客房;個性化服務;不足;改進
前言:酒店經理人科迪斯·塞繆爾曾說:“酒店本身就是商品,任何酒店實質上都沒有什么特別之處,除極少數與眾不同的酒店外,消費者最看重的只有價格,他們對這家或那家酒店并無特殊偏好。因此,要在酒店行業的競爭中取勝就必須勇于提高自身的服務水平。”其中明確的指出,在酒店服務中,消費者對價格的敏感度比較大,但是服務卻也是頂要緊的。
隨著消費者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費的理性化,消費者更加注重酒店的性價比,現在酒店業的競爭也越來越傾向于高質量服務的競爭,努力創造與眾不同特色來吸引消費者。
一、酒店個性化服務簡介
(一)酒店個性化服務概述。個性化服務就是以客人需求為中心,在滿足客人共性需求基礎上,針對客人個性特點和特殊需求,主動積極地為客人提供特殊的服務,是對客人采取“ 量體裁衣”定制式的服務。
西方酒店經營從20世紀50~70年代的“大眾化服務”,到20世紀80年代的“標準化服務”,一直到20世紀90年代至今,發展為“個性化服務”。而我國酒店業發展較晚,20世紀80年代,引進西方酒店的“標準化服務”,并視為酒店業的經營真諦。直到近幾年,消費者結構調整,消費成熟合理以及消費需求多元化,“標準化服務”理念使酒店在經營中捉襟見肘,中國酒店業開始接受“個性化服務”。
(二)酒店個性化意義。(1)提供更舒適、方便、安全的服務。個性化服務是標準化服務的延伸和補充,更強調服務的人性化、科學化與可持續化。個性化服務為客人提供更加具有針對性的服務,不僅各項硬件設備更加符合人體機能,各種服務也更加貼合客人心意。(2)樹立良好的酒店形象。酒店業的競爭,已經由裝潢競爭和設施設備競爭轉向了服務質量競爭。酒店服務員的微笑、肢體動作所傳達出的服務態度和服務方式,決定了酒店在客人心中是何等形象,而周到的個性化服務恰恰為酒店樹立了良好的形象,提升了競爭力度。(3)培養顧客忠誠度,提升酒店的經濟效益。酒店的利潤來源于顧客的消費,奢侈的裝潢和標準化的服務難以滿足顧客的需求,只有高品質的個性化服務,才能使顧客感到舒適,提高顧客心理的滿足感,從而培養顧客的忠誠度。根據“250定律”,老顧客會帶來更多的顧客,可極大程度的提高經濟效益。
(三)酒店個性化現狀。中國“個性化服務”的發展較晚,但是在歷史上卻可看出早有雛形。中國的酒店,由古代的驛站、客棧、酒樓發展而來,不同時期的酒店形態,既體現了當時的社會形態,又符合當時的社會需求。不同地方的客棧,不同的口音,不同的招待方式,不同口味的菜品,凝結了當地的文化特色,充分展示了中國千年的文化底蘊。而發展到現在,酒店裝潢高端大氣,極盡奢華之能事,卻與本地風景和文化毫無應和,酒店經營者也沒有將本地文化融合到經營理念中。越來越多的酒店拔地而起,但是卻越來越沒有特色。酒店內的產品無法推陳出新,服務員提供的“個性化服務”日趨標準化。
酒店個性化沒有特色,沒有民族文化底蘊作為支撐,酒店產品推銷出去后卻很難保持長久,而轉向打價格牌。酒店管理層針對員工關于個性化的培訓也有失偏頗,注重“滿足”而非“個性”。
二、藍海國際客房個性化服務現狀
(一)賓客禮遇服務。飯店推出會員卡,進行消費時會獲得相應的積分而依次升為貴賓卡、金卡、白金卡和鉆石卡,不同級別的客人在入住時,服務員會送上相應的鮮花、水果、報紙、開水等,為客人提供貼心的服務。領班在檢查房間衛生質量時會檢查每一間賓客禮遇的實施,主管、經理和總監會不定時、不定量抽查。
(二)客史信息收集服務。為了更好的為客人提供個性化服務,飯店為每一位入住的客人建立獨立的客史信息檔案,客人每次住店的喜好、行為細節、生活禁忌等記錄在冊,方便下次客人入住時提供準確的服務。領班打印報表時,留出充分的空間給服務員增添或修改客史信息。客人退房后,主管或經理也會進入房間核對、更新、修改或補充客史信息。每天下班后,領班將員工的報表收回,進行對比審核,并通知服務中心更新修改。
(三)人性化關懷。飯店有專門人員負責個性化培訓,領導更是在平時工作中鼓勵對客人的人性化關懷的行為。例如服務員在打掃房間時發現客人有頸椎不好,她便熱心地教給客人緩解頸椎疼痛的方法;客房內有備用的雨傘,方便客人在雨天時出門活動等。
(四)“多走一步”服務。為了更全方位的為客人服務,飯店在2013年下半年提出了“多走一步”服務,即當遇到托運行李的客人時,快走兩步幫助客人拿行李或按電梯。
三、客房個性化管理的不足
(一)管理者偏重軟件而忽略硬件設施。藍海國際大飯店客房種類包括標間、單間、無煙房、女子房、母子房、殘疾人房、各類特色放和套房17種,但走進房間會發現,房內的布置基本上沒有變化。
對于個性化的實施,管理者在一定程度上十分重視員工給顧客帶來的軟服務,而忽略了酒店客房的設計,客房內的設施、采光、家具以及舒適度,都會給客人帶來不同的體驗,藍海國際大飯店的客房,大多采用相同的布局,不注重硬件設施和細節。
(二)薪資管理使員工的個性化服務目的性強。客房部服務員多為家庭婦女,不想晉升管理階層,大多選擇計件的方法計算工資。同時,酒店規定,若員工所提供的服務獲得客人感謝,可根據等級獲得現金獎勵。住客房相對于退客房來說,工資較低,而打掃有時因為做個性化服務,花費時間較多,所以個別服務員會在個性化服務的獎勵上面找回補缺,甚至發生服務員向客人索要表揚信的現象。這種帶有目的性的行為,很難使客人感到舒適與溫馨,從而影響酒店在客人心中的形象。管理者雖然對這種行為嚴格控制,但是依然有員工存在僥幸心理。
(三)個性化服務單向性。對于酒店客房的服務人員來說,通常都選擇在客人外出時打掃住客房,缺少與客人之間的互動交流,所以,服務員能夠提供的個性化服務也只是單方面的。個性化服務單向性,也從側面反映出了,酒店客房個性化服務形式過于死板,缺少創新。endprint
(四)客房與酒店其他產品關聯不緊密。酒店客房是客人停留時間最長的地方,但是酒店卻最容易忽視客房內的宣傳,使客房產品幾乎獨立于酒店其他產品之外。藍海國際大飯店的客房內除了菜單、酒水單和枕頭菜單外,并沒有和酒店其他產品相關聯的東西。
四、客房個性化管理改進方面
(一)從硬件增加客房設計特色。除服務員提供的個性化
外,客房設計的特色也深深的吸引著顧客。房間內家具的款式、顏色、材料給客人不同的感覺,不同的光照、裝飾、景色也會提升客人的滿意度。
為了吸引顧客,酒店可以針對不同的顧客群,設定不同系列的主題,制訂配套的家具和小裝飾品,避免標準裝潢給客人帶來差強人意的感覺,突出設計個性,滿足客人的個性需求。
針對不同類型的客人,房內布置上也要有所變化。如,商務型客人白天很少在房間,可為這類客人減少房內過多的座椅、裝飾,擴大衣鏡面積,打造寬敞、明亮、簡潔的氛圍,提高工作效率。度假型客人體驗度要求較高,可以將客房按照“家”的感覺布置,比如所有的家具采用暖色調,把酒店統一的床上用品換成溫馨的家居式床上用品,盡可能將房間安排在風景優美的較高樓層等。
(二)對員工進行培訓。當代酒店的個性化發展已初見標
準,同時也難免個性化服務“標準化”,服務員日復一日的個性化實施中也越來越“不走心”。
在打“個性化服務”牌的時候,酒店要用心貼近客人,了解客人的需求,無微不至地為客人提供服務,讓客人感受到關懷與尊重。除服務員在日常打掃時為客人提供個性化服務外,領班要對打掃好的住客房及時檢查,主管要對住客房隨機抽查,針對個性化服務不到位的員工,及時糾錯指正,做好補位工作。
酒店選擇入住率不高的時候,對客房服務員進行培訓,邀請酒店上級領導,根據上一周顧客對服務員服務的評價,選出優秀的案例進行講解分析,提高員工發現顧客需求的能力,并對提供服務的服務員給予表揚。在潛移默化中加深個性化服務的重要性,采用激勵措施,提升員工提供個性化服務的積極性。
(三)管理者多多關心員工來提高個性化服務質量。服務員向客人提供個性化服務時的態度與感情是會傳達給客人的,當感情敏感的客人感受到服務中摻雜著利益性時,不僅不會感到溫暖,反而會弄巧成拙,給酒店帶來損失。
管理者應注意每一位員工的工作,經常肯定員工的能力和努力,及時指出員工在工作中的不足,并提供指導與幫助。在工作中,管理者對員工技術、能力、工作質量的指導與評價,會使員工感到被注意與重視,更積極的投身工作,培養主人翁意識。
個性化管理要控制好獎金的數量,不讓員工帶有太多的功利性,也不可打擊員工提供個性化服務的積極性。同時,管理者評選出工作中個性化服務實施較好的員工,在月度員工大會上予以表揚,并在宣傳欄中張貼照片等信息,在精神上獎勵員工,使員工獲得榮譽感。員工的直接上級,如領班、主管,在平時的工作準備時,工作的過程中、以及工作結束的總結里,也要多多表揚、鼓勵員工。由于領班、主管的表揚范圍是在朝夕相處的同事之間,所以員工的榮譽感更高,效果反而更好。
(四)以客房為中心延伸酒店其他產品。酒店各部門的聯系沒有那么緊密,我們在提供個性化的同時,也可用延伸到酒店其他部門產品。比如,客人住客房的時候會得到一個殘缺的圖案,而剩下的部分分別是大堂的酒水、餐廳內的菜品或至尊閣的消費項目。當客人收集到一副完整的圖案時,根據圖案集成的難易程度和花費,可以到酒店兌換成不同的產品或小禮品。
圖案的收集不要求一次完成,可分季度圖案、半年度圖案和年度圖案。而客房所獲得的圖案占整幅圖案最大的比例,既不會時間太緊讓客人反感,也不會讓客人覺得酒店是在想辦法賺錢,從而引發客人的好奇心,既提高顧客的回頭率,也是推銷酒店新產品的途徑。
結語:酒店業競爭越發激烈,高素質的顧客要求酒店提供高質量、更貼心的個性化服務,只有不斷創新,把握好個性化服務的標準和規則,在服務中融合酒店的文化特色,才能滿足顧客的需求,提高酒店的效益。而高素質、高質量的管理者和高效率的管理系統,才能很好匹配酒店的個性化服務的管理。
參考文獻:
[1] 張延.酒店個性化服務與管理[M].旅游教育出版社
[2] 易鐘.做最好的酒店經理人:贏在個性化服務[M].海峽出版發行
[3] 馬瑞.體驗經濟下我國酒店個性化服務發展探析[N].順德技術學院報,2013-07(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