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思
(赤峰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內蒙古 赤峰 024000)
基于不同角度分析工業設計人才培養策略
陳思
(赤峰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內蒙古 赤峰024000)
摘要:近年來,我國市場經濟體制改革與轉型在不斷的深入發展,工業也獲得了更為迅猛的發展,在這種情況下,人們開始關注和重視工業設計人才,工業設計專業的招生院校和招生人數也開始呈現增長趨勢。但是由于目前我國工業設計人才培養普遍存在著單一化和程式化的傾向,再加上大多數畢業生的專業素質和設計能力難以滿足社會對工業設計人才的需求,因此而導致分析工業設計人才在就業方面存在很多困難。下面本文主要分析了工業設計人才培養中存在的問題,并在此基礎上提出具體培養策略。
關鍵詞:工業設計人才;存在的問題;培養策略
現代社會中,工業設計的重要性日益提高,工業設計專業人才培養的目標是工業設計師。現在工業設計及其教育面臨著新的機遇與挑戰,這主要是由于工業設計外延的豐富和工業設計人才培養理念的轉變引起的。在新時期,我國工業設計人才的教育和培養必修要考慮怎樣完美、從容的由“制造大國”向“設計大國”轉變,實現工業發展的改革和轉型。
1.1教學設施難以滿足教學實踐的需求
實踐教學是工業設計教育體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目標以及構建方式是當前工業設計人才培養必須要解決的一個緊要的任務。雖然目前大多數高校已具備工業設計專業的基本實訓設備,但外延設備及運作配套子系統設備到環境基礎建構條件尚未備齊,使得目前實踐教學條件難于滿足實踐教學的需求,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學的實施。
1.2師資隊伍綜合素質難以滿足當前人才培養的需求
授課團隊的總體能力決定了學科發展的極限高度,尤其是對于工業設計專業這類應用型學科來說,它是一門新興的交叉學科,師資隊伍的綜合質量的作用更是突出。國外工業設計專業教師都擁有較強的思想創造性,他們不僅擁有豐富的知識結構,同時還具有很多的實踐經驗,并且在其他學科知識與工業設計領域知識的融合方面也具有自己的心得,從而為設計帶來商業機會[1]。但是現在我國制造產業中相關設計研發工作還沒有完全成熟起來,企業架構與價值正處于成長期,因此難以為教學工作提供指導和參考。“自產自銷”的教師隊伍模式并沒有有效改善工業設計教育師資隊伍的不足,反而造成了國內設計教育質量普遍低下。另外,教學團隊組成年輕化導致教育經驗與周全性也使教師缺乏真正的實踐經歷,工業設計專業高質量師資數量大大欠缺,難以為教學任務正常有效的展開提供支持。
1.3學生素質較低也為人才培養帶來了困難
近年來,社會經濟迅猛發展,進一步推動了工業的發展和需求,高校逐漸增加對工業設計人才的招收,在這種形式下,就需要更大的校園面積與教學設施,但是政府的資金投入卻并沒有滿足其需求。采用擴招的招生方式,也使高校造成了入學學生素質不全面,大部分理科生造型能力、色彩分析能力、美學修養不高,不具備設計教育前的一些基本素質要求。大部分藝術類專業學生普遍文化素質低,尤其是外語、數理知識面窄,綜合能力不夠,過分注重“畫功”而忽視了“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學生素質與工業設計專業所必備的技能素質相差甚遠。與此同時,擴招也導致每年從高校畢業的工業設計專業數量大增,為了更好的安排這些畢業生,就需要更多的有自主設計研發需求的制造企業,但是實際上我國內卻缺乏這樣的企業[2]。
2.1構建校企聯合的教學體系,加強對學生的實踐訓練
工業設計是一項需要從業者熟練掌握設計技能、有實操能力的職業,對實踐教學有更高的要求,目前工業設計專業學生對產品的制造工藝和技術等方面的了解較少,且不成體系,因此高校應加強教學與企業的聯系,增強實踐訓練。工業設計實踐平臺以“校企聯合共建”的模式進行建設,主體部分包括:一是,場地形式:以學校為教學基地,以企業為實訓基地;二是,師資配備:以學校教師為主體,引進一線行業專家;三是,管理模式:以學校教師為主導,聯合企業共同管理[3]。
2.2加強教師的培訓和學習,促進教師隊伍綜合素質的提高
教師是理論知識的傳播者,同時也是實踐教學的引導者、構建者和實施者。隨著社會的發展,工業設計也從傳統模式發展到現代模式,工業設計專業的市場需求不斷變化,那么當然企業對工業設計人才的需求也發生了變化。現代工業設計要求學生不僅要掌握扎實的理論基礎知識和技能,同時還需要學生要具有較強的創新能力。鑒于此,高校要對這種形勢有清晰的認識,并及時轉變人才培養策略,教師也要及時更新教學內容,在教學中增加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方面的培養和訓練,從而促進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4]。除此之外,教師還要定期去工業設計公司進行培訓學習,鼓勵老師利用帶生產實習的機會多與企業接觸,并在此過程中不斷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增長教育實踐經驗[5]。與此同時,高校還可以建立一支來自企業的兼職教師隊伍,以補充和完善教師隊伍,更好的改善師資結構。
總的來說,工業設計專業人才的培養要以社會和時代的需要為指導,調整人才培養觀念,并結合當前的工業設計教育的現狀,探究工業設計學科特征和人才培養規律,明確人才培養目標,從而為國家經濟建設提供高素質的服務人才。
參考文獻:
[1]梁燁.淺談工業設計教學中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策略[J].華章,2012,11(20):182.
[2]駱如林.泉臺高校合作培養工業設計人才探究[J].通化師范學院學報,2013,34(12):100-103.
[3]龔敏,劉旭輝.對工科工業設計人才培養的幾點思考[J].科技視界,2013,(34):61-61,102.
[4]何風梅,鄧海靜,呂珊等.適應市場需求,培養高職工業設計人才[J].機電產品開發與創新,2012,25(01):200-201,187.
[5]佘雪松.培養應用型工業設計人才實踐教學的體系創新[J].設計藝術研究,2012,02(01):108-111.
項目編號:CGZY14020
作者簡介:陳思(1987-),女,蒙古族,內蒙古喀喇沁人,本科,助理講師,專業研究方向:工業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