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教育改革的進行,初中地理教學中的很多問題也凸顯出來。教師在進行地理教學的時候,使用的依舊是以往的教學方法,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也沒有進行完善,這對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都是非常不利的。新課改之后,要求教師在教學的時候必須從學生的角度教學,不斷提高地理教學的效率。
關鍵詞:初中地理;教學;效率
一、將課本插圖、地理掛圖以及地圖冊運用到地理教學中去
在地理學習中,涉及的知識比較多,僅僅依賴初中生的見聞和視野是很難掌握知識的,所以,應該將地理教具更好地利用起來,這樣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對地理的興趣,讓學生更好地進行地理學習。在進行地理學習之前,學生已經認識了地圖,并且對地圖也有一定的興趣,若是教師沒有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學生對地圖的興趣就很容易消失。所以,教師在教學的時候應該重視學生地圖閱讀興趣的激發,在講地圖之前,教師可以讓學生從自己的認識和想法出發進行地圖的解說,在學生解說的過程中,教師首先應該肯定學生的發言,然后指出學生發言中存在的不足。在進行地圖講解之后,教師可以給學生設定一個路線,讓學生說出在這個路線中,需要經過哪些山川河流,這樣不但能夠提高學生對地圖的興趣,還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識。
二、將環境道德教育滲透到地理教學中去
在中學地理教材中,有很多內容都是和環境道德教育有關的,比如說我國的人口多,給生態環境造成很大的壓力,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對環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壞,我國的環境生態問題非常突出,所以,在進行地理教學的時候,有必要將環境道德教育滲入進去,讓學生真正認識到環境的重要性。
三、進行問題情境的創設,完善學生的知識結構
教師在進行地理教學的時候,有必要將情境創設的手段利用起來,這能夠引導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進行思考,對學生的知識結構完善非常有利。比如,在講到季風的時候,教師可以將王之渙的《涼州詞》利用進去,詳細講解為什么“春風不度玉門關”。這樣的情境創設很容易將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出來,不但能夠學習到新的地理知識,還能夠進行知識結構的完善。再比如,在講到長江的時候,教師可以用李白的《早發白帝城》來對長江的水流速度進行形容。
四、將時代變革社會發展和地理教學結合在一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進行地理教學的時候,若是將地理知識和社會發展結合在一起,學生就能夠更好地感受地理知識的價值,在進行地理學習的時候,學習的積極性能夠更好地調動起來。地理在社會發展過程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無論是國土規劃還是政府決策的過程中都會應用到地理知識。
五、做好教師的培訓教育工作,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
隨著新課改的進行,在進行地理教學的時候,對教師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所以必須根據需要做好教師的培訓工作,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在培訓的過程中,除了重視教師地理素養的提高外,還應該讓教師了解心理學以及教育學方面的知識,讓其真正掌握現代教育技術,進行教學的創新,提高地理教學的效率,讓學生更好地進行地理學習。
六、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想法
初中生年齡比較小,在看問題的時候,觀點往往會比較幼稚,甚至會有一些教師想不到的想法,對于這種情況,教師應該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看法,在學生表達的過程中應該重視對學生的引導,只有這樣學生的創新能力才會真正提高。若是學生的想法和教師的想法存在差異的時候,教師也不能夠馬上說學生的想法是錯誤的,而是應該和學生共同研究和探討,得出結論,這樣說服力才會強,學生也會更喜歡和教師交流,教學效率才會真正提高。
現在,在進行初中教學的時候,很多學校還將地理看成一門副科,不但教師不夠重視,學生也沒有認識到地理的重要性。所以,必須根據需要改變以往的觀點,認識到地理教學和地理教學效率提高的重要性,轉變教學方法,通過地理教學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和學習能力。
作者簡介:麻春紅,男,1973年2月出生,本科,就職于云南省怒江州瀘水縣民族中學,研究方向:初中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