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探究式教學是新課改背景下高中教學的重要形式,是新時期高中素質教育的教學新目標。探究式教學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主體,積極引導學生參與,鼓勵學生自主參與,從而探究物理知識及規律。
關鍵詞: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學;分析研究
探究式教學作為一種高中物理教學的新型方式,旨在通過學生的自主、探究以及合作教學,使得學生在實際物理學習過程中,學會新的技巧、方法與思維方式,從而提高自身的物理學習能力。本文主要研究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學策略,為高中物理教師在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學方面的進一步開展提供借鑒。
一、巧設懸念,激發創新
設計懸念屬于高中物理教學情境設計中的部分,在實際的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注重對情境設計的運用,通過情境設計設置一定的懸念,激發出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從而進一步激發出學生對于物理知識的求知欲望。情境設計需要教師具備較高的修養和素質,不斷挖掘自身的潛力與優點,盡量給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盡量為學生提出感興趣的話題,激發出學生強大的求知欲以及探索欲,從而激發出學生的創新精神。舉例來講,關于高科技方面的話題,例如,航空航天,教師在課堂前可以這樣詢問:“火箭為何需要豎直飛行?宇宙飛船如何改變飛行軌跡?”等,同過這些問題設置懸念,激發出學生的好奇心以及求知欲,從而培養出學生的創新意識。另外,在實際的高中物理教學工作中,教師還需要充分利用教學資源,將常見的一些物理現象與問題進行聯系,加上懸念的設置,活躍課堂氣氛,培養學生對于新事物的創造力與創新性。
二、借助實驗,強化探究
實驗教學是高中物理教學的重要環節,在實際的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完全可以利用實驗,對高中物理課程中的知識進行演示,從而使得物理理論更加容易理解。通過實驗,不僅僅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而且還可以提升學生對于物理知識的分析與理解能力。對于物理實驗的控制與演示,教師需要做好許多方面的準備,要考慮到學生可能出現的誤解,學生可能提出的問題,實驗過程中各種資料的準備以及各種論據論證和假設,通過實驗的方式,將實驗論證結論與假設相匹配,從而得出正確的結論。舉例來講,在教師講授動量定理這一章節時,教師完全可以利用實驗,對于一些理論進行探究。例如,教師提出問題:怎么才可以使得高空墜落的玻璃杯從高空墜落而不會摔碎?提出問題之后,教師就完全可以讓學生進行獨立的思考和實驗,在實際的實驗操作中,可以得出以下幾個方法:可以在地上放上海綿墊、可以給玻璃杯子帶上降落傘、可以將玻璃杯用紙包住等等。這些方法之所以成功,關鍵就在于動量定理。通過實驗,教師可以為學生進行講解:通過降落傘延長降落時間,通過紙張減少落地動能,進而減少地面對于玻璃的作用力。
三、建立小組,重視合作
探究式物理教學對于合作要求極高,它要求學生在團隊的配合下,在合作模式下進行交流與學習,從而多角度、全方位地對高中物理進行理解與學習,通過合作解決高中物理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在合作式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應該鼓勵學生拓展自己的思維,勇敢對不同的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舉例來講,在學習電磁感應這一章節時,教師通過分組的形式,將學生分成好幾組,對于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分組討論,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對于電磁中磁場的方向、運動方向等進行各種假設,從而對于各種假設進行論證,采用推理以及實驗的方式,對于自己提出的結論進行驗證,從而得出正確的結論。
綜上所述,將探究式教學運用于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不僅僅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以及主動性,而且還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的物理學習效率以及對于物理知識的吸收速度。通過探究式教學,使得學生養成自主、探究以及合作的學習方式,從而建立牢固的知識體系,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黎東波.簡論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學模式及其應用[J].內江科技,2007(10).
[2]朱傳軍.走出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學的困惑[J].考試周刊,2010(08).
[3]陳文濤.淺析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的探究式教學[J].新課程學習:學術教育,2010(13).
作者簡介:馬寧,1978年4月出生,就職于寧夏回族自治區平羅縣職業教育中心,研究方向:物理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