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惠萍
摘 要:《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中強調:數學課程的設計與實施應根據實際情況合理地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要注意信息技術與課程內容的有機結合。的確,利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與興趣,加大數學課堂的容量,能夠更好地解決教學中的重難點,給更多學生展示的機會,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關鍵詞:多媒體;初中數學;教學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中指出:信息技術的發展對數學教育的價值、目標、內容以及教學方式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數學課程的設計與實施應根據實際情況合理地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要注意信息技術與課程內容的有機結合。要把現代信息技術作為學生學習數學和解決問題的強有力工具,致力于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樂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現實的、探索性的數學活動中去。下面我就談談個人在使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的心得體會。
一、信息技術輔助教學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與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學方法比較單一,時間長了學生聽起來枯燥、乏味,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效率低下,結果很容易引起學生產生厭學情緒。倘若課堂教學中合理借助于多媒體技術,讓課堂教學形式活潑多樣,那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可輕松引領學生進入直觀、形象,甚至虛擬的場景,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是非常有效的。在教學初中數學如平移、旋轉時,單憑教師講解其概念和特性的話,學生是感到很枯燥的,如果利用課件播放一段生活中常見的電梯、摩天輪的視頻,學生的興趣就被一下調動了起來,對知識的理解也較為透徹。再如,學習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時,利用一幅美麗的畫面——太陽從地平線下冉冉升起,光芒四射,這樣學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過來,教師及時地告訴學生,這就是我們即將學習的圓與直線的位置關系,讓他們明白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從而積極主動地開始新知識的學習。
二、信息技術輔助教學能夠更好地解決教學中的重難點
數學學科特點給人的感覺就是枯燥與抽象,那我們如何改變學生的這種感覺呢?利用信息技術輔助數學教學就是其中一種有效方法,它能夠化抽象為具體,使我們更好地解決教學中的重難點。如,在學習九年級“概率的意義”時,讓學生擲硬幣,由于受時間限制,實驗結果與“正面朝上的概率是0.5”可能會有比較大的區別,那如何讓學生相信正面朝上的概率是0.5?教學中利用計算機模擬擲硬幣試驗,使他們能直觀地、便捷地觀察到試驗結果的規律性。又如,函數的圖形對初中學生來說是一個難點,尤其反比例函數、二次函數,如果能合理利用計算機輔助教學,就可以降低難度。數學科學的另外特點是邏輯性強,抽象思維要求高,尤其是涉及三維空間問題、動態過程問題、復雜計算問題等。傳統教學手段由于以靜態為主,很難在課堂上利用黑板將這種復雜的情景展示出來,多媒體教學進入課堂,可使抽象的概念具體化、形象化,尤其是計算機能進行動態的演示,彌補了傳統教學方式在直觀感、立體感和動態感等方面的不足,利用這個特點可處理其他教學手段難以處理的問題,并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增強他們的直觀印象,幫助教師化解教學難點,突破教學重點,提高課堂效率和教學效率。如,學習勾股定理的證明、三視圖、圖形的平移、旋轉等,我們可以利用課件將圖形直觀呈現在學生面前,使原本抽象的教學內容具體化,從而加深了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達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目的,進而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質量。這樣的案例很多,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充分發揮多媒體的優勢,使課堂教學達到最佳效果。
三、通過信息技術輔助教學,增大數學課堂的容量
一節課就45分鐘,數學教師忙于畫圖、抄題目、板書,尤其階段性總結和復習課時,既要展示知識框架,又要強調重點和難點,還要安排例題分析和大量的練習,忙得團團轉,還是力不從心,效果也不盡如人意。通過信息技術輔助教學,可以增大數學課堂的容量,輕松解決這個問題。另外,在數學教學中,我們需要經常進行變式教學,比如,我在講解“中點四邊形”這一題時,就充分利用了幾何畫板進行圖形和問題的變式,這樣省時又省力,增加了教學容量,又讓學生更深刻地體會到數學的靈活性,更便于學生觀察其中的變化過程,很理想地達到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四、通過信息技術輔助教學,教學得到及時反饋,給學生更多展示的機會
一節課的效果如何,需要通過學生的及時反饋,教師才能知道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在傳統教學中,我們通常是將學生叫到黑板前板演,受時間、空間的限制,得到的反饋信息是有限的。現如今,我們利用多媒體的實物展示平臺,進行學生練習展示,把不同的做法一一演示出來,及時進行反饋更正,當學生好的解題方法得到展示時,當那些平時基礎不太好,缺乏自信的學生作業被展示時,他們都享受到成功的體驗,提高了自信心。同時,也讓我們教師根據學生的反饋情況及時調整教學。
當然,我們千萬不能以計算機完全代替教師,把整節課的所有內容都搬上屏幕,把預先設計好的課件逐一播放,這樣我們會被課件牽著走,那效果比傳統教學會更差的。在使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時,應該注意一些不妥的地方,最突出的就是容量過大,學生沒來得及消化。總之,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提倡初中數學與多媒體技術的整合,但并非強調所有的數學內容都適合計算機多媒體輔助教學,它只可巧用,不能濫用。希望通過信息技術輔助教學,真正達到高效課堂。
參考文獻:
[1]何克抗.信息技術與課程深層次整合的理論與方法[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05(02).
[2]張華.與時俱進:淺談數學教育與信息技術的融合[J].網絡科技時代,2007(04).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