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細芳 山成虎
摘 要:隨著湖北高中課程改革的實施,“知識本位”的格局必將被“學生本位”所替代,在強調“過程與方法”的體驗式學習模式下,高中思想政治新課程與信息技術的整合是一種必然趨勢。根據新課改精神,結合實際情況就高中思想政治新課程與信息技術整合的有關問題談談想法。
關鍵詞:思想政治;信息技術;新課程;整合
今年是湖北高中新課程改革正式實施的第五個年頭,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教學目標的指導下,教師將不僅僅是傳統的“傳道、授業、解惑”者,更多的應該是學習情景的創設者、學習任務的設計者、學習資源的提供者、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學習方法的指導者。本文擬結合我校實際情況,探討思想政治新課程與信息技術整合的有關問題。
一、思想政治新課程與信息技術整合的應用舉例
為了構筑信息化的思想政治課教學新模式,筆者聯手我校政治教師做了以下實踐。
1.結合多媒體輔助教學,增強課堂教學效果
講授新課或系統復習課的時候,精心制作或巧妙利用CAI課件進行輔助教學。例如,我校政治教師在高一思想政治“我國稅收的性質和作用”一課教學中,在上課一開始就用多媒體展示氣勢宏偉的三峽工程和京九鐵路彩色圖片,并讓學生在觀察中思考問題:修建這些工程的財源是哪里來的?學生在觀察生動直觀的照片的時候,被照片上表現的恢宏場面所震撼,此時學生容易得出答案,從而自然地導入了新課。
2.利用網絡輔助教學,開闊學生學習視野
要拓寬學生視野,應該利用好網絡速度快、內容多、信息廣的特點。對于社會熱點、難點問題,教師可以經常定期組織學生上網查詢相關的資料、新聞等。如“法輪功血債累累展現”“美國總統選舉一波三折”“庫爾斯克號悲劇真相大白”“美國電子偵察機撞毀我戰斗機并侵犯我主權”等,開展“美國電子偵察機撞毀我戰斗機并侵犯我主權給我們的昭示和警醒”“怎樣認識‘法輪功現象”“‘法輪功與世界上各國邪教之比較”等討論和辯論。從課本知識到提出問題、從上網查閱到討論,注意點撥,保護學生思考和發言的主動性與新穎性。
3.自建教學資源庫,提高教學針對性
思想政治課的內容可謂博大精深,教師要扮演好“學習資源的提供者”這一角色,必須建立教學資源庫。我校政治教師使用校園內網建立了兩類資料庫。
(1)與課本內容相對應的資料庫。按課本內容分類組織資料,可以做到歸類目的明確、應用檢索方便。如按政治常識、經濟常識、哲學常識組成三個總目錄,再在各目錄中按課本的科目系統組織條目,將與之相關的網絡材料存入相應的子條目之中,這樣就構建了一種樹狀結構的資料庫。
(2)專題資料庫。將時事政治的背景資料按重大事件、熱點問題等組成相關專題,形成比較全面的、有一定深度的專題資料庫。比如可以將“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北京奧運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等建成相應的專題資料庫。
4.搭建網站博客論壇,增強課內外互動
新課改中強調師生要互動,實現師生平等“對話”。網站、博客、論壇等由于具有無時間、空間、地域限制等特點,為師生互動提供了很好的平臺。我校很多政治教師在教學中建立了自己的思想政治學習博客,一方面可作為答疑輔導和評價教學效果的途徑,實現網絡用戶間的非實時交互,有利于實現從以“教師為中心”向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方式轉變;另一方面可作為學生開展探究式學習和協作學習的工具。利用博客的網絡環境,能夠組織一些協作交流活動,培養學生團隊合作的意識。
二、思想政治新課程與信息技術整合的原則
思想政治新課程與信息技術整合的實踐中,常常會出現一些誤區:嘩眾取寵,過分強調信息技術的運用;本末倒置,忽視了整合的目的和思想政治教學的特點;為追求信息而整合,忽視了傳統教學的優點;片面強調學生的自主性,忽視教師的主導作用。所以,我們在整合時必須遵循以下原則:
1.目的性原則。應根據教學實際,有目的地恰當地選擇和使用媒體教學手段,切不可為使用而使用,喧賓奪主,忽視實際效果。
2.啟發性原則。通過情境設置,引發學生思考和討論,洞察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培養獨立思考和自學能力。
3.服務性原則。要明確信息技術在教學中處于從屬地位,為教學目的和教學內容服務,不可主次顛倒,將師生變為信息技術的仆人。
4.最優化原則。應根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教學對象的實際情況,選擇能取得最佳效果的教學手段,力爭獲得最佳效果。
5.適度性原則。使用信息技術的時機和數量要適當,適度控制信息技術的應用,切忌盲目追求形式、追求使用的次數和數量,杜絕“全盤信息技術化”。
充分合理應用信息技術,使抽象的知識形象化,乏味的理論生動化,被動的學習主動化,復雜的問題簡單化。通過“整合”,促進傳統教學方式與教學結構的根本變革,達到培養學生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目標。
參考文獻:
楊麗.信息技術與思想品德課進行整合的思考[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3(28).
作者簡介:鄧細芳,女,1982年8月出生,碩士研究生,就職于湖北省襄陽市第五中學,研究方向: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教學。
山成虎,男,1983年11月出生,雙學士,就職于湖北省襄陽市第五中學,研究方向:高中信息技術教育教學。
編輯 李 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