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高職學生的就業能力培養是一項系統工程,依據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勝任素質模型,培養符合企業需要的應用型技術人才,對于提高高職教育人才培養質量,提高高職學生的就業能力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 勝任素質模型 高職教育 就業能力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識碼:A
Vocational Students' Employability Training
Based on Competency Model
WANG Geng
(Xi'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Xi'an, Shaanxi 710077)
Abstract Vocational students' employability training is a systematic project, according to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competency model, develops applications in line with business needs and technical personnel,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training personnel, improving the employability of vocational students have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Key words competency model; vocational education; employability
近年來,我國高等職業教育得到快速發展,對于促進“轉方式、調結構”和民生改善有著重要的戰略意義,有力地促進城鎮化發展。在“崇尚一技之長,不唯學歷憑能力”社會氛圍下,探討如何提高高職學生的就業能力,對于提高高職畢業生就業率和就業質量,提高高職教育質量具有重要的意義。
1 勝任素質和就業能力辨析
1.1 勝任素質的概念和應用
勝任素質理論目前廣泛應用于現代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是企業構建核心能力、組織績效考核的有效工具。通過勝任素質模型,企業可以更好地選拔、培養、激勵員工,使企業集中優勢資源用于最急需或對經營影響重大的能力方向,并為員工指明了努力方向,鼓勵提高員工個人的勝任素質,提高業績。
在20世紀60年代后期,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戴維·麥克利蘭最早提出了勝任素質的概念,他指出一個人的工作績效與個人成功決定因素不在智力,而是諸如“成就動機”、“價值觀”、“態度”、“人際理解”等特征。他在1973 年發表了題為《測量勝任力而非智力》一文,為勝任素質理論的誕生奠定了基礎。“勝任素質”通常也被譯作成為“素質”、“能力”、“勝任能力”、“勝任力”、“勝任力素質”、“資質”等。勝任素質模型就是用行為方式定義和描述員工完成工作所需要具備的知識、技能、品質和工作能力。這些可衡量、可觀察、可指導的行為和技能對員工的個人績效以及企業的成功產生關鍵影響。
勝任素質模型是企業用人機構所要求的一項工作或某一工作崗位所需要技能、知識、品質、態度和工作能力等綜合表現,體現了行業、企業對人才要求的具體要求。通過“職業知識、職業技能、職業素質”等方面構成的勝任力模型,反映了行業和企業對合格崗位人才的需求,體現了企業對人才的要求標準,也是人才培養機構的培養目標。
1.2 就業能力的概念和應用
國際勞工局把就業能力的定義為個體獲得和保持工作,在工作中進步以及應對工作中出現變化的能力。國內學者鄭曉明也曾經對大學生就業能力進行研究,將其定義為大學畢業生在校期間通過知識的學習和綜合素質的開發而獲得的能夠實現就業理想、滿足社會需要,在社會生活中實現自身價值的一種綜合能力。從總體上,就業能力是一種適應就業環境變化的自我發展能力,是一種可通過改善和調整自身技能、知識和綜合素質,以滿足不同職業崗位需要,是一種可以開發和培養的綜合能力。
從人力資源開發的角度,結合高職教育的特點,高職學生的就業能力包含三方面的內容。一是基本的工作能力,也稱為職業能力,包括人際交往、溝通協調、團隊協作、適應環境等社會能力,以及獲取專業技能、新知識的學習能力、從事相關工作崗位所必備的職業道德修養和心理素質等,基本工作能力是高職學生成功就業的基本素質,是用人單位選用人才的基本標準。二是專業知識的應用和創新能力,也稱為專業能力,該項能力反映著學生能否把所學的專業知識和職業技能綜合運用在具體的工作之中,專業能力是用人單位錄用人才的關鍵。三是學生在求職過程中體現出對自己準確把握,對就業機會的準確把握,對自身的營銷能力,即求職能力。
1.3 勝任素質和就業能力的關系
就業能力是站在人才培養機構和學生的角度,以培養學生勝任企業需求的能力,以及獲取就業崗位的能力;勝任素質是站在企業的角度,指出企業崗位對員工的勝任工作崗位的基本能力要求。就業能力是通過人才培養機構和學生的主觀努力獲取的企業認可的工作能力和基本素質,勝任素質則是企業依據自身工作實際建立的可以勝任本職工作崗位的能力素質要求,是一個客觀存在。
就業能力和勝任素質既有區別也有聯系。就業能力要依托勝任素質要求,才能從根本上得到提高,才能得到用人單位的認可。就業能力培養要以企業勝任素質要求為依據,提升學生的職業能力,關注人際交往、溝通協調、團隊協作以及不斷學習專業技能、新知識的學習能力;提升學生的專業能力,能夠具體的工作中,體現良好的實踐操作能力;加強學生必備的職業道德修養和職業理想教育,培養具有較強職業素質的勞動者。
2 高職學生就業能力培養存在的問題endprint
隨著高等教育大眾化的快速發展,近年來高職院校招生規模不斷擴大,高職生源數量和質量發生了較大的變化,高職學生的就業也面臨巨大壓力。面對行業及用人單位不斷提高的崗位勝任素質要求,對高職學生的就業能力也提出更高的要求,當前高職教育在學生就業能力培養方面與企業的要求也存在很大的差距。
2.1 對高職學生的就業能力培養重視不足
近年來,高職院校在教學改革方面做了很多積極嘗試,由于受到體制和機制的制約,加之受傳統高等教育的影響,在高職人才培養中,仍存在著課程體系及教學體系的職業針對性不足的問題,實踐教學資源缺乏,學生將專業知識技能轉換為企業用人單位需要的就業能力緩慢,應屆畢業生在畢業后仍不能達到企業勝任工作的要求。
2.2 對高職學生的就業能力培養缺乏有效的指導
在高職人才培養過程中,就業能力的培養要緊密圍繞企業用人需求,結合學生個性特點,提供完整系統的有效指導。目前受到師資、教學課程體系等因素的制約,雖然在高職人才培養方案中體現了圍繞提高高職學生就業能力來組織教育教學,也開設了職業指導課程,但是由于考核及監督機制不配套,在職業能力及就業指導的教學環節,存在師資不足、走過場等問題,學生就業能力培養的有效性不足。
2.3 就業能力培養缺乏資源整合,沒有形成協同優勢
由于就業能力是一個寬泛的范疇,體現為學生的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所以高職教育人才培養過程中,每一個教育環節和教學資源都應該體現就業導向,體現就業能力的培養。目前,在教學、學生管理、就業服務甚至后勤服務等教育環節都涉及學生就業能力培養,由于缺乏統一協調和資源整合,在學生職業定位、專業技能定向、職業生涯規劃及就業期望值方面,沒有形成協同優勢,效果不明顯。
3 基于勝任特征的高職學生就業能力培養策略
(1)發揮校企合作優勢,調整專業教學內容,以就業導向、市場導向設置專業。高職教育專業設置緊密與區域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發展相結合,通過校企合作,提高和改善師資力量,強化實踐教學,構建以職業能力、專業能力為核心課程體系,培養以勝任為特征的學生綜合素質。高職院校要堅持對用人單位進行需求調研,對所需人才的就業能力結構進行提前預測和分析,面向市場進行專業設置、課程設置。提高人才培養的針對性以及打造一支高素質的“雙師型”教師隊伍,是提高高職教育質量、培養高職學生就業能力的關鍵。
(2)推進校企合作,形成高職教育特色的校園文化,形成合力提高學生就業能力的局面。高職院校要培育具有高職教育特色的校園文化,即通過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模式,形成關注學生就業能力提升的校園文化。各項教育資源圍繞培養高職學生的就業能力,以校園文化為載體,形成了資源整合的協同優勢。例如高職院校通過運用人才培養工作評估工作、創建示范性院校等重大發展事件,統一教職員工教育理念;在學生思想政治工作中,關注學生職業能力的養成教育,將責任意識、紀律意識、質量意識、服務意識、奉獻精神、團隊協作精神、溝通能力等在學生社團活動中得以鍛煉和提高;在教學環節,注重企業專家的引進,關注教師的實踐應用能力,在生產性實訓和頂崗實習中讓學生提高自身的就業能力。營造濃厚的高職校園文化氛圍是培養高職學生就業能力的重要手段,高職院校校園文化的培育過程,就是高職學生就業能力的培養過程。
(3)加強高職教育的實踐育人環節,訓練提高高職學生的職業能力和專業能力。以職業能力和專業能力的主導的勝任素質只能是通過實踐工作體驗中獲得的,實踐教學對于學生的就業能力培養起到重要的作用。只有在工學結合的實踐環節中,學生才能提高實踐技能,升華職業理想,職業素養得到培養。高職院校在專業建設人才培養方案中,要制定實踐教學標準,明確實踐教學規定學分。加大實踐教學基地建設,確保實踐教學環節的順利實施,并對學生的實習實訓環節進行專門管理,保證實習實訓質量。全面加強實踐教學,是提高高職學生就業能力的核心。
(4)構建科學有效的就業指導體系,提高就業能力培養的有效性。高職院校應充分重視學生的就業指導工作,建立以完整的就業指導體系。隨著“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的深入開展,形成就業指導部門負責組織、監控和反饋和協調,“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教學師資團隊和學生輔導員具體實施的高職學生就業指導體系,并廣泛邀請企業專家對學生進行職業指導,形成一個專兼職相結合、校內校外相結合的就業指導師資團隊。通過對所有高職學生進行分期分批的職業指導,注重學生的個性化輔導,引導學生正確認識高職教育,科學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建立自己的學業規劃,構建科學的就業指導體系。建立一支健全的就業指導師資隊伍和科學的就業指導體系是培養學生就業能力的重要保障。
4 結語
高職學生的就業能力直接關系著學生的就業質量,是高職院校辦學質量、辦學水平、辦學效益的直接體現。只有把企業廣泛研究應用的勝任素質模型與高職學生的就業能力培養相結合,在企業勝任素質模型的指導下,不斷加強高職學生的就業能力培養,這樣才能促進高職院校的內涵建設,使高職學生能夠得到更多的就業優勢,不斷提高就業質量。
參考文獻
[1] 彭劍鋒,荊小娟.員工素質模型設計[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32.
[2] 鄭曉明.就業能力論[J].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02(3):91.
[3] 居曉偉.高職教育對培養學生就業能力的研究[J].學周刊,2011(12):14-15.
[4] 王庚.提高高職學生就業能力的對策研究[J].職業,2012(11):61-62.
[5] 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教職成[2011]12號)[Z].2011-08-3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