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智+夏慶
摘 要:世界軍事強國俄羅斯的高校國防教育極具特色且卓有成效。本文歸納了俄羅斯在高校國防教育法制、體制及訓練、教學方面的特點,并在此基礎上分析指出了我國需要改進和改變的三個方面,即完善法律制度、建立獨立的國防教育機構和突破傳統觀念,以謀求解決現時問題的途徑、把握正確的發展方向。
關鍵詞:國防教育;特點;啟示
中國的戰略協作伙伴俄羅斯在國際格局的演進中雖幾經沉浮,但現今仍保持著世界軍事強國的地位。一直以來,俄羅斯都十分重視國防教育,其強大的國防實力與其卓有成效的國防教育不無關聯,其中,俄羅斯的高校國防教育就十分富有特色。
一、俄羅斯高校國防教育的特點
俄羅斯的高校國防教育從立法到體制建立、從軍訓到教學管理已經形成了一個系統工程。
1.有法可依
1996年重新頒布的《俄羅斯聯邦國防法》是俄羅斯規范國防教育的主要法律,為其國防教育的組織實施提供了法律依據和保障。對于高校,俄羅斯頒布了《俄羅斯聯邦兵役義務與服役法》、《俄羅斯聯邦預備役軍事集訓條例》等法規,確定了包括大學生軍訓在內的預備役、軍事訓練等一整套制度,其中,對大學生軍訓,從軍訓目標、施訓模式到經費保障、訓練管理均規定得具體、明確、可行,成為高校國防教育組織實施的主要依據。
除軍事立法外,1996年俄羅斯頒布了新修訂的《俄羅斯聯邦教育法》,2002年至今,俄羅斯已連續頒布實施了三部五年期的有關愛國主義教育的國家綱要,現行的一部名為《2011—2015俄羅斯聯邦公民愛國主義教育國家綱要》。綱要包括引言,愛國主義教育的內容、目標與任務、措施、實現機制、資金保障、教育效果評估等七個部分,是指導俄羅斯高校國防教育工作的一部操作性非常強的法規性文件。
由于相關法律、法規十分豐富和完備,極大地促進了俄羅斯高校國防教育的法律化和制度化
2.體制健全有效
在俄羅斯的普通高校內部設有軍事教研室或軍事訓練中心,部分高校還根據專業特點設置了具有專業特色的軍事系,如軍事醫學系等。軍事教研室和軍事系在行政和業務方面受到學校和學校所在地區兵役委員會的雙重領導,負責大學生的軍事教育和訓練。
俄羅斯的高等學校國防教育和學生軍訓已完全納入了國家動員體制,正式作為軍隊訓練后備力量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并建立了完善的領導管理體系,不僅形成了從國防部、有關軍種、高校所在軍區和兵役委員會至高校軍事教研室的學生訓練管理體系,而且各管理層次的職責很明確,比如,國防部的職責是:參與制訂培養預備役軍官的國家教學標準、訓練大綱和教學法;協助地方高校為軍事教研室提供必要的設施、撥款修建訓練基地;經地方高校同意為軍事教研室選配教員;根據俄羅斯政府規定的標準向參訓學生發放助學金補貼等。兵役委員會的職責是:在預備役人員中進行國防教育,代管普通高校軍事教研室。
由于機構和組織體系設置得合理、順暢,俄羅斯高校的國防教育工作得以有效地開展和運行。
3.訓練嚴謹、教學規范
俄羅斯高校大學生軍訓采取合同制的軍訓模式,該合同有兩種:第一種合同規定,學生畢業后應征入伍,服軍官合同兵役5年;第二種合同規定,學生畢業后先入預備役,但在27歲之前須作為現役軍官服役兩年。所有報名參訓的大學生必須與軍事教研室或軍事訓練中心簽訂參訓合同,而后按合同組織施訓。
同時,俄羅斯把國防教育視為高等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納入了以教學為中心的高等教育軌道。不僅教學機構健全、經費有保障,而且課時、課程安排科學合理,在學生整個就學期間都安排有軍事課,不僅有必修課,還有軍事類選修課。此外,還采取按院校專業設置對口施教,由不同類型及專業的院校分別與陸海空三軍對口施教,并按照三軍不同兵種和專業的要求定向培養。
二、俄羅斯高校國防教育的啟示
綜上所述,在有些方面,中國和俄羅斯高校國防教育的踐行是一致的,比如法律和制度的保障,當然對此與俄相比我們還存在差距、亟需完善。而在有些方面,雙方的觀念素有偏差,比如對國防教育本位目標的正視。
1.亟待完善相關法律制度
我國對高校國防教育的重視并不遜于俄羅斯。新中國成立后,國防教育在國家立法中被鮮明地提出,《憲法》、《兵役法》、《國防法》、《教育法》都作了不同程度地相關規定。特別是2001年5月《關于在普通高等學校和高級中學中開展學生軍事訓練工作的意見》和2002年6月《普通高等學校軍事課教學大綱》的出臺,我國高校國防教育事業邁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但是俄羅斯的高校國防教育在許多具體實施與操作上有多層面的法律法規做保障,自上而下的管理體系也順暢而富有效率。在這個方面,我們卻做得遠遠不夠。具體法律制度的缺失使得許多問題擺在臺面上都難以合理解決,如機構設置、課程地位、從業者資格、執業者權益等都亟需出臺專門的法規制度予以明確。
現狀何其尷尬:政府和相關教育行政部門倡導高校國防教育;高校領導層理解其必要性,但如何待之,出于方方面面的考量大多持觀望甚至猶疑態度;致力于高校國防教育事業的一線機構和人員在夾縫中求發展。于是,不同高校在國防教育方面機構設置不同、人員配備有異,甚至統一規定的課時也長短不一。有的學校隨意撤銷合并本校的國防教育職能部門、有的學校不按規定配備專職國防教育師資、有的學校不按規定開設國防教育課程。特別是一些有影響力的重點院校,不依照法律、不按規定進行國防教育,在一定范圍內負面影響極大。新生事物的發展當然會有一探索過程,但應有度,放任自流只會亂相叢生,長此以往,其影響必將深遠,為此付出的代價中華民族恐難以承受。所以對存在和潛在的問題必須即時予以制度保障,而后再在實踐中對制度進行調整和完善。
2.依法建立具有權威性的國防教育機構
高校國防教育是國家安全戰略必備要素。俄羅斯政府在國防教育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不僅設立各種國防教育機構,還對各級國防教育機構進行引導、組織、管理、監督,以保證各機構相互配合,保證國防教育人員、內容和效果的落實。
而我國在現階段,由于缺乏獨立的國防教育領導機構,相關職能部門對國防教育工作缺乏主動性,國防教育自上而下如何抓、如何協調、如何落實無從保障。這已成為制約高校國防教育生存發展的瓶頸。為此,國家應從機構建設上著手,設立相對獨立的國防教育機構,統一領導組織全國的國防教育工作。例如,在教育部設立國防教育司;在各省設置相應的獨立機構,組織領導全省的國防教育工作,并利用制度優勢發揮地方政府與同級軍事機關的協調紐帶作用。利用政府主導的制度優勢,基層高校勢必依據法律條文統一設置學校國防教育機構,配備國防教育專職師資力量和人員,制定統一的教學大綱并嚴格監督執行。由此確保國防教育自上而下切實實施并得以發展。
3.觀念的突破
同為國際戰略格局中正在崛起或重振雄風的大國,中國和俄羅斯對未來多極化世界有著共同的訴求,且同樣面臨著世界秩序重整過程中的沖擊和挑戰。在精簡現役部隊的客觀趨勢下,建設強大的國防后備力量以適應軍事斗爭的需要、適應新軍事變革的挑戰應是世界主要國家鞏固國防的不二選擇。過去中國重守非攻,現代中國重發展、促穩定。備戰的積極態度與之不僅不相矛盾,而且還能為和平發展開辟契機。
長期以來,我們雖在理論上認可高校國防教育的本位目標就是國防,但實際工作中卻一直偏重其育人的基礎目標。俄羅斯高校國防教育對國防本位目標的推崇值得我們學習。無需隱諱,思維活躍且具備較高科學文化知識的青年大學生正是國家所需的國防后備兵源,觀念的突破將帶來全新的視角,既然高校國防教育直接為國防服務、為軍隊服務,那么高校的軍訓和軍事課的教學工作在業務上就應該由學校所在軍區相關部門對口指導和予以一定程度的保障,這也將為解決現時很多問題提供新的可能。
高校國防教育是國防建設的基礎性工作,是國防之要、國之大事,是一個長期的系統工程。合理借鑒先進國家的經驗可以使我們少走彎路,從而更有效地不斷完善和提高。
參考文獻:
[1]劉剛.中俄普通高校國防教育比較研究[J].兵團教育學院學報,2012(1):16-17.
[2]張保國,佘祁武.中外現代國防教育比較與研究[M].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11:297.
[3]南開大學軍事教研室.外國學生軍訓情況簡介[EB/OL].http://wzb.nankai.edu.cn/main/htmL/2005/03/20050316094628一1.htm.2005—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