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娜+呂劍峰+劉鶴
摘 要:為深化高校線性代數教學模式,構建以問題為核心的線性代數雙語教學體驗學習環境成為了改進高校線性代數教學效果的重要突破口。這種教學模式充分體現了“貼近實際”、“貼近學生”的精神。該文擬通過對當前我國線性代數課教學模式的深入調查研究,提出構建以問題為核心的線性代數雙語課教學體驗學習模式的必要性;探討了這種教學模式的基本原則與思路。
關鍵詞:問題 ?線性代數 ?雙語教學 ?體驗學習
中圖分類號:O151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11(b)-0158-02
目前,由于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以及知識經濟時代對人的素質的新需要,高等教育也要隨之做相應變革,以培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復合型人才。作為復合型人才,除了要學習過硬的專業知識外,熟練掌握一兩門外語也很重要。所以,2001年教育部在《關于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教高[2001]4號)中提出:“本科教育要創造條件使用英語等外語進行公共課和專業課教學。”從這以后,線性代數雙語教學課程在很多院校都被作為必修課程開設,對線性代數雙語教學的研究和探討也成為焦點。
1 高校線性代數教學模式現狀及改革理念
線性代數是高校的一門重要基礎課程,以往我一直采用的是傳統的教學模式即“教師講、學生聽”的單向填鴨式教學方式,在教學過程中,學生能自主完成作業,考核成績也很好。可是在這次教學中,卻碰到了諸多問題。我困惑了好久,分析這到底是老師還是學生的原因呢?后來通過參加線性代數的課程改革會議,我才恍然大悟,原來是當前的教學模式過時了,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他們需要的不是說教式的知識灌輸,而是教師啟發式的教學。
對于高校線性代數雙語教學和教學模式改革,國內諸多學者進行了一些研究[1]。本人在承擔“線性代數”雙語課程教學模式的改革實踐過程中,根據學生特點嘗試了“以問題為核心的線性代數雙語教學體驗學習環境”的教學模式。即以體驗學習論為導向,實現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角色的轉變;教學中以問題為核心,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體驗式學習是一種強調學生主動參與,通過實踐和反思獲取知識、技能的學習方式[2]。基于此理念,我們嘗試了以問題為核心的教學模式。問題性教學最早起源于20世紀50年代,是“一種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模式”。達尼洛夫的問題型教學法[3]指出:“問題教學理論就是讓學生處于問題解決者的角色。一方面強調通過問題來進行教學,把問題看作是教學的動力、起點和貫穿教學過程的主線;另一方面通過教學來生成問題,把教學過程看成是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讓學生通過自己在老師的協助下主動學習并嘗試去解決問題。”這種學習方式能培養學習者的問題意識、批判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以及提高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
2 原則和思路
線性代數雙語教學模式不僅應考慮學生的語言基礎而且得考慮學生對雙語教學的認可度和接受力。主要思路是用漢語和英語學習線性代數的專業知識與內容,采用過渡性雙語教學模式。在教學實踐中,線性代數雙語教學模式可以按體驗學習論來構建。教學時應充分運用現代教學多媒體技術,采用情景式、交互式、探究式等多種教學方式組織課堂教學活動,讓學生在這種體驗式環境下掌握線性代數的基本知識。具體原則和思路如下。
(1)遵循問題性原則,更新教學理念,培養創新能力。
以問題為核心的線性代數課雙語教學模式自始至終將問題意識貫穿于教學的全過程,引發學生的自主學習,使學生敢問、善問,樂于探究,注重培養學生分析和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
(2)遵循理論聯系實際原則,改變教學策略,培養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
以問題為核心的線性代數雙語課教學模式不僅重視線性代數基礎理論知識的學習,更要聯系社會實踐和學生的生活經驗。在教學中教師在對重要理論知識透徹理解、熟練掌握的前提下,把線性代數中原本抽象的知識問題化,與學生生活中所碰到的問題結合起來,實現理論教學與實踐相結合,通過分析問題找到理論與實際間的聯系,引導學生一步步的利用所學知識去解決問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例如在講授矩陣計算時通過加密傳輸的簡單原理來引入;講授特征值理論時通過經濟學中的動態經濟模型去引入。
(3)遵循教師導教、學生主學原則,基于人本主義教育理念,培養批判性學習者。
以問題為核心的線性代數雙語課教學模式重視學生的主體性、培育學生的主體精神、以學生的全面和諧發展為本。在教學中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必須在思想認識上明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是認識過程的主體。傳統的教學模式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使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的地位,教師反而成為了教學的主體,嚴重違背了“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教育教學規律,難以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
3 以問題為核心的線性代數雙語教學體驗學習模式的探索與思考
(1)基于PBT[4],構建線性代數課程內容體系。
從課程內容結構看,國內線性代數教材大多按照行列式、矩陣、向量空間、線性方程組、特征值與特征向量、二次型等去編排,而美國等西方國家的經典線性代數教材常采用先講線性方程組理論,再行列式、矩陣運算等章節編寫。他們充分考慮到知識的實用性,因此在編寫教材時有許多附錄部分。從講授內容看,中西方國家對于同樣內容的表述和處理方式不同。我國教材注重理論的嚴謹和知識的完整,授課方式多采用“概念一定理一習題”的模式,缺少啟發性和創造性功能等等;而美國教材風格多樣、表述生動、注重交互性和實用性,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開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通過比較中西方的線性代數課程內容,我們發現現在的教學應該充分發揮我們教材的優勢,同時借鑒國外教材,揚長避短。endprint
(2)以問題為核心的線性代數雙語教學模式中教學問題的設計。
在教學設計時,對于線性代數中的基礎概念和核心問題,按照PBT模式將每個章節的教學內容拆解為若干單元問題,其中具體概念或定理的教學,通過問題鏈來組織教學。對于核心問題,我們先用一個學生感興趣的實例去引入,然后具體說明核心內容。在講授概念時,先介紹有關歷史背景、發展歷程,再行講解具體內容,這有助于提高學生對概念的理解能力,也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面。
(3)以問題為核心的線性代數雙語教學模式的實施要求。
在課程教學中,一要更新老師的教學觀念,讓學生成為問題的解決者。這就要求教師在備課時根據學生特點需提出藝術性的問題,進行創造性的提問。二要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并營造愉快輕松的課堂環境。三要充分利用教學內容的實際背景,給學生營造與問題相關的問題情境,發揮情境設計中蘊含的各類影響因素,使學生通過有效的師生互動完整地構建問題并解決問題的教學模式。
(4)問題背景下輔助教學手段的應用。
一是以課程網站為平臺,拓展課程資源。借線性代數是自治區級精品課程,推進課程網站建設,設置雙語課時講稿、電子課件、反例題庫、模型介紹、雙語視頻等有特色的專題,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課程資源和個性化學習空間,努力讓學生在自己構建知識系統的過程中,鍛煉獲取知識的能力。二是讓學生學會使用數學軟件如Matlab、Mathematica等進行編程、建模,這樣不僅可以深化教學改革,而且能激發學生學習課程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團隊合作的能力。三是設置一些線性代數中部分內容的專題討論,用英語在小組討論中表達觀點,在基本知識的雙語交流上得到鍛煉。
綜上所述,以問題為核心的線性代數雙語教學體驗學習環境,能深化當前的教學理念,具有較強的操作性。
參考文獻
[1] 賈禮平,鄒國成.關于數學雙語教學的探討[J].宜賓學院學報,2005(12):25-27.
[2] 李學孺,劉革平.基于SecondLife的體驗式學習活動設計[J].現代教育技術,2011,77(10):34-36.
[3] M·A·D達尼洛夫,著.教學過程[C]//瞿保奎.教育學文編教學(中).杜殿坤,譯.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4] 黃鳳英.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模式的嘗試與探討—以《線性代數》的教學為例[J].大學教育,2012,1(9):117,12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