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進
摘 要 形成性評價在大學英語口語教學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僅涵蓋學生的課堂口語表現,還包括學生的學習態度、情感因素和學習策略等。形成性評價可有效監控課堂內外口語教學的全過程,極大提升口語教學的效率和效力。
關鍵詞 形成性評價 大學英語口語教學 提升效能
中圖分類號:G424文獻標識碼:A
Effectiveness of Formative Assessment in College Spoken English Teaching
ZHOU Ji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Shanghai Business School, Shanghai 200235)
Abstract Formative assessment, an irreplaceable evaluation tool in college spoken English teaching, deals with not only students' speaking performance in class but also other elements such as learning attitudes, strategies, emotions, etc Formative assessment works particularly well in monitoring the whole teaching process in addition to enhancing its efficiency and efficacy.
Key words Formative assessment; college spoken English teaching; enhanced effectiveness
0 引言
美國教育學家布盧姆在《教育評價方法指南》中對形成性評價進行了精準界定,“形成性評價是根據教學活動過程中把握到的中間成果來修正教學計劃,進行必要的補充指導或根據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安排學習內容的評價活動”。對口語教學而言,它要求教師對學生口語活動全過程進行持續性觀察和記錄,之后做出發展性評價。形成性評價不僅涵蓋學生的日常口語表現,還包括學習態度、學習策略、情感因素等。形成性評價使學生之間相互學習的時間和覆蓋面達到最大化,有助于學生認清現有水平和目標間的差距,實時調控,使教師明確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時修正教學計劃、教學進度和教學方法。在口語教學中實施形成性評價,學生可以從被動的被評判者轉變為主動的參與者。
1 形成性評價的效力
形成性評價的概念最早由美國芝加哥大學斯克里芬于1967年在《評價與方法》一書中提出,至20世紀90年代,該觀點得到了國外學者的廣泛認可,國內對該理論的研究則起步較晚,有關該體系對大學英語口語教學影響的研究文獻較少,部分雖有涉及,但大多停留在表層,無法反映出宏觀視野和教學全貌。在國內研究學者中,何珊云、王小平總結了形成性評價在課堂教學中所面臨的新問題,并分析了進一步理解形成性評價的思路和方法。劉穎松在《大學公共英語教學中的形成性評價研究》一文中,簡要綜述了形成性評價的概念、特點、必要性以及具體措施四個方面。侯祥瑞等則指出了新形勢下實施形成性評價中的首要條件,指出該評價體系對大學英語教師從意識觀念和能力素質兩方面提出了新挑戰。
有關形成性評價對教學的效能,布盧姆指出:“形成性評價不僅是改進教學工作,提高學習效果,形成適合于教學對象的教學的重要手段,而且是促進學生智能發展,充分挖掘學生學習潛力的重要手段”。就大學英語口語教學而言,形成性評價的效力主要表現在以下三方面:第一,使學生享受口語樂趣,克服羞怯感。教師是口語實踐的導演,學生的點滴進步得到肯定,融洽的課堂氣氛反過來增強了學生大膽開口的勇氣。第二,使學生及時反思學習中存在的問題,比較其他同學的學習策略,不斷矯正。學生踴躍參加各類口語活動,其間既展示他們的階段性成績,亦暴露出薄弱環節,學生可及時反思,做出調整。第三,使教師了解學生的口語學習態度、方法、需求,取得一手信息。通過觀察、訪談等形式,教師可全面關注學生成長的每一步,如對某類專業詞匯的積累程度、對某類話題的熟悉程度,并以此進行教學調控。總之,多元化、開放性的形成性評價體系如在口語教學中運用得當,便可科學地評價出某些終結性評價無法獲得的指標,這早已是世界教育強國的共識。
2 形成性評價的介入渠道
2.1課堂教學
口語教學中一個高度重視的問題是如何實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谡Z教學中不難發現,不少學生未能很好地按教師設計的口語要求自覺訓練,部分學生上課玩弄手機、上網聊天,部分學生不愿參加分組討論、敷衍了事,還有部分學生由于自卑心理而導致緊張和焦慮,不敢大膽說出自己的觀點。解決上述問題,教師應建立學生檔案,對學生在各口語環節中的表現進行記錄,如答題質量、口語素材搜集、口語配合度等,同時鼓勵小組成員就每次口語活動的態度、貢獻、結果相互打分,所有分值按照一定比例納入期末總評成績。這一貫穿于課堂教學始終的形成性評價體系有助于優化教學管理,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使學生改掉口語作業應付、口語練習不認真的通病。
2.2課后自主學習
目前我國高校均十分重視第二課堂活動,鼓勵學生敢說、多說,扭轉學生在“說”上偷工減料現象。各種以英語口語為目的晨讀、社團、英劇、英文電影欣賞,商務口語競賽、英語角活動豐富多彩。第二課堂的成效取決于學生的參與度,而促成學生常態化參與的最佳手段是形成性評價體系的導入,在設計非量化性衡量指標時,可實行教師評價和學生互評的雙軌制,避免“英語角”變為“聽語角”的尷尬。此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無疑是英語教改的關鍵,因特網為口語訓練提供了極大便利,在每周的網絡自主學習時間里,部分學生缺乏自覺性,瀏覽無關網站或在線聊天。實施形成性評價體系之后,教師可根據學生的登錄次數、上網時長、在線口語完成情況進行有效評價,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質量。
3 形成性評價體系對口語教學的提升策略
3.1 實施分層評價
目前我國口語教學的評價,多實行期末考試為主導的終結性評價體系。然而口語能力構件復雜,不僅涉及語音、詞匯、語法等基本語言能力,還涉及語用、交際等復雜的社會語言能力,這些能力的評價很難通過一次性量化評價去評判。由于非英語專業的口語課程多半穿插在精讀課上,加上學生口語水平參差不齊,教師如采用統一標準進行衡量,勢必導致部分基礎薄弱的學生喪失信心,在口語活動中出現不配合現象。因此,提升形成性評價效力的手段之一是分層評價,根據學生的口語能力,將學生分為不同層次,尊重學生的個性特點和個體差異,設計出不同內容、不同形式的口語任務,例如,在口語PPT演示中,教師應考慮給不同層次的學生分配不同話題,提出不同的難度要求,采用不同的評價標準。在進行階段性評價時,應減少橫向比較,充分考慮學生的縱向發展。此外,教師應鼓勵學生之間進行符合層次特點的互評和自評,在尊重學生獨特性的評價體系中,各層次學生均能發現自己的口語優勢,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3.2 拓展評價的主體
傳統評價中,教師是評價的唯一執行者,在評價學生的口語學習質量時,多數教師是通過期中或期末考試的成績來評定,這種單一主體性的評價模式強化了分數的因素,弱化了評價的外在激勵因素。將形成性評價滲透至口語教學的重要途徑是拓展評價的主體,除教師評價外,鼓勵同伴間的互評和學生自評。同伴互評增強了學生間的交流,增加了學生間的信任感,評價者和被評價者之間有更多機會協商,評價氣氛輕松活潑,這為今后的口語活動奠定了基礎,配合度和默契性均得到提升。自我評價則是學生個體在口語學習過程中的自我反思和不斷探究的過程,他們能夠及時發現問題,并做出相應調整。在形成性評價過程中,學生可將自己口語中遇到的困難通過列表的方式加以明確:不自信、發音不好、易犯語法錯誤、詞匯量偏少、注意力不集中、知識貧乏等。通過自我評價,學生可以對癥下藥,在老師的指導下,制定出符合個性特質的改進步驟,同時教師也可進一步了解學生在口語學習中的實際情況,以便確定今后的教學目標和進度。
3.3 把握評價的重點
口語評價體系的多元特性表現在評價主體、評價內容和評價標準上。從評價主體看,形成性評價是教師評價、學生互評、學生自評的三位一體。從評價內容看,形成性評價不僅評價學生口語知識的掌握,還評價學生的積極性、參與度、配合度等,更加關注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主觀能動性。由于口語活動均是在自然輕松的氛圍中進行,學生的潛能得到發展,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能力均得到提升。從評價標準看,形成性評價實現的是“雙線合一”,一方面是以口語教學大綱為參照的橫向標準,另一方面是以學生口語進步為參照的縱向標準,在橫向和縱向兩條主線中,教師應善于抓住重點,以人為本,縱向為主、橫向為輔,給優秀學生提出更高要求,使他們看清上升通道,給發展滯后學生以更多機會,看到光明、看到希望。此外,評價的重點還應放在激勵性評價機制上,激勵性評價并非越多越好,一定要適時適度,如果學生的每次問答都是“Perfect”,這類評價屬于淺層次,缺少導向性,無法起到很好的激勵作用,失去了評價效力。
4 結語
傳統評價過分依賴量化,缺乏靈活性和彈性,從根本上忽視了學生的個性發展和個體差異。因此大學英語口語教學中應摒棄這種單一、機械的評價體系。形成性評價強調過程評價,它要求教師不僅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更應了解學生的不同特點,發揮學生的學習潛能。形成性評價如同監控教學的一張無形的網,對學生的課前準備、課堂參與、課后練習等情況進行非量化的評價,極大提升了口語教學的效率和效力。需要指出的是,形成性評價在實施過程中切忌矯枉過正,教師應將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兩者有機結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只有激發學生口語興趣的持久性,才能使他們在不斷的語言輸出過程中,練就一口流利的英語。
參考文獻
[1] 布盧姆.教育評價.邱淵,譯.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社,1987.
[2] 郭茜.利用形成性評價促進大學英語教學中學習者自主性的培養.西安外國語學院學報,2004.2.
[3] 侯祥瑞,孟坤,劉成志.論形成性評價對大學英語教師的要求.中國成人教育,2007.12.
[4] 劉穎松.大學公共英語教學中的形成性評價研究.海外英語,2012.7.
[5] 王小平.理解課堂中的形成性評價.全球教育展望,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