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巍 薛冬梅
摘 要 近年來,隨著大學生的逐年增加,大學生就業問題成了人們關注的焦點,本文通過對應屆大學畢業生采取問卷調查的方式運用層次分析法對影響大學生就業前景的因素進行定量分析,所得的分析結果對大學生就業及學校的教育改革方向提供一定的參考信息。
關鍵詞 層次分析法 大學生就業 定量分析
Application of AHP in the Employment Prospects of College Students
LIU Wei, XUE Dongmei
(Jilin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Jilin, Jilin 132000)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college students increase every year, employ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attention, the paper by taking questionnaires AHP factors affecting the employment prospects for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college of university graduates, the resulting analysis the results provide some useful reference information on the direc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and school education reform.
Key words AHP;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quantitative analysis
0 引言
目前,大學生就業情況復雜,工作難找,找到合適的工作更難,大學生就業問題一直是個很受社會關注的問題,經調查影響大學生就業的外在因素如下:一是結構性矛盾,供求錯位:一是高校專業設置與快速變化的市場需求錯位。①②二是人才結構失衡,供求矛盾加大從數量與結構的關系看,結構性失衡加劇和放大了大學生就業難。在人才分布上,我國東部與西部、沿海地區與偏遠山區、經濟發達地區與欠發達地區,每萬人中大學生占有量差距也很大。第二,選材要求高:應屆生就業不吃香:用人單位也普遍存在著“選材難”。很多用人單位在“選材”上要求有至少一到兩年的工作經驗,這就導致很多用人單位基本上不要應屆大學生。第三,專業相同的人多,熱門專業人才過剩,致使這些專業的畢業生就業難度加大。③④⑤第四,普遍應屆生就業崗位初始薪酬低,低于應屆畢業生的薪酬期望值的水準,也導致部分大學生“有業不就”。此外,大學生獲得真實有效的信息少,一些虛假廣告鋪天蓋地,許多大學生由于害怕被騙,錯過了很多信息渠道。大學生就業的內在因素主要體現在大學生個人的屬性,對大學四年所學專業知識的掌握程度等,本文將以上影響大學生就業前景的因素歸結為學校因素、社會因素、個人實際能力及個人的就業態度。應用層析分析法對大學生就業前景影響因素進行分析。
1 運用層次模型對大學生就業進行分析
1.1 建立層次分析結構模型
通過問卷調查及數據處理,得出影響大學生就業前景的因素主要來自四個大方面因素及其諸多指標,層次分析結構劃分如下:第一層 (目標層):大學生就業前景A;第二層(A下設判斷/指標層):學校因素B1,社會因素B2,個人能力B3,個人就業態度B4;第三層:B1下設四個指標:學校就業指導情況C11,學校知名度C12,學校專業設置C13,學校教育與用人單位對人才的衡量尺度的吻合程度C14;B2下設三個指標,家庭背景C21,市場對人才的需求C22,區域因素C23;B3下設四個指標,個人屬性C31,專業知識技能C32,個人實踐和應聘能力C33,社會交往能力C34;B4下設三個指標,就業準備C41,就業行動積極性C42,就業觀念C43。
1.2 構造判斷矩陣
我們用9級判斷尺度法將比較判斷定量化,規定用1、3、5、7、9分別表示根據經驗判斷,要素i與要素j相比:同等重要、比較重要、重要、很重要、極重要,而2、4、6、8表示上述兩判斷級之間的折中值。⑥以學校因素、社會因素、個人能力、個人對就業的態度來測定指標來分析大學生就業前景的影響因素,根據調查,對這四個指標兩兩比較的結果如表1所示:
表1 判斷矩陣A-B
1.3 相對重要程度(即權重)的計算⑦
運用求和法近似計算特征向量。步驟如下:(1)將判斷矩陣按列歸一化,即 = ?/ ;(2)按行求和,即 = ;(3)歸一化處理計算出,如表2。
表2 相對重要程度表
所以,學校因素、社會因素、個人能力、個人對就業態度四個影響因素的權重分別為0.12、0.26、0.55、0.07。
1.4 一致性檢驗
通過一致性檢驗,求特征矩陣A的最大特征值
=
求得最大特征值∴ = ( + ?+ ?+ ) = 4.012。
一致性檢驗有: = ?= ?= 0.004。
表3 平均隨機一致性指標
查平均隨機一致性指標表得到 = 0.89(表3)。
故 = ?= 0.0045<0.1,說明判斷矩陣A的一致性可以接受。
1.5 計算各方面指標分別在學校因素、社會因素、個人能力、個人對就業的態度的權重
表4 學校因素的各個指標在大學生就業前景分析中的判斷矩陣
表5 社會因素的各個指標在大學生就業前景分析中的判斷矩陣
表6 個人能力因素的各個指標在大學生就業前景分析中的判斷矩陣
表7 個人就業態度因素的各個指標在大學生就業前景分析中的判斷矩陣
同理可以得出:學校因素,社會因素,個人能力,個人對就業的態度各個方面具體指標在大學生就業前景分析分析中所占的權重,分別如表4、表5、表6、表7所示。
1.6 大學生就業前景影響因素的層次總排序
經過對針對每個準則的子準則進行排序和一致性計算得到的各個準則層的總權重如表8。
表8 各準則層、子準則層權重一覽表
根據以上分析,C41個人的就業準備工作在大學生就業前景分析中占的權重最大,是影響大學生就業前景的最主要原因,另外從表中可以看到C32學生個人的專業知識技能是影響大學生就業前景的次要原因。
2 結束語
本文運用層次分析法選取四個方面(學校因素、社會因素、個人的能力、個人對就業的態度)對大學生的就業前景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比較客觀的得出影響大學生就業的原因,避免了主觀因素的干擾。當然,分析結論的準確性也與我們調查的數據的客觀性有關,并且層次分析法的一致性檢驗也在很大程度上保證了數據的合理性。
注釋
① 劉巍,李思晴.基于結構方程的大學生就業前景分析[J].吉林化工學院學報,30(9):113-117.
② 李彬.中國高校規模擴張與大學生城鎮就業問題研究[J].中國人口科學,2011(6):27-37.
③ 劉麗玲,吳嬌.大學畢業生就業能力研究[J].教育研究,2010(31):82-89.
④ 張宏遠,楊森,徐永其.論金融危機下我國大學生就業的新形勢[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10(SI):268.
⑤ 賴德勝.中國勞動力市場報告:高等教育擴展背景下的勞動力市場變革(2012)[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⑥ 王長瓊.物流系統工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8.
⑦ 田振中.物流系統工程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