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蘇欣+張耀東
摘 要 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文化強國建設的一項重要任務。高校作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要陣地,擔負著弘揚社會正能量,傳播主流意識形態的歷史責任。新媒體技術的出現,為新時代背景下高校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優化了溝通的渠道,創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為受教育者搭建了新的媒介平臺。
關鍵詞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新媒體 創新研究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College Innovative Socialist Core Value Education
——Taking the Perspective of the New Media
WANG Suxin, ZHANG Yaodong
(Huaxin College, Shijiazhuang University o Economics, Shijiazhuang, Hebei 050700)
Abstract Cultivate and practice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is an important task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cultural powe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nurture and practice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of the main positions, charged with promoting social positive energy, spread the mainstream ideology of historical responsibility. The emergence of new media technologies for the New Era university practice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to optimize the channel of communication, a new model of innov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learners to build a new media platform.
Key words socialist core values; new media; innovation research
黨的十八大報告強調文化強國建設的首要任務是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案粡?、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這12個詞高度凝練地概括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指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融入國民教育全過程。高等教育擔負著國家培養高級人才的重任,大學生是國家建設重要的人才儲備,所以,高校大學生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主要對象,同時也是推動這一過程的重要力量。在新媒體飛速發展的背景下,由此帶來的海量信息及其無限傳播的特點,給大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養成帶來沖擊,對其觀念形成、信念理想、行為方式、價值取向等意識和行為產生巨大影響。在新媒體視角下,探討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問題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 新媒體時代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現狀
身處二十一世紀的當代大學生,歷經信息技術突飛猛進、日新月異的變遷,隨之而來的新媒體時代,即以數字技術、互聯網絡技術、移動通訊技術等新技術代替傳統媒體形式的新媒體時代,向我們開拓了更寬、更廣的新視野。新媒體時代對于思想活躍又易于接受新生事物的高校大學生來說,他們成為接觸和使用新媒體最早最直接的群體,新媒體形式憑借其獨特的傳播方式和豐富的內容,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大學生的思想意識和價值取向。當今,我國大學生的價值觀念在新媒體環境影響下,呈現出較為穩定的共性特征,諸如價值觀念多元化、世俗化、主體化等特征逐漸顯現。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以及我國更加開放的外部環境,在新媒體的快速傳播過程中,大學生的價值觀念不可避免地呈現出多元化的特點。追求個性、標新立異、易于接受新鮮事物的特征,以及市場經濟對傳統一元價值觀念的挑戰,都促使大學生的價值觀念變得更加多元化,這是時代發展必然的過程,需要積極有針對性地對我國社會主流價值觀進行正確引導。尤其是市場經濟趨利性對大學生價值觀世俗化的錯誤導向,讓一些消極思想、享樂主義、奢靡之風觀念在部分大學生中盛行。同時,自我價值觀念也一定程度上體現著當代大學生的價值行為,他們不再盲從于權威,更加注重和服從自我意識的認知行為,對事物的判斷有著以自我為中心的現實主義色彩,價值觀念的主體更加以自我為中心。這些特征在我國當今社會環境中逐步呈放大趨勢。具體體現在個人“三觀”迷茫、人文精神缺失、不良信息抵制能力弱化、法紀意識淡薄、社會責任感缺乏等問題。因此,充分利用新媒體平臺的積極作用,防范消極作用,弘揚和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顯得尤為迫切和重要。
2 新媒體背景下當今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瓶頸
新媒體猶如一把雙刃劍,在積極推動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同時,不可避免地帶來消極作用,成為高校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瓶頸。這些消極影響與新媒體的特性息息相關,主要表現在傳播速度快而不易控制,傳播虛擬化而不易駕馭,傳播內容多樣化而不易掌握等。我國高校都非常重視大學生價值觀的引導,在這個過程中融入了對大學生的價值觀教育。但是在具體教育形式上主要以“兩課”作為主要甚至是唯一的載體。教育形式偏重于知識型內容灌輸和說教,學生主動學習意識不強,接受能力不足,轉化為自覺踐行核心價值觀的行為能力較差。新媒體環境下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主要制約因素表現在:一是傳播過程各要素制約了傳播者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主導作用。新媒體的傳播主體、傳播內容、傳播渠道、傳播對象、傳播效果等因素使得新媒體產生泛化的特性。傳播者不在局限于特定機構或人群,人人都可以在新媒體平臺上傳播內容,缺少了傳統媒體對不良信息的過濾,弱化了傳播者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主導作用;二是新媒體時代考驗高校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創新性。區別于高校傳統教育形式中固定的教師、課本和實踐形式等,新媒體背景下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更需要高校不斷增強創新精神。面對新媒體傳播的海量信息和數據,高校教育者的意識轉變和應對能力不強,不能主動放下權威接受質疑。鼓勵學生善于思考、勇于表達的意識不夠,教育者的新媒體應用能力還比較弱;三是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抵制新媒體強制傳播的應對方法不多。由于國家對新媒體立法不足,導致新媒體在傳播過程中管控的法制手段和技術手段滯后。海量信息不加過濾和篩選便強制在新媒體上廣泛傳播。新媒體作為一把雙刃劍,考驗著高校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內容的篩選過濾能力和判斷掌控能力。endprint
3 新媒體時代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幾點思考
3.1 憑借新媒體環境,優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溝通渠道
運用新媒體進行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要規避其消極影響,充分利用其積極作用。在新媒體上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這本身就是一種創新。高校要破除傳統教育思維,積極搭建新媒體教育平臺,深入研究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新媒體教育平臺的手段和形式。不僅要拓展教育的渠道,還要更新教育的內容,融入學生喜聞樂見、符合時代精神和學生特點的教育表現形式??朔鹘y說教方式枯燥無味的形式,緊跟社會熱點事件挖掘社會治理背后的正確價值觀取向。廣泛開展調研,通過問卷等多種形式的征集手段,以吸引學生關注度為切入點,達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知入腦入心的目的。要積極引導學生運用新媒體接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應用意識,豐富大學生對主流價值觀理性認同的手段。高校應重視新媒體這個新型和新興的教育載體,建立新媒體教育的研究機構,開展新媒體教育的學術研討和應用研究。
3.2 摒棄傳統守舊的教育模式,建立新媒體平臺上價值觀教育新模式
說教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當代大學生認知需求。傳統的思想教育模式逐步從課堂內轉向課堂外,基于互聯網形式的多種新媒體平臺拓展了虛擬世界傳播主流意識的空間。高校要抓住這一契機,采取先進理念,增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活動的創新性、語言的活潑性、設計的獨特性、功能的多樣性。善于運用圖文并茂、聲像結合的多媒體技術,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形象化、立體化。開發大學生喜聞樂見、容易接受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產品,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念內涵。讓大學生從被動接受教育轉變為主動尋求精神洗禮,成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推動力量。高校要重點關注新媒體傳播載體上的學生輿情信息,及時介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幫助學生提高對正確信息和主流意識形態的辨別能力,引領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
3.3 提升教育者媒介素養,利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行引導
(1)教育者的媒體素養。隨著新媒體的迅速發展和廣泛應用,不少教師已表現出新媒體應用能力不足,不能很好地跟上新媒體的發展節奏,從而導致與學生在共同話語、生活空間的背離,不知道學生關注的熱點問題,不能讀懂學生的網絡語言,更別說對學生在應用新媒體進行學習、交往過程中碰到的難題進行指導。因而提升教育者的媒體素養成為引導學生合理科學使用新媒體的前提。首先,要加強對教育者新媒體應用能力的培訓,使其能熟練掌握各種新媒體應用技術,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內容立體化,創造新媒體上應用的包含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的教育應用產品,讓新媒體能夠結合傳統教育模式對大學生形成網上網下的合力影響。其次,提升教育者新媒體素養應著眼于提高教育者作為傳播者的信息制造和發布能力。教育者如果擁有強大的信息制造能力,就能從源頭上保證學生接觸到正面、積極的信息。如果同時擁有靈活運用新媒體發布渠道的能力,能夠知道哪些渠道對大學生的影響最廣、最深,哪個渠道的不良信息泛濫,就能保證其實施積極影響的最大化,抵制和消滅有害信息。
(2)受教育者的媒體素養。現在的大學生是與新媒體一起成長的一代,使用新媒體的時間也超過其他社會群體,但是他們的是非判斷能力、信息選擇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都較弱。新媒體的形式和內容遠比傳統媒體新穎、多樣和復雜,對新媒體中良莠不齊的復雜內容,缺乏足夠的認識和防范。因此,大學生的媒介素養教育,首先要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中倡導媒體素養,并在多學科領域滲透媒體素養,把學生的媒體素養教育提上日程,放在與思想道德素質、政治素質、身體素質同等重要的位置。其次,要盡可能的開設媒體素養課程,不僅可以使大學生認識各種媒介的性質、特點、運作過程,使他們掌握大學生各種媒體使用方法,更重要的是鍛煉他們制造信息、傳播信息的能力,從而形成較高的媒體素養,能夠合理運用新媒體來為他們的學習、生活等服務。再次,要在各類新媒體應用中增加媒體素養教育內容,使得大學生在使用新媒體過程中就能直觀地對照自己的媒體素質,是否達到了應有的水平,是否能恰當使用新媒體搜索所需信息,并通過一定的途徑傳播和分享相關信息。
本文系2014年度河北省高等學校科學研究計劃項目《創新高校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研究》(項目編號:SZ141153)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 石書臣.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對思想政治教育內容體系的新要求[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2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