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雅娜
摘 要:2006年9月,教育部下發了《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該文件明確了輔導員的角色定位和輔導員的八項工作職責。在文件中指出,輔導員具有教師和干部的雙重身份,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所以實施輔導員思想政治工作的課程化,即能提高輔導員工作的實效性,又能實現對大學生培養的需要。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課程化對大學生的思想教育具有重大意義。
關鍵詞:輔導員;思想政治工作;課程化
注:本文系遼寧裝備制造職業技術學院2015年度校本課題《高職院校輔導員工作課程化的理論與實踐研究》(課題編號2015XB01-17)研究成果
1 高職院校輔導員工作現狀
首先,高職院校的學生管理工作有一特點,由于學生的整體素質較高等學校的學生低些,這樣輔導員事務性的工作占得比重較高。而輔導員的主要工作是樹立學生正確的價值觀,進行心理疏導,指導學習、生活、就業等方面面臨的問題。繁忙的事務性工作導致輔導員工作低效率,沒有針對性。其次,由于工作的對象是思想各異的個體,工作內容包羅萬象,需要進行整體的規劃性和統一性,輔導員工作才能有效、平穩。最后,在布置輔導員的工作時,只是要達到一個結果,沒有統一的形式,這樣得到的結果有的是很出色,但有的就會影響到整體的效果,木桶短板的典故,沒有一定的統一性,最后的結果使得輔導員效果不佳。
2 高職院校輔導員工作課程化實施的原因
被譽為“現代課程理論之父”的泰勒說過:“課程”是學校為了達到教育的目的而設計并指導學生所有的學習進程和內容。高職院校的教育主要是通過“課程”來教育學生,教育的內容包括科學文化知識和個人的社會能力。其實個人的社會能力就是一種無形的、非正式的課堂教育,這也是中國素質教育的發展方向。隨著社會的高速發展,僅以知識為中心的教育顯得比較狹隘,需要學生發展整體的素質教育,其中包括個人的價值觀、心理承受能力、參加團隊活動的適應性、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方面等等,目前,相關的素質教育在高職院校中比較分散,自成一派,沒有規范性和統一性。需要形成統一的具體方案,來發展校園的素質教育,形成以系統、規范的課程。
3 高職院校輔導員工作課程化的重要意義
1、加強了輔導員工作職責的實效性
隨著高職院校的發展,輔導員隊伍的職業化、專業化、專家化的要求越來越重要。那么輔導員工作的課程化推動了輔導員隊伍的建設。我們把輔導員工作性質通過教學理念來認識,把輔導員工作行為通過教學方式來評價,既發揮了輔導員的教師角色,又規范了輔導員的工作職責。在考核方面,也能具體的、明確的、精細的考核輔導員的工作。把輔導員的工作和相關課程進行整合,做實基礎工作,逐步推進,從而實現工作的實效性。
2、提高了輔導員的教學素養
輔導員既是干部又是教師的身份,應該具有較好的教學質量,較高的教學水平。輔導員日常工作的零碎性,有可能本身具有重要意義的事情,經過多次的零碎的處理,變的沒有意義。比如說,大學生的安全教育,安全包括很多方面,出行安全、飲食安全、網絡安全等等,只是通過簡單的班會教育學生,會有明顯的效果,但卻有時間性,維持的時間相對少。
如果將我們的日常管理課程化,形成一個具有教學大綱、教學目的、具體實施等這種成體系的教案。按著教案有計劃的去實施,長效的,有具體方案的教育,使得學生能夠系統化、全面化的得到教育。既提高了教育的執行力,也提高了輔導員本身的教學素養,從而不斷提高教學水平。
3、有助于大學生的個人成長
(一)實施輔導員工作課程化,有助于大學生思想上成熟,個人綜合素質提高。大學生在校期間,是由學生向社會工作者的一個轉變過度時期,思想上,心理上和生活上都會發生很大的轉變,需要輔導員在對他們進行教育和指導,那么一個系統的、有條理的教育很重要。我們將這些教育課程化,有效的進行分類,分模塊的細致講解,使得學生很快的學習,掌握自己的發展方向,全面提高綜合素質。
(二)實施輔導員工作課程化,加強了大學生心理素質,樂觀面對生活。大學生的心理教育是高職院校的工作重點之一。面對復雜的社會,現在大學生們的心理抗壓能力較弱。采用心理教育課程化,系統的將心理教育的篩查、觀察、談話、指導、預防、危機處理等方面進行整合,得到一個學生由進入大學到畢業的詳細的心理教育課程。大學生通過系統的心理課程,排除心理問題,幫助其樂觀的面對人生,增強大學生的心理素質。
(三)實施輔導員工作課程化,規范各種團體活動,豐富大學生校園生活。目前,高職院校開展的各種文體、團體活動很多,這個活動還沒結束,另一個活動已經開始,使得學生們很繁忙,以致對參加活動感到厭煩。我們將這些進行統一的課程化,有條理的開展活動,形成一系列的主題活動,不但能提高大學生的積極參與性,而且也深化了此次活動的主題。
高職院校的學生工作發展的道路上還有很多的機遇和挑戰,輔導員工作在常規的工作基礎上,要勇于創新,適應社會環境。輔導員工作課程化的模式,即兼顧了輔導員的工作職責和教學素質,又加強了高職院校學生的素質教育。目前,各高校也在探索輔導員工作課程化的課題,也取得一些較好的成效,形成了若干的研究結果,所以高職院校實施輔導員工作課程化勢在必行,促進高職院校學生工作的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葉玉清,肖文學.高校輔導員工作課程化模式的理論與實踐[M].沈陽:東北大學出版社,2014.
[2]葉蕪為.輔導員工作“課程化”的必要性與可能性探索[J].高校輔導員,2010(4).
[3] 葉燕,莫堅義.加強高職院學生職業道德的培養.素質教育[J].2006.
[4] 劉云林.培養大學生良好的職業道德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標[J].
[5]陳永華,肖文學. 高等學校實施輔導員工作課程化的必要性及可行性[J].社科縱橫,2012,(12):270-271.
[6]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Z].2006.
[7]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Z].2004.
[8] 馮剛等.輔導員隊伍專業化建設理論與實務[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111.
[9] 王俊等.高校學習輔導的設計與實施[J].教育探索,2009,(4):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