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淑玲+陳霞
摘 ?要:本文對基層單位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中取得的成果進行分析和總結,根據水利工程管理特點,對其實踐工作進行指導。
關鍵詞:基層單位;水利工程;實踐探索
隨著我國基本建設和建筑業管理體制的不斷改革,水利建設行業的組織結構和生產方式都出現了明顯的改變。施工企業從魯布工程管理經驗中學習,逐漸的應用于施工中。尤其是從國家開始實行項目領導資質認證制度,生產經營管理體制的核心逐漸的轉變為工程項目管理,這已經在施工企業中成為一種基本形式。
一、水利工程施工項目管理的特點
水利工程項目施工的特征性表現,決定了項目管理的特點。(1)水利工程施工多是在河流基礎上實施的,受到地質、地形、氣象以及水文等自然條件的影響。圍堰填筑、施工導流以及基坑排水是影響施工進度的因素。(2)水利工程多位于交通落后的偏遠地區,與后方基地距離較遠,建筑材料的采購運輸,機械設備的進出場,價格波動大以及成本費用高[1]。(3)水利工程工作量大,施工強度高,技術工種多,環境干擾嚴重,需要不斷的進行論證,才能發現最佳的施工方法,確保施工質量。(4)水利工程在施工過程中, 開挖,石方爆破,高空作業、水上水下作業時候比較多,因而應施工的安全。因而,水利工程施工對項目管理的要求更高。企業應該聘請素質高的項目領導,建立管理實力強和技術能力高的項目部門,不斷的優化施工方案,對成本進行嚴格控制,這樣才能保證工程的順利完成,達到預計的各個目標。
二、項目管理實踐
(1)確定施工項目后,簽訂項目施工目標責任書。(2)成立項目部,具體工作是負責工程的施工進度、生產經營、成本核算以及質量安全。(3)項目部必須嚴格按照國家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本地區工程質量安全保證體系文件以及水利部水利工程質量管理規定執行。(4)項目部施工成本應嚴格控制工程的總造價,將其控制在一定比例范圍內,一般為合同價的80%,實行成本倒算,禁止成本超支[2]。(5)項目部在價格、質量以及費用相同的情況下,要優先選擇本單位提供的機械設備和建筑材料。(6)項目部應首先確保固家職工的勞動崗位,工資按照處定標準發放。當雇傭外包工隊時采取包工不包料的形式,項目領導必須與包工隊伍簽訂勞務合同,上報領導尤其批準審核。(7)完成工程工期、質量安全以及經濟指標后,單位應將成本節余部分的40%獎勵給相關的管理;假如沒有做好工程質量安全指標,單位應根據工程處的安全責任制實施相應處罰。項目部假如沒有按照要求完成工期指標,單位應將管理人員的工資根據情況扣罰1~3個月不等。
三、規范化
(一)確立科學合理的管理組織結構模式。一個工程常常同時包括多種類型的水工建筑物,如圍堰、導流、壩體填筑碾壓、土石方開挖、鋼筋混凝土閘室、灌漿、深基礎廠房等等,工種工序錯中復雜,技術工種繁多,工期緊迫,需要實施矩陣式管理形式,將水利專業施工隊伍的技術優勢最大限度的發揮出來。隨著基層單位施工承包工程,必須提升施工管理的過程控制,建立健全的考核評價制度,完善水利工程的規范化管理。
(二)改革人事管理制度。 實行全面的評聘分離制度,逐漸的實行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運行機制的技術職務自主聘任制度,將職稱申報權真正的交到個人手中,將評審權交給社會,聘任權交給單位。
(三)抓好繼續教育、全員培訓工作。水利工程應堅持以人文本的理念,嚴格實施管理,上到總領導,項目領導,下到勞務工人,鼓勵全員進行繼續教育和培訓工作。突出重點,分層次以及有針對性的實施業務培訓工作,不斷的提升職工的質量安全意識。這是一個長期的工作,項目部和企業都應組成學習型團隊,將所學的管理技術運用到工程刊中,為建設優良工程、規范化項目管理以及打造企業品牌奠定扎實的基礎。
(四)搞活分配制度。科研機構實施按任務定酬、按定酬、按業績定酬的分配制度,內部自主決定分配方式,將有限的資金靈活的運用在具有創新型人才上,將資源配置最優化。對于從事高新技術開發、研究、實行以及應用科工貿一體化經營型事業單位,應積極探索按技術、知識等生產分配與要素分配的方法和途徑。科研機構、科技人員以及高等院校應采取多種方法來消化高新技術成果,建立高新技術企業。鼓勵國內外個人以及單位以專利、科研成果以及專有技術等知識產權作為投資資本,創立科技型企業,得到合法的收益。高等院校、科研機構轉化職務科技成果,應該依法對研究開發這一科技成果的人員進行獎勵。對于沒有完成最終成果,但是部分成果已經完成的,應通過利益補償或者適當獎勵的方法鼓勵其他人員完成。對于股份制企業,應該建立職工創新股,具體包括技能創新股、創業股、技術創新股、市場創新股、管理創新股等等,將其成績與效益掛鉤,根據成果實施獎勵制度。
小結:水利工程的施工特性決定了項目管理的特點。矩陣式項目組織是現今水庫除險加固工程最佳的施工項目管理模式。通過控制過程,不斷的進行改進,適當的開展項目考核評價,這是基層單位水利工程管理運作的重點內容。
參考文獻:
[1] 林宇軍.淺析水利工程的項目管理的風險及策略[J].陜西水利.2009,22(05):163-164
[2] 張坤1,張宇2,曹海東2,張顯成1.水利工程成本風險的可拓評估模型[J].工程管理學報.2014,23(05):102-1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