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聞節目主持人在說新聞時不應只是簡單地講述新聞現象,這無法滿足聽眾深層次的需要,而應該提取出新聞背后的警示,將對大家有價值的東西放大。《方雨大搜索》透過新聞事件提取其中警示,引導人們以正確立場思考問題,通過和聽眾之間平等、充分的互動,成為眾多有車族上班路上難以割舍的選擇。
【關鍵詞】引導 立場 信息 明確 互動
【中圖分類號】G222 【文獻標識碼】A
我們做節目到底該不該挑聽眾?我們通過什么渠道知道我們挑選的聽眾的口味?浙江廣播電視集團浙江之聲每年兩次改版的“搶地”運動對主持人是莫大的挑戰,你要搶“地”,先得告訴大家你打算栽種什么?該品種是否符合頻率的定位,你能否長期持有,能否常態操作?《方雨大搜索》是浙江之聲在2010年秋季改版時的創新之舉。節目的口號是“你還在路上,我已為你翻開今天的世界”,主持人帶領聽眾以聽音樂的心情聽新聞。節目定位清晰,主持人角色明確、點評有節制,信息量大而有序,音樂精挑細選,和聽眾之間的互動平等、充分,成為眾多有車族上班路上難以割舍的選擇。
節目開辦三年多時間,主持人的微博粉絲數量達到17萬,個別微博瀏覽量達到30萬人次,騰訊空間的瀏覽量更是積累了130萬人次,吸引的主要是25~50歲之間的車載人群,收聽率和市場占有率在同時段名列前茅,吸金能力屢創新高。作為這個欄目的主創者和主持人,我總是在思考:我們在說新聞時,究竟應該說什么?不該是新聞現象那么簡單,因為簡單講述無法滿足人們深層次的需要,主持人應該提取出新聞背后的警示,將對大家有價值的東西放大。
一、《方雨大搜索》的運作理念
1.要透過新聞事件提取其中警示,引導人們以正確立場思考問題
新聞不需要太多好奇心,新聞事件更多的不是真相,而是警示。真相只有一個,但是警示可以很多。真相留給警察,而警示的傳播、警示的啟發就留給我們新聞工作者。換言之,大眾需要的是從這件事情中能學會什么,感悟到什么。做新聞應該有限度性,應該具備正義感,具備控制自我的冷靜能力,不應有太多個人情緒。
就眼下的“馬航失聯”事件來說,媒體的注意力不應集中在捕風捉影,這不能彰顯媒體的責任心,反而加劇了人們的猜疑。讓失聯乘客的家屬接受殘酷的現實遠比每天給他們一點飄渺的希望來得有意義。與其讓他們去馬來西亞甚至澳洲心力交瘁地奔波和等待,不如勸他們回到原來的位置中,在忙碌中交由時間來治療傷痛。這時候媒體要代表國家督促馬方更積極地搜救、找尋黑匣子,及時傳遞有效信息而不是無節制地煽情、無方向地揣測。
2.面對一件好事,你要出來警示,面對一件壞事,你要滲透內在的陽光的一面
《方雨大搜索》以平民視角去發現和搜索發生在普通受眾周圍、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新聞,并以平行的而非高高在上的角度與聽眾進行交流。
如講到杭州每天從高架路上撿到的垃圾達一噸之多,主持人隔空喊話:“向車外扔垃圾的你想過那些因為要撿拾垃圾而賠上性命的環衛工人嗎?難道你心里沒有一絲絲不安?下次請將包子扔出去,將塑料袋塞進自己的嘴里。之前你扔過我們也不計較了,大凡聽我節目的人,從今天起請你管住自己的手,否則,我們不是同路人,你可以換頻率了!”幾句批評,一聲感嘆,激發聽眾共鳴。
再比如:節目中講到某天下午在西湖邊有幾位游客把腳泡進西湖里。主持人調侃道:“通常人們是用手去觸摸美好,如果改用腳觸摸,是不是會大煞風景?還有些人認為這會弄臟了西湖水,對這些親水的游客大加批評,我倒覺得西湖以此親近游客也未嘗不可,但小心你的腳被法海拽住。”
3.傳播有益,受益非常;傳播不益,也是禍害
這個不益,不是說惡性事件不能說,而是不在恐慌中繼續制造不必要的恐慌,不在樂觀中繼續盲目。面對不同的聽者,你做不到面面俱到,但是必須要引導人們正確地思考問題,不要想著盡善盡美。
比如“復旦投毒案”,名校、投毒,這兩個元素組合起來的案件新聞迅速引發全社會關注,一時之間網絡上一片“感謝舍友不殺之恩”的調侃聲。這時候廣播節目主持人可以做什么?如果有人被貼上了壞人的標簽,不是說這個人每時每刻多壞,而是在某一時刻他沒能控制自己的惡念,任由其滋長,最后發展到自己無法控制結局的境地,我們要引導人們控制自己的欲念,對他人寬容忍讓,要有體諒心。
“復旦投毒案”被告人林森浩被宣判死刑時他的父親在法庭上發出一聲哀嚎,而他沒有看父親一眼,只說自己對不起他們,希望他們忘了自己。讓父母忘記自己,難道就是你的懺悔嗎?你是在強人所難!他表現出的冷靜恰是一種冷漠,透過這個事件,我想告訴家長的是:與你孩子的身心健康相比,分數什么都不算。
4.傳播者和聽眾是分享式的關系
《方雨大搜索》定位親民,從“你在路上,偶然相遇,就這樣一起前行,讓我們形影不離”,到“小廚方雨,以最佳狀態提供新聞早餐”等節目導語都非常清晰地映射出節目的親民氣質。
報道國內外大事時,一般媒體都是引用新華社的通稿,即使有解說,也比較嚴肅、書面化。《方雨大搜索》注重從大事中找到生動的細節、音響和語言,使解說有新意。如去年3月26日引用習近平主席在南非訪問時的一段話:“有人說中國是高富帥,沒錯,是真的,但這只是一面,中國的另一面是還有大量的貧困人口,人均收入在世界排名第九十幾位,是標準的發展中國家。”這樣的選材,讓時政新聞有了溫度。
二、《方雨大搜索》節目操作中的可復制元素
1.充分運用新媒體,在節目內外建立溝通渠道,形成良好的信息循環
(1)節目設立“聯通微世界”“微信動起來”“人物微語錄”等小插件,與網絡緊密聯動,做到第一時間呈現網上最新熱議話題。節目利用微信平臺,提升聽友參與度。比如配合杭州整治交通大行動,請網友發表如何勸阻那些不聽指揮亂闖紅燈橫穿馬路的行為,多位網友給出了較好的建議。
(2)主持人開設微博、微信,聽取網友對節目的看法,交流對當下社會熱點問題的意見,從而使節目更有針對性。比如杭州的限牌政策突然出爐給大家帶來強有力的沖擊,這時候通過節目可以讓聽眾的糾結有個出口,讓政府有所反思。
(3)將節目中所穿插的歌曲搜集成集,通過精美的制作和編排發送給聽眾,增加聽眾對節目的黏性和重視度。《方雨大搜索》3年間共制作了6張CD,每期都有主持人的卷首語,歌曲之間將頻率的宣傳帶植入,聽來自然而具陪伴性,沒節目的時候有CD,讓節目時間有效延續。
2.增加新聞節目的新鮮感
新聞節目說的都是新鮮資訊,保鮮性與生俱來,但這并不足以讓聽眾長久地留在節目里。主持人得在新聞選擇尤其是頭條新聞說什么上有個性,再通過片頭片花、線下活動、線下互動讓新聞節目的主持人更加親切真實。
3.舉頻率之力做好節目推廣
一個節目的影響力僅靠好的時間段和主持人的傾力是不夠的。近幾年,浙江之聲邀請專家和聽眾為《方雨大搜索》節目開研討會,擴寬思路,投入大量資金做墻體廣告、公交車廣告、高速公路路牌廣告,不斷拓展節目的收納能力和影響力,主持人也利用各種主持活動推薦大家收聽。讓未來的聽眾發現這個節目,讓已有的聽眾認同這個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