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君勝
廣州市廣播電視大學 (廣州 510091)
數字化學習是互聯網時代人類掌握知識和技能的最快捷途徑,隨著現代信息技術和移動智能終端設備的快速發展和普及,開放教育適應因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而呈現革命性變化[1],數字化學習的需求的快速增長,移動學習需求尤為突出,數字化學習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已經成為學習者能否快速、有效地掌握知識和技能的基礎能力。
實現數字化學習先從數字化學習資源開發和管理出發,將現有開放教育教學資源進行數字化升級是的一種方法,尤其是電大在線教學資源。開放教育各層次各專業的課程主要分為中央統設課程和省開課程兩大類,省級電大建設和管理大量省開課程的教學資源。多年來,廣州電大的開放教育樓宇智能化工程專業為省開課程建設了大量豐富的網絡教學資源以提供給學習者進行遠程學習。為適應遠程開放教育的發展,該專業的省開課程利用數字化學習平臺,逐步將教學資源進行升級或新建。考慮開放教育樓宇智能化工程專業是工科專業,省開課程主要為專業基礎課和專業核心課程,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并重,部分實踐、實訓的面授教學具有網絡學習所不可替代性,必須要有新模式以適應數字化學習的轉型。
根據開放教育的學習特點,樓宇智能化工程專業的學生均來自于不同年齡、不同職業、不同地區、不同學習資歷,其中以中職非樓宇智能、非計算機相關專業的學生為多,大多數不具備一定的本專業相關的基礎知識和技能。教學上以面授教學和實踐指導相結合,基于網絡的遠程教學為輔助。
該專業的省開課程全部設有實踐環節,專業核心課程以適應地方經濟發展需求為導向,通過校企合作共建共享。根據課程實際,分別采用一體化教學、面授教學+實踐指導和綜合實訓的教學形式,同時利用廣州電大可供遠程教學的網絡教學平臺統一提供豐富的課程教學資源讓學生自主學習,如電大在線、實得網絡課程學習平臺、網絡課程移動學習APP、專題多媒體在線教學小課件等。
該專業現設有省開課程8 門,專業基礎課3 門、專業課4 門、通識課1 門,見下表1。除了通識課的《實用寫作》在數字化學習平臺已實施全網絡學習以外,其他課程均為“理論+實驗”的面授課程或綜合實訓課程。

表1 開放教育樓宇智能化工程專業省開課程列表
該專業省開課程建有豐富全部教學資源,都開放到遠程教學平臺,但在教學過程中產生了一些問題:首先,遠程教學平臺雖提供大量教學資源,但未能起到讓學生主動學習的作用,平臺并未關注學習者的學習進度,只有要求提交作業或晚上答疑的時候,才會關心遠程教學平臺。其次,該專業每門省開課程的每次網上答疑都要求設定主題,但學習者在有限的時間段里對主題的探索和參與度低,論壇式的在線交流,未能跟蹤管理學習者對問題和任務的學習進度。還有,在分校教學調研和專業推廣的過程中,普遍反應擔心該專業核心課程難以聘請任課教師。為解決這個問題,廣州電大提出共享教學資源、共享實訓室、專職教師到分校任課等方式。但在招生人數增長的時期,專業核心課程的任課教師深感力不從心。
為了更了解該專業學生的學習情況,參考基于網絡環境下開放教育學生學習有效性的相關研究的調查[3],對不同學期不同班級的學生分別做問卷調查,共計53 份,其中有效問卷51 份,回收問卷有效率為96.2%。
(1)學習跟不上變消極被動
在課堂面授學習上,78%的學生認為面授課跟不上的原因是“課堂節奏太快”、“內容太多”、“面授課時太少”,36%的學生認為補救方法是“課后主動學習”,41%產生“會有厭學情緒”,19%選擇“考前突擊學習”。
(2)趨向“面授+網絡”混合式學習
學生傾向于混合式學習方式,在學習方式上,66%的學生選擇“網上學習+面授輔導”,29%選擇“面授”,4%選擇“網上學習”,1%選擇其他。網上學習的可接受比例達70%。
(3)喜歡上面授實訓課程
調查顯示,88%的學生認為“面授實踐課不可被替代”,96%對實訓課程的總體評價為“非常好”、”“比較好”和“可接受”。
從上述調查數據可知,該專業的省開課程進行數字化學習是適應學習者需求的選擇。數字化學習既可解決任課問題,又能在過程評價中督促和引導學習者,使得學習者主動參與學習來通過課程。
開放教育樓宇樓宇智能化工程專業除了通識課模塊的省開課已實施全網絡教學以外,在目前的遠程教學平臺上的省開課程教學資源,一部分是選用中央電大已有資源的課程選為省開課程,均為一體化教學課程。另一部分是廣州電大作為省級電大由責任教師通過校企合作共建共享教學資源的形式自建課程,多為“理論+實驗”課程。
省開課程的數字化學習資源建設是一個資源累積和專業共享推廣使用的過程,不能簡單理解為在一個數字化學習平臺上導入一些素材就可以完成的簡單任務[2],應該是一個有步驟、有計劃逐步推進的過程。
自建課程實施教學資源升級數字化學習資源。由學院具有豐富授課經驗的教師負責建設,撰寫最新的學習資源,提煉知識點,聘請行業專家教授補充拍攝教學視頻,課程都將保留面授實訓輔導環節。這是第一步。
選用中央電大已有資源的課程,由于電子技術、計算機行業的更新換代較快,大多數教學資源不適合學生學習需求,需要新建一體化教學的數字化學習資源。這一類的省開課程是升級數字化學習是第二步。
開放教育的工科專業,綜合實訓課程是必不可少的,面授輔導教學具有不可替代性。實訓演示視頻等教學資源將進行數字化轉型升級,聘請具有豐富項目經驗的工程師錄制技能教學視頻,課程將會以“網絡學習+面授輔導實訓”的形式存在,這是第三步。

圖1 開放教育樓宇智能化工程專業“混合式教學”模式
數字化學習資源的建設可以是共建共享,不是一個教師、一個部門、一個學校能完成的工作,針對某一課程的建設可以將相關的責任教師的優秀教學資源整合在一起,實現不同專業同一課程的共享[2]。共建共享是數字化學習的特點,這種共享不局限在校內、系統內,甚至可以是全省市、全國,乃至更大范圍的共享。
該專業的省開課程的數字化學習資源建設,強調高效的網絡化學習,同時強化實踐技能訓練,在教學過程中將會形成網絡學習和實踐面授輔導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如圖1 所示??紤]到自建課程屬于專業性非常強的課程,先行實施,逐步實施全部省開課程“網絡學習+面授實踐輔導”相結合。通過數字化學習平臺,改變開放教育面授教學為主遠程教學為輔的現狀,改進傳統學習資源,資源的管理可以實現動態跟蹤和更新,提高了質量,關注學習者的真正需求,在過程評價中促使學習者主動學習,同時讓多方互動更有效,也讓整個教育方式更高效。
開放教育樓宇智能化工程專業的省開課程根據工 科專業的特點,在探索實踐教學網絡化、虛擬化的同時,以理論教學網絡化和實踐教學面授輔導相結合為過渡,構建省開課“混合式教學”模式,向數字化學習的快速轉型,進而實現全面轉型數字化學習。這種轉型讓單一課程的教學不僅僅為學歷教育服務,也可為非學歷教育服務;不僅僅為學校服務,同時也可為企業服務。因此,只有向數字化學習轉型,才能適應遠程開放教育的新變化。
[1]楊志堅.我國遠程開放教育的挑戰和機遇[N].中國信息化周報,2014-2-(21).
[2]吳冰冰.開放教育數字化教學資源共建共享研究[J].電大理工,2014,(1):55-56.
[3]張秀珍.基于網絡環境下開放教育學生學習有效性現狀的調查與反思[J].新疆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4,(4):1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