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超芳
【關鍵詞】小學英語 一年級 啟蒙課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4)11A-
0104-01
當前,有很多學校從小學一年級就開始開設英語課。一年級的英語教學是英語啟蒙教學,其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積極的英語情感,促使其在語言實踐中,初步形成英語語感,打好語音、語調基礎,養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為今后的英語學習打好基礎。那么,教師應如何上好英語啟蒙課呢?在此,筆者談談自己的體會。
一、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
小學生有好動、模仿性強、好奇心強、有意注意持續時間相對較短等年齡特點,他們只有對某種事物“感興趣”,才會產生求知欲。教師應該把握學生的年齡特點,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習得和運用英語知識,從而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例如,教學外研版英語教材Module7 Unit2“Its my ruler.”中的chant“pen and pencil”時,筆者要求學生左手拿鉛筆,右手拿鋼筆,一邊跟著錄音唱chant,一邊揮舞手,當聽到pen時就伸出右手,當聽到pencil時就伸出左手。這種學習方式非常受學生歡迎,他們積極參加課堂活動,課堂氣氛非常好,學生在愉快的情感體驗中不知不覺地學習了相關的英語知識,從而提高了英語學習的效率。
二、利用輔助工具開展情境教學
作為現代教育者,要經常利用圖片、收錄機、實物、錄像機、幻燈機等輔助工具,創設教學情境,開展情境教學。教師可以根據教材內容設計生活語境,如互相打招呼、了解對方的名字和年齡、借學習用品、道別等,讓學生根據語境扮演角色。
例如,教學外研版英語教材Module7 Unit1 “Whats this?”時,筆者準備了在課文中出現的schoolbag,pen,pencil,ruler,book等實物,讓學生邊看邊跟著認讀。學生非常好奇這些熟悉的東西怎樣用英文來表達。接著,筆者再讓學生指出教室中的某個物品,并用英文表達該物品的名稱。在學生基本認讀新單詞后,筆者利用卡片組織競賽。筆者快速更換卡片,會讀的學生則站起來大聲讀卡片上的單詞,比一比誰的速度更快。筆者還不時調整舉起卡片的高度,要求學生根據卡片的高度調整自己讀單詞的音量。這樣教學,使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印象更加深刻,有助于學生對知識的記憶和鞏固。
三、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
在新課程教學中,常用的教學方法包括愉快教學法、模仿練習法、游戲法、講授法、表演法等。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學的實際需要,靈活采用各種教學方法,以提高教學效率。
例如,筆者在教學中經常運用游戲法。在小學低年級英語教學中,教師靈活運用各種游戲,“鼓勵學生玩”“組織學生玩”“和學生們一起玩”“引導學生玩得有意義”,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英語教學的效果。在教學stand up,sit down,point to等詞組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玩“木頭人”的游戲;在教學有關動物的單詞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玩“快速模仿叫聲”的游戲。在這些帶有比賽性質的游戲中,學生的思維活躍,產生了表達的欲望,提高了口語實踐能力,其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得到了提高。
四、運用適當的評價手段
英語新課程標準提出,應建立能夠激勵學生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能力發展的評價體系。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應以形成性評價為主,注意培養和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信心。課堂學習評價是教師對學生進行終結性評價的依據,是組織、調控教學的重要手段。利用評價,教師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維持課堂紀律,保障教學順利進行。
例如,在課堂上,筆者經常用貼紙作為獎勵。當學生在某一方面表現出色時(如參加比賽獲勝、回答問題正確、完成任務認真等),筆者就獎勵學生1張五角星貼紙。當學生得到5張五角星貼紙,可到可到筆者處換取1張紅蘋果貼紙;當學生得到5張紅蘋果貼紙,可以收到筆者準備的神秘禮物。學生們非常想得到這份神秘的禮物,因此,他們更加注意自己的課堂學習表現,力爭做得更好,這有效地促進了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
總之,要上好英語啟蒙課,教師應該先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使其“愿意學”“樂意學”,并靈活利用各種輔助工具和教學方法,創設良好的英語教學情境,運用適當的評價手段,不斷優化英語課堂教學。
(責編 雷 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