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亞芬
[摘 要]語篇教學應以學生為主體,在具體語境中引導學生對材料整體感知、理解和應用,通過聽、說、讀、寫等方式來培養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
[關鍵詞]小學英語 語篇閱讀 分層設計 閱讀能力
[中圖分類號] G623.3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5)03-057
隨著新課改的深入發展,英語語篇教學成為焦點議題。語篇教學注重的不是知識傳授,它始終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在教師的有效引導下得到長足發展。一般而言,語篇教學涉及的內容面廣,難度不一,因此語篇教學要求教師具備一定的能力。針對小學生英語水平不一的現狀,可以分層設計活動,讓活動內容層層推進,在不同層次的活動中學生的能力均得到有效發展。
一、導入活動,激發語篇學習興趣
導入活動一般是輕松愉悅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激趣。只有學生的興趣被成功調動起來,英語教師設計的教學活動才能吸引學生主動參與。但導入活動應以趣味為主,并與語篇學習內容相關,基本不具備什么難度。以《5B Unit 4 Halloween》為例:教師播放一段有關Halloween的party視頻,讓學生通過畫面信息感受Halloween的活動與文化氣息。播放完畢后,教師設計一些有關Halloween的文化背景信息,為Halloween的語篇學習做好鋪墊。如制作一些卡片,上面分別寫:“① Halloween is on 31st of October. ②We need some masks for the Halloween party.③We play trick or treat at Halloween. ”然后教師讓一些學生上講臺抽取卡片,如抽到卡片①的學生,要將卡片的內容用英文讀出來。這樣的活動形式以學生為主體,并且順利導入新課學習,在朗讀中學生也能學習語篇文化背景知識。
二、輸入活動,體驗理解語篇內容
語言學習只有經過一定的輸入,才會有輸出。因此,在語言輸入環節的活動設計,可以以問題導學,加深學生對英語語篇的體驗,熟悉語篇單詞,并初步感知語篇內容。教師以提問活動加上磁帶播放,讓學生體驗語篇內容。①When is Halloween? ②What do they need? ③Who is Bens brother?④ What masks does Ron like? ⑤How much are the things? 以上問題的答案包含很多語篇學習的重點詞匯,如chocolate, need, mask, vase, pumpkin, lantern, horse, monkey等。在這個環節,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分組合作探討,回答問題。在答案中,帶有生詞的需要學生以圖片的內容表達對應單詞的意思,加深學生對單詞的理解。如vase,學生需要畫上花瓶,并標注英漢兩種語言。如此一來,學生在小組內既回答問題,理解語篇內容,又能相互合作,共同完成新詞的學習,彼此促進。最后,教師以圖片形式呈現本課新詞學習,讓學生在看到圖片的時候,大聲說出對應的單詞,以檢查活動效果。在學生回答完畢后,教師點擊出現對應的新詞和讀音,讓學生跟讀,強化讀音。這一活動使單詞不再是孤立的學習,而是融合在語境當中,為語篇學習增添色彩,收到良好效果。
三、輸出活動,提升語篇閱讀能力
經過輸入活動,學生對句型“What do they need?” we need some ……” “how much are the things?”等有了深刻體驗。因此,為了迎合學生的認知需求和提升需求,輸出活動的設計應更具挑戰性,讓學生在活動中有所突破,有所創新發展。此外,在輸出活動環節,教師還可以有效整合語篇新舊知識,強化學生的語篇學習,體現學習的連貫性。如Halloween的輸出活動,教師可以設計情境活動:假如明天是萬圣節,班上將舉行萬圣節晚會,請你列出萬圣節晚會所需要的購物清單。在列出清單后,碰巧你安排到為班上的同學購買萬圣節面具,請模擬你與面具老板的對話。這個輸出活動可以讓學生兩個人為一組,共同合作完成。該活動需要學生列出萬圣節晚會的購物清單,并模擬面具購買的對話,具有一定的難度。在列出清單和模擬對話時,學生鞏固句型“we need…, what else do you need, how much are the masks, here you are”等,這對學生語篇閱讀能力的提高很有幫助。
四、練習活動,提高語言運用技能
練習活動的設計主要是鍛煉學生的語言技能,讓學生在運用過程中得到提高。練習活動的設計靈活性很強,不過要求也相對較高,要求能鞏固語篇學習內容,還要求語言能力得到有效發展。基于此,針對Halloween的練習活動設計,可以做如下安排:① 讓學生看多媒體,配對圖片和對應的單詞。② 用自己的語言復述語篇內容。③ 收集更多有關萬圣節的知識,以圖文形式匯報。同時,學生需要通過各種途徑,寫出另外一個自己感興趣的西方節日,并收集該節日的相關信息。以上練習活動,不僅與語篇內容相關,還呈現出遞進發展,這對學生語言能力的逐層發展具有重大價值。此外,后半部分練習活動的設計開放性較強,對學生的創造性發展大有裨益。
總之,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設計的活動應逐層推進,讓學生的語篇閱讀能力在分層活動中得到提升。此外,分層設計活動應符合小學生的認知規律,由易到難。活動的逐層遞進設計,使學生的語篇閱讀興趣更濃,語篇閱讀能力也會得到更大的發展。但分層活動的設計始終不能偏離語篇學習,應是為語篇學習服務的。
(特約編輯 熊疊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