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拉買提·尼亞孜汗
摘 要:本文通過家長要掌握交談及跟孩子一同活動的藝術;家長要掌握表揚、獎勵及向孩子道歉的藝術;家長要會預防不科學的教育方式這三個方面來進行分析。
關鍵詞:家長;教育方式;家庭教育;藝術
中圖分類號:G71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23-085-01
孩子不僅是學習知識的認知體,更是有血有肉的生命體。加強家庭教育、培養孩子積極、樂觀、向上、抗挫的心理品質、促進孩子健全人格的發展,是家庭教育的必然要求。家長要以我國的教育優先發展戰略來培養人才,人才的培養就應該從家庭抓起,作為一名家長,要關心孩子健康成長,掌握一定的家庭教育藝術,肩負著神圣的責任。家庭教育對于孩子的發展至關重要,家長一定要重視孩子在家里的舉動,要及時糾正孩子的不足,發展孩子的優良品德和教孩子養成勤儉樸素的好習慣。下面我具體說一下孩子家庭教育的藝術。
一、家長要掌握交談及跟孩子一同活動的藝術
交談的質量,跟交談的藝術有密切關系。交談的藝術,主要體現在交談時機的捕捉和交談方式的運用上。一般地說,家長和孩子雙方在情緒不佳時,特別是在氣頭上,不要交談;在事情的原委還沒有搞清楚時,不要交談;有局外人特別是有客人在場時,請不要做批評性的交談;在飯桌上,在孩子睡覺前,也不宜做批評性的交談。家庭教育的特點是“遇物則誨”,所以教育的時機要靈活掌握,一切從教育的需要,特別是教育的效果出發,以孩子能接受為準則。交談的方式可以多種多樣,如漫談式、調查式、激勵式、嚴肅批評教育式等都可采用。成功的交談,似春風化雨,孩子是會受到教益的。
在生活中,家長跟孩子共同活動的機會是很多的。如:跟孩子一起上街購物,一起去參觀游覽,一起娛樂等等。
家長和孩子共同活動的內容很多,共同活動的目的是要消除代溝,融洽感情,寓教于樂,讓家庭教育在歡樂、親切、無拘無束的活動中進行。
二、家長要掌握表揚、獎勵及向孩子道歉的藝術
多鼓勵夸獎孩子。孩子的自尊心也是很強的,有時候一句責備的話能讓他難受很長時間。相反多鼓勵鼓勵他會讓孩子干勁十足。及時的給予獎勵。當孩子犯錯時應該給予懲罰,但是孩子做的好時更要加大獎勵力度。這樣能極大地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和熱情。表揚、獎勵孩子,可以鼓勵孩子良好習慣形成;在表揚和獎勵中可以激發孩子的上進心,有利于培養孩子的自尊心和榮譽感,培養孩子自我約束的能力,還可以增強孩子的是非感,有助于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情感加深。可以訓斥但不要體罰孩子。當孩子犯錯誤時,家長不要隨意就體罰孩子,這樣反而給孩子造成陰影。而是應該首先予以勸說和訓斥。
孩子改選履行了父母的要求、希望,可以給予表揚、獎勵;孩子有了良好的行為表現,雖只是苗頭,也可給予表揚、獎勵;孩子完成了一件比較困難的事情,表現了勇敢的品質或一定的毅力,也可得到父母的表揚、獎勵;孩子獲得了光榮稱號,父母要給予表揚、獎勵。
表揚、獎勵孩子的方式很多,應以精神獎勵為主。比如:夸獎、贊許、點頭、微笑、親昵等,都能達到激勵孩子上進的目的。物質獎勵也要有,對年紀小的孩子,必要的物質獎勵也是很好的教育手段。
家長要把握住表揚、獎勵的時機。孩子興奮起來,來得快,去得也快,家長要把握孩子的心理脈搏,該表揚、獎勵的時候要及時,使他們良好的表現得以強化,得以鞏固。
再有,表揚也好,獎勵也好,都要實事求是,因為這是對孩子的一種評價,要讓孩子在表揚和獎勵中去認識自己。過高,容易讓孩子盲目滿足;過低,又不容易達到到激勵的目的。另外,表揚、獎勵,家長的態度要真誠,最好不要事先許諾,一旦許諾就要守信;絕不能在獎勵的程度上與孩子討價還價。
在家庭生活中,家長說錯了話,辦錯了事,甚至冤枉了孩子的事,是常會發生的,如何處理這樣的問題,實在也是家教的藝術之一。
家長和孩子在家庭中應當是民主和平等的關系,家長做了錯事或錯怪了孩子,是應該主動道歉的。這不會影響家長的威信,更不會有損父母的尊嚴;相反,會給孩子樹立有錯就改的榜樣,會使孩子由衷地敬佩父母的品質與修養,從而更加信任父母,親近父母。當然,家長道歉、認錯,特別是向孩子道歉、認錯,態度必須是誠懇的,不敷衍,不找客觀原因,真誠地去求得諒解。
三、家長要會預防不科學的教育方式
在生活中一些家長把孩子放在家庭的中心位置上,對他們缺乏管束,很容易使他們形成好吃懶做、任性放縱、缺乏獨立生活自理能力等不良品質。父母對孩子的嬌寵表面上看是無微不至的關懷,實際上是剝奪了孩子對人生的正常體驗,影響孩子生存技能和自制自理能力的培養。 這種恰好與嬌寵教育型相反,這種類型的父母對孩子的要求過高 ,一旦孩子未達到其要求,輕則說罵,重則遭受皮肉之苦。這種“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方式只會使孩子的心理逐漸扭曲,從而無形中形成了殘暴的性格。主要表現為父母對孩子明顯缺乏責任心,沒有對孩子進行正確、及時、有效的管理和照顧。一些父母對子女教育放任自流,學習上不過問,生活上不關心,品德上不教育,狼性教育就是在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社會上,對孩子進行“狼”的教育而非“羊”的教育。在社會主義市場和社會競爭日益加劇的背景下,一些父母從孩子小時就開始培養孩子各方面的能力,讓其以后在社會上有競爭力。這種教育類型是在社會競爭壓力的背景下而衍生出來的教育方式,這種一味的培養孩子的競爭觀念和競爭意識的做法,最終只會導致孩子缺乏愛心,甚至是性格的扭曲,從而不利于孩子身心的建康發展。
總之,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要懂得孩子有不同的個性心理特征,一定要根據孩子身心發展的規律進行教育,教育孩子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教育也有藝術性,家長要關心孩子健康成長,掌握一定的家庭教育藝術,肩負著神圣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