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平
內容摘要:本文著力探究如何營造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興趣,提高語文教學效力。
關鍵詞:語文課堂 氛圍 激趣
課堂是師生彼此交流及教學的主要場所,課堂上學生處于怎樣的心理狀態直接影響著教師的教學行為,也會影響教學的質量及學生的才能發揮。如何營造寬松、和諧的課堂氣氛呢?從課堂教學過程來看,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教態是促成良好課堂氣氛的首要條件
何為教態,教態就是教師講課時的情緒與外在表現,比如,教學心情、表情、體態動作、神態等,是教師開展課堂教學的一種重要輔助手段。學生在課堂上會通過教師有聲語言的講解而“察其容”,而且還會通過教師的教態而“觀其色”,要保持教學時最佳的教態,必須做到:
一是課前準備要充分。課前應認真仔細地做好準備工作,特別是對教案要胸有成竹,教學各主要環節能歷歷在目,做到教學過程清新、結構合理、方法恰當、內容適度等。二是進行教學要投入。教師一旦走上講臺,快速進入角色,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活動中,要做到用微笑面對學生,微笑讓學生對教師沒有懼怕感,課堂氣氛溫和;給予學生鼓勵,要讓每個學生都能發現自己的長處,體驗成功的喜悅;多給學生肯定的目光,鼓勵的目光。這樣良好課堂氣氛才能順利形成。
二、游戲是活躍課堂氣氛的有效方法
在語文的課堂教學中,語言游戲是一種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能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習語言知識和掌握語言技能的好方法。語文學科的課堂游戲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并集趣味性、知識性和靈活性為一體,符合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
1、瞎子摸題。教師提供一系列貼近學生生活實際且學生感興趣的話題裝在匣子里,學生自選話題。這一方法可充分利用小學生活潑、好動的特點,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真正體現“寓教于樂”的游戲教學原則。
2、辯論。對于課堂上一些有爭議的話題,一般為人物形象的分析,讓孩子們自由辯論,學生非常喜歡這種新穎且富有挑戰性的辯論游戲,辯論時課堂氣氛十分熱烈。
3、猜故事結尾。一般選長度適中、新穎且有趣的故事為宜。教師先讓學生對所選故事做限時閱讀,然后在小組內猜故事的結尾,語文課堂中的游戲教學為學生創造了寬松和充滿歡樂的氛圍。它寓教于樂,融言、行、情為一體,讓學生感受學習成功的喜悅。
三、動手操作是調動課堂氣氛的必要活動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兒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兒童多動手操作會促進智力的發展。動手操作的過程,調動了學生的感官參與,手腦結合,是學生把書本內容生動化的表現,比如《烏鴉喝水》這則寓言故事主要講了一只口渴的烏鴉自己動腦筋、想辦法,往瓶子里填石子,解決了“瓶高、口小、水位低”的難題,喝到了想喝的水,品嘗了成功的樂趣。這個寓言故事雖然有趣,但學生不一定能表達清楚烏鴉喝水的過程。在教學時,讓學生自己準備好一個與插圖,類似的瓶子、一小堆石子等實驗器具。利用動手實驗可以很直觀地讓學生邊觀察邊思考,當學生看到利用小石子占據了水的位置,使水位上升,這樣,烏鴉就可以喝到水了。通過動手,學生還懂得了:遇到問題要動腦筋,想辦法去解決。
四、多媒體課件是引發課堂氣氛的主要手段
多媒體教學已成為教學活動中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環節和要素。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使教學形式和教學方式變得靈活多樣,徹底改變了過去單調死板的課堂教學方式;讓多媒體技術與語文課堂教學環節有機結合,生動有趣的教學形式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通過多媒體技術不僅可以感染學生,更重要的是可以使課堂教學活動生動有趣,調動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和愛好,讓學生喜歡語文學習,愛上語文,這樣就激發了學生的學生情趣和學習興趣。
五、教師的教學藝術是引發課堂氣氛的關鍵點
教學藝術是教師達到最佳教學效果的方法、技巧和創造能力的綜合表現,它主要表現在教師對教學過程的把握和教學方法的運用上。在影響語文課堂氣氛的諸因素中,教師的教學藝術是一個重要因素,教師首先應從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放手,應積極培養和保護學生的好奇心、探索欲。“學起于思,思源于疑。”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大膽質疑。同時,教師要善于用自己的態度、語言和技巧創設一種寬松、和諧和進取的課堂氣氛,使學生思維處于高度活躍狀態,此時,教師也不需擔心教學效果如何。
在語文教學活動,教師要給學生創設一個好學上進、互助互愛的集體氣氛。創設課堂氣氛的方式、途徑多種多樣,教師要結合語文學科特點、教學對象、教學環境等因素,靈活地采取適合的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效率,創設良好的課堂氣氛。
(作者單位:甘肅通渭縣文廟街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