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雨英 李銳
在目前嚴峻的“就業難”形勢下,高職院校除了教授學生知識、技能外,還應該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在學生的整個大學生活中高職院校輔導員的角色,將直接或間接影響學生在青春期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就業觀乃至成功創業,從而引導和幫助高職生提升綜合競爭能力。
一、高職院校生源質量現狀
(一)高職與其他高校生源差異
高職院校學生一般由普通高考生、職高生、技校生、中專生等幾類學生組成,學生類型之多,本身文化基礎薄弱、參差不齊,自主學習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強,整體生源質量相對偏低。
(二)擴招對高職院校生源的影響
近年來,隨著國家對高等職業教育的重視和大力支持,高職院校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同時高校的不斷擴招,為高職教育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生源質量每況愈下,成為高等職業院校在發展中面臨的難題之一,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教學質量,也對高職院校的教學和學生日常管理提出新的挑戰。
二、高職院校輔導員工作現狀和對策
(一)高職院校輔導員工作現狀
1.輔導員工作現狀的客觀原因
高職院校的擴招造成學生數量的急速增加,許多高職院校輔導員“青黃不接”,新招聘進的年輕輔導員大都是剛畢業的大學生。但是高校輔導員崗位的特殊性,不僅僅取決于高學歷,更重要的是社會閱歷和工作實踐能力等綜合素質。老一輩輔導員還繼續在崗,但精力有限,工作上有些滯后在所難免。按照教育部提出的不低于1∶200的比例,1名輔導員要負責200名學生的思想、生活、學習、心理等管理,輔導員感覺壓力巨大。
2.輔導員工作現狀的主觀原因
年輕輔導員入職后除了要盡快完成自身角色的轉變,還要承受學生數量較多的日常管理工作,責任重大。沒有什么“業績量”的工作,加之工資待遇、評職稱困難,難免會出現職業倦怠,甚至離職。而年長的輔導員憑“經驗”管理學生,與90后出生的高職生思想行為上難免有代溝,更何況輔導員工作創新需要激情和精力的投入。
(二)提升高職院校輔導員工作積極性的對策
1.高職院校政策上的支持
高職院校應該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在用人體制和培養機制上為輔導員制定切實可行的績效考核,從物質和精神兩方面提供支持,健全獎勵制度,激勵和監督雙管齊下。對政治素質好、責任心強、擅長做好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優秀青年人才,要注意發現、培養并大膽選拔、任用以及重點獎勵,以提高輔導員工作的積極性。
2.高職院校文化氛圍
加強輔導員隊伍的培訓,提供更多交流的機會,讓他們獲得新的知識、開闊眼界、汲取經驗。比如聘請人力資源管理培訓專家對輔導員進行培訓,開展校內輔導員交流經驗會、講座,開展輔導員工作案例評選賽,以提高輔導員隊伍的整體素質。
三、高職院校輔導員工作的創新
管理高職學生既不能像本科院校那樣放手,也不能像中學那樣萬事包辦,這類學生的管理松緊適度最好。
(一)結合班級現狀做好工作計劃
高校輔導員是班級的領導者和組織者,是班集體的靈魂和支柱,應當以班級為單位有目的地規劃好班級工作總計劃,制定每學年工作計劃,在遇有特殊情況可適當調整。高職學生的學制、學習性質、教學安排都與其他本科院校有相當大的差別,要做好切實可行的工作計劃,一切以學生的健康成長、順利就業為目標。
(二)落實工作計劃的藝術即為創新
1.個性化主題班會
(1)主題班會內容的創新。輔導員班主任照本宣科念著通知文件,幾分鐘后學生眼神迷離,漸起睡意,這樣的班會根本起不到很好的教育意義,相反只會引起學生的抵觸情緒。個性化的主題班會,可以從講故事或是做游戲開始,孩子愛玩的天性是不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減退的。
(2)主題班會分階段的創新。
2.創新須應用好綜合素質評分
輔導員班主任根據班級實際情況,制定好班規,靈活運用綜合素質測評分。班級活動可分為強制性任務和自愿申報兩塊。強制性任務主要是針對班干部,同時鼓勵其他同學自愿舉辦班級活動,這類同學予以加分,并列入來年班干部候選人名單。應用好綜合素質評分可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表現力以及組織創新能力,從而增強就業競爭力。
3.創新要因材施教
高職生雖然成績不夠理想,并不代表著情商和智商的低下。根據學生自身優勢,結合學校實際情況,有針對性的推薦高職生參加一些社團、協會活動。有時候班主任輔導員的一個小小推薦、一次小小的鼓勵可能就改變了學生的一生。所謂“士為知己者死”也許是最好的解釋。
四、結束語
“一個受孩子衷心愛戴的老師,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輔導員的工作平凡而充滿樂趣,在素質教育的今天,只要我們對待學生擁有一顆真誠的愛心,用心去研究工作方法,充滿激情去行動,總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那就是學生美好的未來。
【參考文獻】
[1]李鎮西.做最好的班主任(修訂本)[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10.
[2]林學軍.當代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與管理[M].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08.9
[3]潘堂忠.黃金來.高職輔導員班主任隊伍的建設[J].職教論壇,20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