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周
【摘 要】學生管理是高校人才培養的重要環節,是教學育人活動正常進行、人才培養目標得以實現的支撐與保障,在促進學生就業工作上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從以學生管理工作促進畢業生就業的角度出發,對當前學生管理工作現狀進行了剖析,提出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必須以就業為導向,積極轉變管理思想,進一步明確人才培訓目標,強化課程改革,確立實踐教學的主體地位,堅持產學結合,提高學生的就業素質,從而提高學生就業率和就業質量。本文通過簡要分析高等職業院校學生的特點,結合學生工作中的實踐經驗,就此提出一些具體對策及辦法。
【關鍵詞】就業導向 民辦高等職業院校 學生管理
現階段,民辦高職院校招生的規模逐漸擴大,已成為了高等教育的重要受眾。正確并且充分地認識國家對高職教育發展政策,把握好高等職業教育的總體方向,是實現教育健康長遠發展的當務之急。
一、民辦高職院校學生的特點分析
1.民辦高職學生是一個復雜、特殊的群體,生源普遍屬于二專類學生,入學分數也處于所有職業院校中下游水平,并且行為習慣不好,自我約束能力弱,同時缺乏明確的學習生活目標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2.由于高考落榜導致學生的信心受到很大打擊,存在一定的心理隱患,進入大學面對多元化價值觀和新的生活,缺乏針對性的引導容易使得學生迷茫和缺少奮斗目標。同時,作為獨生子女的一代,普遍以自我為中心,怎樣適應集體生活和與人和諧相處也成為潛在的問題。
3.由于受到傳統思想的影響,較多的家長和學生對我國民辦高等職業教育存在一定的誤解,普遍認為只有學習差且表現不好的學生才上民辦高職院校,從思想上不重視,導致學生進校以后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抱著混文憑、混年齡的思想,從而為學生的管理工作增加了難度。
二、以就業為導向促進學生管理工作的途徑
把以就業為導向的方針貫穿于管理工作的全過程。高職院校在日常學生管理工作中,必須樹立以就業為導向的工作方針,把就業工作放在各項工作的首要位置,積極解決高職畢業生的就業問題。為此,需要在日常管理工作中,積極收集學生就業崗位信息,并結合學生管理工作實際,具有針對性地強化學生就業崗位素質教育和就業技能教育,為學生就業服務。
1.以市場為導向加強專業建設。職業性、地方性是高職教育的基本屬性,也是高職教育專業建設的內在要求。高職院校在專業建設方面應以立足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求,以市場為導向,以職業崗位能力培養為目標,在強化市場調研的基礎上,瞄準地方經濟、職業崗位需求變化,強化專業的職業屬性,使所設置的專業及培養的畢業生與地方經濟社會需求變化趨勢一致。
2.就業指導工作必須全方位展開。在新生入學伊始,高等職業院校就應該加強新生就業指導教育,具體內容包括向學生介紹專業情況以及就業前景,積極幫助學生做好職業發展規劃。進入大學二年級,可適當增開一些“職業指導課程”教學,對學生進行系統的指導,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幫助他們掌握就業相關知識和技能。而對于面臨畢業的大學三年級學生,應重點加強就業政策和就業方針的宣傳,開展就業技能指導和就業心理輔導,使其做好就業準備。同時,要定期組織人才交流會,努力拓展就業渠道和空間,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各種形式的“雙選”活動,及時擇業,愉快地走上工作崗位。
3.提升就業指導者工作素質。就業指導者是學生與用人單位溝通的橋梁,需要積極與用人單位聯系,采集就業信息,并給學生合理的就業指導,幫助學生找到理想的工作。由此可見,就業工作是一門學問,需要集成各方面的知識。就業工作指導者除了要精通自己的工作之外,還要對目前社會發展形勢、國家有關就業政策、經濟發展趨勢等有足夠的認識和判斷,才能給學生做好就業指導工作。因此,就業工作人員需要積極考取國家的職業指導資格證書,努力提升自己的工作素質。另外,高職院校應該重視就業指導者工作隊伍專業化建設,這同時也是考核高職教育工作是否成功、符合社會對人才需求的一個重要指標。
4.強化學生就業心理輔導教育。從目前的形勢來看,我國高職畢業生就業環境非常嚴峻,部分學生因為就業壓力較大而引起了一些心理問題,需要高職院校加強心理教育輔導。針對一般性的心理問題,高等職業院校可以通過板報、心理輔導講座等形式,加強教育引導,緩解他們的負面情緒。對于一些比較突出的問題,要開展個體心理咨詢,針對個案進行針對性、系統性的輔導,使他們正確認識自我、發展自我,提高畢業生的成熟度和心理抵抗能力。
5.要以就業為導向,工學結合,實現校企“零距離”對接。校企合作是高等職業院校為謀求自身的發展,實現與市場接軌,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有針對性與企業聯合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一項重大舉措。一方面通過工學結合、讓學生融入企業,讓學生在做中學、在學中做,達到“學中有工、工中有學”的教學效果;另一方面,通過工學結合,學生與企業實現了零距離對接,培養了學生實際就業工作能力,符合“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的教育思想,體現了具有職業教育特色的人才培養觀。
結束語
高職院校的學生與普通高校的學生相比會有許多顯著的特點,基于這些特點,高職院校的學生工作必須要學會根據學校實際情況做出相應調整,針對管理工作的重點和方式方法,必須要及時調整更新,總結出管理經驗,以助我們探索更有效的管理途徑,引導學生正確地認識了解作為高職院校學生的規劃方向,幫助學生明確學習方向與目標。就業可以說是高職院校的核心目標,那么就應該將學生朝社會就業方面培養,學生應該在大學期間就調整好自己的目標,做好職業生涯規劃,把大學當作以后工作的充電站,現在開始就要為以后就業儲能,促進高職院校為社會輸送更多優質技術型人才。
【參考文獻】
[1]王元濤,春英,劉廣華等.民辦高等職業院校學生管理與思想工作初探[J].成功(教育版),2010(09):213-213.
[2]王建翔. 關于高等職業院校學生管理工作的思考[J].學園(教育科研),2012(08):33-33.
[3]楊東. 試論高等職業院校學生管理工作的方法與對策[J].現代企業教育,2012(11):81-8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