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書麗
摘 要:網絡教學脫胎于傳統教學,因此網絡教學有效性內涵應該符合普遍意義上的教學有效性規律和特征;但是網絡教學由于其信息傳遞媒介以網絡為主,具有傳統教學難以擁有的優勢,因此網絡教學有效性又具有它自身的涵義。本文筆者就如何提升小學數學學科網絡教學的有效性進行了有益的探索。
關鍵詞:小學數學;網絡教學;有效性;主體性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24-331-01
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和普及,網絡教學應運而生。從廣義上講,網絡教學是指在教學過程中運用了網絡技術的教學活動;從狹義上講,網絡教學是指將網絡技術作為構成新型學習環境的有機因素,充分體現學習者的主體地位,以探究學習作為主要學習方式的教學活動;是利用已經普及的電腦和寬帶網絡等硬件環境,依托專業的網絡現場教學平臺,實現異地、同時、實 時、互動教學和學習的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從現有的網絡教學實踐來看,廣義定義在學校的實踐層面造成了某種程度上的認識混亂,其結果是實踐探索在網絡技術應用的初級階段徘徊,往往停留在“是否引入了技術”這個層面,沒有更多地從學習方式的根本變革的角度出發,阻礙了實踐探索的深入。教育部領導和專家指出:要通過教育信息化提升我們的教育走向現代化,課程整合是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國家新基礎教育課程標準對探究學習方式予以了極大重視。這意味評價我們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價值尺度就是:提升學習方式。 為此,特別建議網絡教學概念的運用采用其狹義定義,以利于課程整合實踐探索的深入與推廣,以利于教育信息化效益的體現。
以下所舉的這個案例,就可以從側面體現出網絡教學的有效性:筆者在《統計》這一章的教學設計中,創設了這樣的情境:我們臨安的氣候有一特點,就是四季分明,現在正值冬季,本節課我們就來研究一下我們臨安冬季的氣溫變化情況。同學們能自己做好以下幾件事情嗎?1、上網搜集臨安本周氣溫變化情況;2、用折線統計圖描述本周氣溫變化情況;3、算出上周平均氣溫;4、上網搜集歷史上同期臨安氣溫變化情況,你能想到些什么?從這個案例可以分析得出:教師在創設問題情境時,既體現了小學數學學科的要求,同時結合網絡學習的特點,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獲取、貯存、應用信息的能力。
那么,在新課程理念下,如何提升小學數學學科網絡教學有效性呢?
一、利用網絡,充分體現出學生學習的主體性
學生學習的主體性,是課程標準對學生的基本要求。數學教師,可以利用網絡,通過學生自行操作電腦,瀏覽教師精心設置的各種文字、圖像和音像資料,初步形成一定的知識框架,再接受教師的輔導,來鞏固所學知識,并運用所學知識和網站有關資源,大膽探索問題,努力解決問題。
具體而言,可以從四個方面來利用網絡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性:
首先在教與學時間的分配上,以學生學習、操作為主,教師講授為輔。其次通過學生參與網頁的設計和構思來體現其自主性學習。再次提高學生的參與度,提供給學生更廣闊的思考、討論、操作、創造的空間。最后自主的網絡學習也是學生自主學習的一個過程。
二、精心設計網絡課件,為提高教學有效性而服務
為了更好的達到數學教學的有效性,需要一個優秀的網絡課件來支持。一般來說網絡課件的設計需要建立專門課題的小型網站,同時可以提供與學習內容有關的Internet網站。特別注意的是,網絡課件需提供“學習目標”,以便指導學生的學習。為了更好的提高數學教學的有效性,網絡課件應體現出如下的優點:
1、是完善的雙向交流模式,學生可以通過BBS或聊天室等形式將學習和操作中遇到的問題向教師及時提出,教師也可以及時的作出解答,學生之間可以互相幫助和了解同學的學習情況。
2、是易操作性,防止學生在網上迷路或者不明白學習目標,在網上漫無邊際的瀏覽。
3、是生動的教學模式,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
4、是良好的交互性能,如網上作業,及時批改并信息反饋等。
所有這些,都取決于教師的教學思想及個人的風格,是教師主導作用隱性表現。
三、為了達到數學教學的有效性,嚴密的網絡組織教學是基本保證
嚴密的組織教學體現在教學過程的組織和控制上。首先,教師要指導學生合理的使用和操作電腦。其次,教師要在網絡課過程中提出明確的任務、要求,引導學生按照自己的教學設計思路,向預定的目標邁進,并及時進行信息的反饋,包括學生學習情況的反饋,學習效果的檢測等。對自動反饋結果的小調查、練習等內容,通過教師機進行自動或手動監控,了解全班或某些學生學習情況,對結果中有較大偏差的進行分析,并給予引導。再者,教師要參與學生的各項活動,引導學生的討論方向。例如,到聊天室參與有關主題討論,對一些偏離主題的觀點、看法要有針對地給予正確引導,避免進一步偏離方向;或者對某些正確的、新穎的想法進行及時評價,以激發更多的“新想法”。
另外,教師在課中的主導作用還體現在小結學習情況這一重要環節,這一環節做好了,會起到畫龍點睛的效用。在《節約用水》一課中,教師則重點總結了同學們在聊天室(討論區)、咨詢區以及在BBS中“你有哪些節能的金點子”的活動情況。通過教師的總結,學生既體味了自己和其他同學的豐碩成果,又在教師的指引下學習了優秀作品,此時得到老師的表揚,成就感油然而起。
參考文獻:
[1] 駱琦穎.虞 磊.網絡創設數學情境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A];中國教育技術協會2004年年會論文集[C];2004.
[2] 潘為劭.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探討[A];新課程(小學);2010.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