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輕工業學院易斯頓美術學院 王洋
傳統文化與中國畫教學關系研究
鄭州輕工業學院易斯頓美術學院王洋
摘要:在中國五千年漫長的歷史當中,中國畫也經歷了千年的洗禮,其中的筆墨蘊涵還完好地保留在中國畫的藝術之中。中國畫有著強大的生命力和影響力,傳承和彰顯了中華民族文化博大精深,長久地屹立于世界藝術之林而不倒,同時,中國畫教學也越來越顯示出他對于高等院校的美術教育中的不可忽視的重要地位,傳統文化的教育也成為中國畫教學中的重要一部分。本文就傳統文化與中國畫教學的關系進行研究,闡述傳統文化在當今中國畫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傳統文化;中國畫教學;關系研究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5)04-0162-01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推進,我國的各類高等院校也越來越重視美術類專業學生的學科教學,尤其是傳統文化方面的教學。當今世界,中國畫發展迅速,變化多樣,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文化藝術多元化的影響,因此,中國畫的教學也在不同藝術形式和方式中多樣變化著。而傳統文化新的生命力和中西文化的交流碰撞不僅造成了中國畫教學的迷茫與無措,同時也給了中國畫一個新的機遇與挑戰。因此,我們要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在中國畫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傳承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和民族精神。下面我們就具體研究如何傳承這些文化與精神瑰寶。
在近幾年甚至幾十年間,中國畫教學模式始終擺脫不了西方繪畫的教學模式,這必然導致中國畫教學上出現一些問題,主要是以下幾點:
(一)中國畫教學的基本思路與知識結構不夠明朗
當前,不少專業性人士不斷地呼吁和調整不太明朗的關于中國畫教學的基本思路和知識結構。隨著藝術類專業的快速發展,很多高等院校開始設立美術專業,并不斷增加本專業學生的人數,再加上藝術類專業的專業分數要求不高,不少非專業性的沒有經過多長時間準備的學生轉而報考藝術類的院校,這樣,大大拉低了美術類專業的水平,甚至出現水平參差不齊的現狀。更重要的是傳統文化的長期熏陶和詩書畫等技藝技巧的基本訓練奠定了中國畫的基礎,在大學的專業學習過程中,缺乏傳統文化的基礎,只注重西方繪畫中的基本造型訓練的很難系統掌握中國畫基礎語言,對于專業的學習也很難把握。
(二)中國畫教學思想不明確、不穩定、不統一
中國傳統文化的學習并非一朝一夕,而是一個長期積累的循序漸進的過程,但是,由于幾十年來中西文化藝術思潮的波動碰撞,目前的中國畫教學還處在一個不明確、不穩定、不統一的思想階段。自從新文化運動開展以來,西學東漸思想盛行,不少仁人志士開始懷疑和批判中國傳統文化,再加之對落后的社會現狀的極度不滿,甚至出現了完全摒棄中國傳統文化,吸收西方文化的思想。新中國成立之后,文化大革命期間,反對傳統的活動愈演愈熱,文化遺跡。文化書刊都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壞,文化學者受到了非人的迫害,傳統文化一度成為人們最大的敵人。這樣的文化浩劫使中國的文化教育事業出現斷層,割斷了文脈,中國繪畫也難以幸免,雖然文革后的撥亂反正及時將文化教育導回了正確的軌道,但是曾處于這個時代的高校美術類教師的教學思想混亂,難以統一,也不能完全保持穩定、明確而教學思想。
(三)中西文化交流碰撞,中國畫形式繁多雜亂
隨著新時期改革開放的不斷推進,新一輪的中西文化不斷交流、碰撞,很多學生沒來得及思考便被卷入這一場無聲的中外文化較量當中,隨著大量的藝術形式的沖擊與刺激,很多學生無法從容應對。而且,當他們膚淺而幼稚的認識感知文化沖擊的刺激,當他們低劣有所欠缺的表現手法無法準確表達自己的感受,他們的知識就會愈加混亂,被雜亂的中國畫形式所影響,難以有大的超越與突破。
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進步與發展,為了順利解決高校藝術類專業中的普遍性問題,提高中國畫的教學質量,傳統文化的教學也要提上中國畫的教學日程。
(一)保證高質量的教學資源,提高教學效率
教師是中國畫教學中的傳統文化的重要連接者,因此,教師的知識結構必須要滿足教學質量的基本要求,能夠正確引導學生的學習方向。對待教師的選拔要格外慎重,按照嚴格要求進行審查,選擇最適合中國畫與傳統文化教學任務的教師。另外,學校與教師要根據中國畫特點進行教學,課程嚴格圍繞中國畫的專業特點,不僅練習中國畫的技法技巧,也要講解畫理,加強學生的理解與吸收。
(二)加強相關傳統文化的修養,重視繪畫史論等相關課程的學習
在中國畫教學過程中,將傳統文化融入其中,展望傳統文化的發展,要引起對繪畫史論等課程的教學重視力度,合理地安排好文學課程、書法等與繪畫技巧理論的分配時間,加強相關的傳統文化的修養,以便更深一步地研究與學習繪畫知識,但在此過程中也不能遺失中國畫原有的藝術特點和特色。
(一)多安排學生閱讀文學名著和詩詞歌賦,提高學生對傳統文化在中國畫中的鑒賞能力
為了在中國畫教學中發揚和繼承中國傳統文化,要結合相關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的,安排學生閱讀有關的文學名著,讓學生體會當時的時代背景和繪畫所要表達的內涵,在老師的指導下提升學生的文化修養。例如,在講述中國畫中花卉寫意等時,可以結合菊花、荷花等詩詞歌賦和古樂,如楊萬里的《小池》中描寫荷花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表達了作者對生活的無限熱愛之情。陶淵明的《飲酒》中對菊花的描寫,“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也是陶淵明對純然平和生活的向往,對忘卻人生所有困擾的狀態的希冀。
(二)合理安排中國畫專業學生學習專業知識與傳統文化的時間,提高課堂效率,提高文化素養
在中國畫教學中,應該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可以適當地組織和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美術類專業的學生時間緊,課余時間少,教師要合理安排中國畫專業的學生學習專業知識與傳統文化的時間。在教授繪畫知識時,可以重點簡述繪畫的技法、要點,而繪畫的過程而可以用視頻等方式展現,這樣不僅節約時間,還可以反復使用,提升學生對繪畫整體的認識。同時,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采取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然后教師再一一進行講解,這樣不僅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大大提高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有利于集體的共同進步。
在中國畫的教學中,要將傳統文化與中國畫知識相結合,重視起中國傳統文化的教育,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提高學生對傳統文化的鑒賞能力,同時要合理安排傳統文化與中國畫理論知識教育的時間,提高課堂效率,提升文化素養。
參考文獻:
[1]段汶利.中國傳統文化教育在高師中國畫教學中的重要作用[J].內江師范學院學報,2010,25(11)∶146-148..
[2]薛帆.試談美術教學對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影響[J].教育教學論壇,2013,(45)∶278-278,279.
[3]謝敬鵬.淺談中國畫意象審美在國畫教學中的作用[J].美術界,2012,(10)∶9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