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志平(江西省宜春市渥江中學 江西 宜春 336027)
文言文教學現狀及教學觀念的更新與對策探析
易志平
(江西省宜春市渥江中學 江西 宜春336027)
摘要:在大力推行素質教育的今天,文言文教學的改革明顯滯后。傳統教學中重詞句解釋,輕文章思想情感的感悟;教學過程機械、刻板、缺少創意;不重視文本差異,用固定模式組織教學。文言文教學對于師生雙方來說,都成了一件最索然無味、但又迫于應試而又不得不忍受的苦事,根本談不上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文言文教學高耗低效的現象很普遍,需要廣大語文教師要重新認識文言文教學,變學生被動接受為主動參與,指導學法,培養能力,優化課堂教學。
關鍵詞:文言文教學;現狀;教學觀念;更新與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5)05-0163-01
(一)教師對于文言文的思想重視程度。大多數老師清楚的認識文言文在語文課本中所占的比重和在語文考試中的難度,自然而然也就將文言文視為重點來講,思想重視程度不亞于現代文。但由于過度重視知識的灌輸,忽視了學生在課堂上的體驗。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總是從“知識權威者”自居,依賴與教參的統一要求課堂形式呆板僵硬,缺少靈活性。枯燥的填鴨式灌輸教育,讓學生產生厭惡的心理,學生不但沒能體會文章的優美,反而越來越沒有興趣,使學生難以形成獨立的古文閱讀能力,
(二)教師自身的局限。語文教師要堅持“終身教育”和“終身學習”的思想。一是要更新觀念,學習掌握語文教學領域最新出現的學術動態,了解最新的教育理念、教育動向,及時調整提高自己的教學觀念。二是要善于向同行業的專家甚至是同事學習,學習他人的優秀教學方法,教學經驗。多閱讀各種語文學科領域的優秀書籍。陶行知先生說:教師必須學而不厭,才能誨人不倦。就針對文言文,教師更應該多讀古書,多了解歷史,多參看成功的文言文教學模式。
(三)學生對文言文的思想重視程度。由于文言文本身的晦澀難懂和教學方式的枯燥無味,學生往往缺少主動學習文言文的意識。很少有學生是出于對文言文的喜愛而去學習的。學生們對不同文言文本的興趣和情感體驗有著比較大的差異。原因有二:一是文本閱讀難度的差異,記敘類文本難度相對小一些,閱讀起來花費的時間和精力也少一些;而寫景類和議論類文本有更多的文字障礙,閱讀起來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二是文本內容的差異,敘事文本故事性強,故事情節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學生們喜歡閱讀這些文本,而寫景類和議論類的文本,由于遠離了學生們的實際生活或遠遠高出了他們的認知水平和人生經驗,很難走進學生們的心靈,學生們產生情感的共鳴和思想的碰撞,因而激發不出學生的閱讀熱情和積極的情感體驗。
(四)學生的文言文學習現狀。學生學習文言文沒有或缺少認知的積極性,很難享受到學習課文給他們帶來的心靈愉悅。對文言文學習依賴心理嚴重。文言文與現代漢語關系密切,但同又著很大的差別,“言”之不解,何以知“文”。在閱讀文言文過程中遇到文字障礙時,第一看注釋,第二看詞語手冊,第三查看詞典,第四問同學,第五等待老師上課講。這樣的學習過程表面上沒有任何問題,其實不然,因為語境意識的淡化,語言的理解離不開語境,由于都是被動地接受詞語意義,自然就會忽略語境的作用。
(一)文言文教學觀念的更新。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要認清學生的學習的主體地位,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的關系。
1.看好學生的個性發展,尊重學生主體地位。文言文教學應該是師生間和學生間互動共同發展的一個過程。學生為本,尊重學生的個性。例如,我在教學《桃花源記》一課時,李文尚同學字詞解釋記不住,課文背誦也不行,文章理解也不過關,他很無奈的找到我,我發現他畫畫很好,就讓他把課文分解一下,配上圖畫,他做好后交給我,我請幫我講一下,他講的非常精彩,期末考試他語文及格了,文言文考試出的就是《桃花源記》這一課,從字詞解釋到中心思想的理解,他一道題都沒錯,他真正理解了記住了這篇文章。可見尊重學生的個性可以幫助學生更有興趣地學習文言文。做學生的引導者,創造的使用教材,積極開發利用各種教學資源設備,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發展。
2.培養學生良好的文言文學習的習慣。學生的創新精神即是學生閱讀文言文方法的創新。首先,傳統閱讀文言文方法閱讀文言文課文,結合課下注釋,對課文有個大概的了解,這種閱讀多為老師所安排的課前預習,真正專門性的閱讀很少,學生普遍認為現代文閱讀比文言文要簡單的多,平時接觸的都是白話文,而文言文呢,學生只有在課本上有所接觸,所以,要想學好文言文學生就要學會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做好基本的課前預習,課后復習,上課認真聽講外,還要增加與文言文交流的時間,要多看古文。教師還可以在學校的允許下帶領學生走出教材,走向生活,走向社會,搜集閱讀本土歷史資料,如地方志、墓志銘、碑文、名人故居詩文、名聯等。或提出有關知識讓學生進行重點閱讀,或是讓學生在閱讀中發現疑難問題。鼓勵學生質疑問難,或學生之間相互釋疑,或提交問題,師生研習。
(二)文言文教學對策。
1.俗話說“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誦讀對于文言文的學習尤其重要加強誦讀指導。所以應注重誦讀教學,誦讀的方式可以有多種反復朗讀。大聲朗讀,口熟成誦,學生應讀準字音,注意停頓,讀出感情,在誦讀中理解文意、體味情感、感受作品意境、提高語言感悟能力。
2.注重文本的創造解讀引導學生不能僅限于文本,要用現代思想觀念解讀文言文的思想內容。學習文本中傳達的有益思想,古為今用。
3.重視歸納和積累的作用,積水成淵,積土成山,每位學生建立“文言知識庫”有計劃有重點的進行摘錄積累,按大綱要求將實詞虛詞特殊句式,古代文化常識進行分門別類的整理,并附上相應的例句。
綜上所述,現在文言文教學還存在許多問題,需要我們新一代教育者去研究去發現,只有針對學生實際,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為目的,對文言文教學進行科學、人文、有效地教學設計就一定能轉變死角,讓文言文學習成為語文學習的亮點。
參考文獻:
[1]《用新的教學觀指導文言文教學》,楊東旭,《文科教學探索》,2006年11月第205頁。
[2]《將文言文教學進行到底--淺談如何走出文言文教學困境》,程永超,《基礎教育研究》,2011年1月A版第36頁。
[3]《文言文教學的創新》,張艷霞,《文學教育》,2011年6月第4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