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承祖
摘 要:社會在不斷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斷的進步,在工業發展的過程中,人們對資源進行了過度的開發,這對生態平衡造成了破壞,而且對人們身體的健康也造成了威脅。為了改善這一現象,我國經濟發展模式必須進行轉型,這樣才能實現可持續的發展模式。低碳經濟是一種新型的經濟發展模式,其對降低經濟發展對自然環境的破壞有著積極影響,低碳經濟的發展模式符合我國的國情,所以,我國經濟發展模式向低碳經濟轉型也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
關鍵詞:低碳經濟;中國經濟;現狀;發展模式;轉型
人類社會的發展離不開對資源的利用與消耗,但是如果過度的開發資源,不但無法促進社會的健康的發展,也會破壞生態的平衡,這不利于人類身體的健康。對化工燃料的過度消耗,會造成全球變暖問題,這對我國經濟發展帶來了不利影響,而且也威脅著人類居住環境的安全性。我國屬于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為了提高經濟發展水平,必須對大量資源以及能源進行利用,為了降低經濟發展對自然環境的影響,我國必須對經濟發展模式進行改革,低碳經濟發展模式是一種具有環保意義的模式,發展低碳經濟有助于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建立,而且有助于提高我國的國家影響力。
一、低碳經濟的內容與特征
低碳經濟是一種新型的概念,其利用了大量的可再生資源,有助于緩解我國資金緊缺的現狀。低碳經濟主要利用的能源有:太陽能、風能、水能、生物能以及地熱能等等,這些資源最大的特點就是具有可再生性以及可循環性。在低碳經濟的模式下,可以用可再生的資源代替不可再生資源,而且利用太陽能、風能等資源不需要耗費大量人力以及物力資源,其操作比較簡單,而且不需要對土地進行挖掘,有利于緩解我國水土流失等環境問題。低碳經濟的發展模式可以使地球地表更加穩定,這些能源具有環保意義,而且對生態系統的穩定性不會產生不良影響。利用可再生的環保能源,不會產生大量的廢氣、廢渣、廢水,所以對周圍環境的污染也比較小。可再生能源具有循環利用的特性,所以,在大量開發應用時,不會擔心其出現枯竭現象。
二、中國經濟發展的現狀
我國地大物博,能源與資源的蘊含量比較大,但是由于歷史原因,我國的人口數量也比較大,這也使得我國人均資源占有率比較低,如果過度的開發資源,會造成資金緊缺問題。另外,我國生產以及資源開發的技術水平不高,而且經濟發展遠遠落后于西方發達國家,所以,我國一直處于發展中狀態。改革開放以后,我國經濟實現了快速增長,國民生產總值也大幅度上升,這也使得我國在國際上有了一定影響力。在發展經濟的過程中,我國對資源以及能源進行了大量的開發,但是由于科技水平不好,使得開發技術不夠先進,造成了資源的浪費,另外,有的開發單位環保意識比較差,這也加劇了我國環境污染問題。我國對資源以及能源的開發模式屬于粗放型,這不利于可持續發展模式的建立,而且也會造成資源的浪費。
我國經濟發展主要依靠的能源是煤炭,但是由于該行業的發展模式不夠先進,所以,煤炭資源的利用率比較低,這加劇了我國能源緊缺的現狀。為了促進經濟的進一步提升,相關技術人員,必須積極改進資源開采技術,還要增強環保意識,降低對周圍環境的破壞與污染。
三、低碳經濟與中國經濟發展模式轉型的措施
國內剛剛開始對低碳經濟進行研究和實施,所以未來所面對的挑戰也非常巨大,如何成功推動國內經濟發展模式向低碳經濟發展模式轉型,成為了低碳經濟研究的重要課題。而在其他發達國家向低碳經濟轉型的過程和經驗,對于中國是非常寶貴的,國內可以大量的借鑒這些成功的經驗,結合我國目前的國情來進行改良和探索,然后在根據探索出的方法來對中國經濟進行有效的改革,具體改革措施如下:
1.在國家層面加大政策和法律法規的支持。政府作為經濟發展的主導,在我國經濟發展模式轉型中,一定要充分發揮主導作用,首先要在政策上和相關法律制度上加大支持力度,鼓勵相關地方性法律法規的實施和制度。在經濟發展中,節能減排和降低溫室氣體排放量成為相關經濟政策提出的前提條件。政府應積極樹立低碳經濟轉型的法律法規,并積極加大政策支持,以政府作為轉型的主導,以法律作為轉型的約束,從根本上實施節能減排和新能源使用。
2.優化能源利用體系,提高資源利用率。在實際的生產過程中,同樣要在低碳和無碳的基礎上進行生產,以降低能耗,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為根本前提,在新能源的開發上,也要加大力度,以低碳和無碳為基本理念,把能源利用結構的調整和提高資源利用率相結合,多借鑒一些發達國家的節能生產模式。
3.借鑒國際經濟發展經驗,加強國際技術合作。氣候變暖問題是全球性的問題,而鑒于我國現階段的低碳發展技術還處于相對落后階段,所以要求我國在經濟發展轉型過程中,需要借鑒發達國家低碳經濟轉變的經驗,引進國際先進技術,加強國際技術交流合作,讓國內的低碳經濟所相關的科技、思想、政策時刻保持與國際持平,穩步跟隨世界的步伐,將低碳經濟,環保經濟在國內徹底的進行實施。加強國家之間低碳技術的合作,做到自主研發與引入國外先進技術有效結合,走出一條低碳經濟與可持續發展道路。
4.改變能源使用和開采體系,提高綠色能源的使用效率。低碳就要先進行節能減排,節能減排首先是節能,需要從生產、工作、生活、交通、工業等許多能源消耗源頭來進行節能管理,將最少的能源進行最大化的使用,以無碳或低碳作為節能的基本理念。想徹底的治理污染,就要進行減排科技的研究,從根源上解決,用科學的手段將排出的廢水、廢棄等污染物降至最低或用科技讓其不再排放。
四、結語
綜上所述,低碳經濟的發展模式,是我國未來經濟發展的主要趨勢,其更加符合我國國情與經濟發展現狀,有利于實現可持續的經濟發展形式。在低碳經濟模式下,增加了對可再生資源的利用,用可再生資源取代不可再生資源,可以緩解我國生態環境破壞的現狀,也可以幫助部分地區生態實現自我修復。不可再生的資源是有限的,而低碳綠色資源的利用是無限的,其不會產生廢水、廢渣等污染物,而且不會對生態平衡進行破壞,所以,我國經濟發展模式實現向低碳經濟模式的轉型也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
參考文獻:
[1]陳名立.低碳經濟與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分析[J].科技致富向導,2012(9).
[2]唐宗.低碳經濟與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J].中國對外貿易(英文版),2012(10).
[3]楊芳.中國低碳經濟發展:技術進步與政策選擇[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02).